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山精女人 > 第252章 对酒胡子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说曹操曹操到。大屁眼子梁立冬穿着一身干干净净的中山装,迈着四方步穿过田间小路走了过来。

张梁子看见他来,转过身去摆弄手扶拖拉机去了。

李清华:“梁立冬,你的土元啥时候能卖钱呐?”

梁立冬:“养殖高端产品,就得需要高科技支撑。现在刚进入育种阶段,一时一刻都离不开人。要仔细观察,认真分析,最后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华子不愿听他白话站起身拿起刨埯镐:“干活儿了!”

梁立冬:“哎哎哎,华子,我就是来找你的。我有要紧事儿……”

“那就说呀。”

梁立冬:“咱找个地方说。”

华子:“背人没好事儿,就在这说吧。”

梁立冬犹豫一下:“哦,啊,我想跟你买岳友国喝的那种药酒。”

华子放下刨埯镐,又坐到了地上:“锁阳壮肾酒。你要买多少?”

梁立冬:“要买的话,咋说也得十斤八斤的。”

华子:“哼哼,你买得起么?”

梁立冬:“那玩意儿,一个药酒能值多少钱?只要我的土元卖出去……”

华子:“呵呵,还土元卖出去?意思现在没钱呗?”

梁立冬:“华子,你可不知道。土元那玩意儿论只卖也得五块钱一个。”

华子:“这话你也就忽悠蔡香萍,我可是大夫,蜜炙草炙,什么价钱我不知道?你就是真的五块钱一个,还是买不起那种酒。不信我把方子开给你,你自己去买药材,拿回来我加关键药物你看着。”

梁立冬:“那,那得多少钱一斤?”

华子:“泡制一次,至少得七百块钱一斤!这还得说用一般灵芝,要是老岳那种紫光灵芝,那就没有价格可说了。”

李清华:“华子,难怪你那天拿那棵灵芝犹豫那么久。淑云姐看出你舍不得了。”

华子:“看淑云姐的面子呗。要是老岳……。梁立冬,有句话我还是跟你说明白的好。买这种酒喝无非一个目的,生孩子。你确没确诊咱先不说,你要跟当年的曲惠勤生孩子,咱没说的。可是你要跟一个四十多岁,有了五个孩子的女人再生孩子。那他妈的就是坑人!”

梁立冬:“我咋坑人了?我们是合法夫妻,生孩子合理合法!”

“哼哼,你等着吧。蔡香萍让你忽悠晕乎了,人家儿女可都明白。”

张梁子拿着一把扳手冲了过来:“操你妈梁大山炮,我削死你!”

梁立冬吓得落荒而逃……

人们看着逃跑的梁立冬消失的背影,白凌云叫道:“你们快看,那是谁?”

人们纷纷站起身,顺着白凌云手指的方向看过去。只见一个光头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光脑袋下面是一袭灰色的僧袍,僧袍下是一双交替移动的黑色布鞋。

李清华:“这可新鲜啦。那是个姑子!”

粱老小儿:“啥是姑子?”

华子:“就是尼姑,你认识那个尼姑。”

白凌云:“康立芹!出家当尼姑了。”

康立芹在东岗子转了溜溜一个下午才消失不见了。她没去康家,也没来找康淑君过夜。没人知道她夜里睡在哪里,吃的什么。

一座桥让蘑菇崴子屯儿的猪头东岗子身价倍增。也让楚天舒政绩斐然!新桥一旦修通,蘑菇崴子屯儿的人不用宣传动员,都在琢磨在东岗子盖新房了。

在东岗子南端让出一大片空地,华子带着刘家哥四个、粱老小儿张梁子,已经排开了一拉溜儿十家房基地。后边一趟街就是小六队搬迁归来的七户人家。不过在他们西边,还有三家房场的空地还没有落实到具体的人家。

直到张梁子的砖瓦房盖起来,蘑菇崴子屯儿人才看清华子的规划目标。梁子的新房占地一千平米,和其他几家成一条东西直线,高于新桥面将近三米。压管井可以轻松上水,还可以接水泵灌溉菜园。

