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三大主力会师,打通国际路线获取优势装备,再加上十几万东北军,且属于正确的战略指挥之下积极抗战,从而促成全面抗日,这是多么宏伟,多么令人激动的计划。】

天幕下,万朝时空,无数人为之振奋。

明朝。

郑成功目光灼灼,拍掌赞叹道:“合兵一处,联内御外,更有强援可期!计划如若能成,何惧那倭寇!”

感慨许久的他心头忽地涌起一丝不祥的预感,沉声道:“接下来只愿计划顺遂,切勿节外生枝啊。”

【计划已定,接下来便是实行,红二、红四的动作很快,8月下旬至9月上旬,我军已经控制了漳县、临潭、渭源等地,唯有岷县敌人还在顽强抵抗中。】

【我军一时未能拿下该区域,遂采取包围策略,但这个时候微操大师已基本搞定两广的事了,逐渐腾出手来对付我军,原本被调走的胡宗南又回来了,其第一军及其附属部队约6万人,正计划朝西兰公路开进。】

【如果胡宗南部成功掌控西兰大道,则红二、四和红一有被南北分割而无法会师的危险,要知道的是,这个第一军就是微操大师嫡系中的嫡系,装备精良,战斗力很强。】

天幕下,唐朝。

李世民看着地图上标出的西兰大道,神色凝重:“此路实为咽喉要道!敌人又