随即白凌云就把蘑菇崴子屯儿新村的规划图张贴了五六处。在规划图中,西岗子上竟然没有一家住户。张宝利来蘑菇崴子屯儿,通过米永刚买的两间土房被彻底拆掉,夷为平地。

搬家那天华子开着老解放,一车就把张家的东西都拉过来了。

五间大瓦房,梁子和两个姐姐终于有了自己的房间。

农家大院可以让人静下心来,享受生活的宁静与安逸,体验乡村生活的简单与纯粹。人们可以种植喜爱的花草,养殖小动物,甚至自己种菜,享受劳动的乐趣。农家大院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价值观念。农家大院周围常常是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的田园风光。无论是清晨的鸟鸣、午后的阳光还是夜晚的星空,都能让人们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和神秘。

农家大院不仅是农民祖祖辈辈生产、生活、娱乐和社会交往的空间,也是乡村文化的重要载体。在这里,人们可以相互交往、互相帮助、共同分享生活的喜悦和困难。

那天蔡香萍也去了。可是四个闺女一个儿子,没有一个搭理她。前后看了看,只有康淑君跟她扯了几句闲话。其他女人都在忙着做饭做菜,没人跟她说话。守着她的儿女,别人也不知说什么好。

李清华故意扯着嗓门:“梁子,去后院儿叫华子。咱们要开饭啦。”

蔡香萍听说华子要过来,讪讪地离开院子,过桥往西去了。

华子从张梁子家出来转过一趟街,从东往西,向自家走。道边坐着一个青衣白发的老头,是迟三里!

华子上前连连道歉:“爷们儿,当初答应您坐汽车进城里下馆子。你说这一晃儿一年,把您给忘啦。实在对不住。”

迟三里:“呵呵,你这个村长还真讲究,还记着呐。我听说你没少干大事儿,太忙啦。不过也不错,你看我这身衣裳,里外三新。”

华子:“呵呵,粮食变钱,吃穿不难呐。趁这两天有时间,我得话付前言,明天您在家等我。”

迟三里再三推辞,华子还是把话说死了。

次日一早,华子就开着老解放拉着迟三里去了德化县城。

一路交谈,华子断定这个老头儿的确很少出山。也足见轰轰烈烈的运动吓破了这个老胡子的胆。

华子告诉迟三里,运动已经结束五年了。共和国法律已经逐步明确,土改交代问题,当初已经澄清,后来没有犯罪行为,都是正常公民,不会再有人追究。

迟三里长叹了一口气:“我迟三里,这回又迟了三里地。当年跟着谢文翰奔抗联就没跟上,后来追上去的时候他却投了小鬼子。抗联过江去苏联我又迟了三里地没过去,窝回头进了绺子。”

华子:“呵呵。您这是幸也不幸。”

迟三里:“我刚进绺子挂住的时候没有马,跟着炮头们后边跑,足足差了三里地,他们就给我报号迟三里。”

华子:“您不是报号穿山龙么?”

迟三里:“那是我被抓的时候,别人给我硬安上的。真穿山龙早打死了。偏偏我又姓迟,怎么辩解都没用,就说我是土匪头子穿山龙。蹲了三年大狱,后来别的绺子被挖出来才知道我冤枉,政府就把我放了。出来还是迟了三里,想当志愿军立功官家都不要。”

华子:“那你认识座山雕么?”

“哈哈哈哈……,孩子话。你就知道座山雕是胡子吧?他在北边海林。我就在橡子山一带,最多也不过十几个人,平常日子都不敢出去。后来是在汪清被抓住的,就是德化东南。抗美援朝完事,我又被分到老怀德。不到五年,蘑菇崴子屯儿招户,我就来了。可是我赶到的时候又迟了,蘑菇崴子屯儿招完了,把我分到老狼沟去了……”

华子:“这是不幸中的万幸。在蘑菇崴子屯儿,白景林白凌云还得往死整你。”

华子很难断定这个老头儿说的是真是假。他不可能主动要求参加志愿军争取立功,在老怀德那种平原地区好好的,为什么跑到穷困山区来?

华子没找满自由,在蘑菇崴子屯儿生产队的议价粮店转了一圈儿,让迟三里看看苞米面儿等各种杂粮,还有各种山货山野菜,豆油猪肉,然后就上车奔了东门里的醉关东酒家。

看见华子进店,一个坐在轮椅上戴着墨镜的年轻胖子一咧嘴:“呵呵,华爷赏光啊。”

华子:“今天招待一位前辈,讲究点。雅间儿!”

年轻胖子:“里边请,三号。”然后一转身“华爷光临,里边上点心啦。”

华子带着迟三里落座,服务员跟了进来倒茶。

“华爷点点什么?”

华子把菜单推给迟三里,迟三里示意不认字却开口了:“凤凰打伞,顶浪子穿缰,黑瞎子扛枪,足够了。”

女服务员懵了:“老爷子,您这是……”

华子:“呵呵,爷们儿,我猜猜试试?”

迟三里一笑:“我也是闹着玩儿。”

华子:“凤凰打伞是小鸡炖蘑菇,顶浪子没准儿是鱼?黑瞎子扛枪我实在没想明白。”

迟三里:“顶浪子穿缰就是鲫鱼炖粉条子,黑瞎子扛枪是木耳炒豆芽。都是当年的唇典。”

华子:“再加一个滑溜里脊,一瓶儿德化大麯!”

迟三里:“嗯,搬火山子!”

华子:“呵呵,还是干你们那行好,大碗喝酒大块儿吃肉,都是没本儿买卖。”

迟三里:“你错啦!人间有饭吃谁愿玩儿命去呀?在那里边儿,哪个敢闭着眼睛睡觉?都得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加十倍小心。要不然,一个大意你就没气儿啦。大碗喝酒?有钱都没地方买去,有的崽子到死都不知道酒是甜的还是辣的。肉倒是常吃,野猪肉、狼肉、死猫烂狗都吃过。干那营生,拿命当本钱!”

菜上齐了,两个人开喝。华子说他得开车,不敢放开量,老头尽管喝。

华子陪着老头喝了一盅:“你那时候用什么枪?”

迟三里:“他奶奶的,我在绺子里混两年才拿上一杆水连珠,又迟了三里,没地方弄子弹!后来就换了老套筒。光复那年才跨上盒子炮,不到五个月就被打花耷丢了。被抓的时候我连个烧火棍都没有。”

华子直晃脑袋:“没意思。要你这么说绿林好汉没啥意思啊。”

迟三里:“爷们儿,你记住了,绿林没好汉,江湖没英雄!你想啊,江湖、绿林都干什么事儿?英雄好汉先得是好人,好人能什么事儿都干么?我这辈子最后悔的事儿就是一脚走错上山了。当初我要老老实实在家种地,不一样天天粘豆包儿么?走错想改都没机会,当一天胡子怕一辈子兵,天下没有后悔药儿。”

华子:“那他们说的压寨夫人啥的呢?”

“纯属扯淡!自己死活难保,饭都吃不上,还娶老婆生孩子啊?天天走马飞尘,担惊受怕,没个准地方,有女人也折腾死。找女人也得玩儿命,侥幸活下来还得能得着人。就算有钱逛窑子,没准就被官军抓了,被民团打死了。”

华子兴味索然:“真没劲。咱们还是现在好,呵呵。您能喝多少酒?”

迟三里:“在小六队,咱自己用山葡萄酿酒,半斤左右。一年喝那么三五回。”

吃饱喝足,华子结账,坐轮椅的说啥不要钱。华子扔下一百,足够吃两顿的。然后带着迟三里上汽车奔一酒厂去了。

从一酒厂拎出两只满满的塑料白酒桶放到车上:“爷们儿,十斤白酒先喝着。山葡萄酒不够劲儿啊。”

迟三里连连称谢,坐在车上问:“那个饭店的老板不是个善茬儿,不过对你挺客气呀。”

华子:“哼哼,死对头!他那两条腿就是我打折的!”

迟三里吓得一哆嗦:“啊!爷们儿,这是真的啊?”

华子:“这小子他爹原来是副县长。我在北门就是议价粮店旁边卖豆芽,他他妈的仗势欺人,欺负我们卖豆芽的小姑娘。后来把吉江大流氓都招来了,被我一顿暴揍!”

迟三里:“县长的儿子?你不怕他们报复你?”

华子:“怕?啥都怕就别活了!这帮玩意儿别看样子挺横,只要你底气足、敢玩儿命,都是他妈熊包。后来连他爹都给查办了,贪官。”

迟三里:“奶奶的,我这回迟的可不是三里呀。我再年轻二十岁一定跟你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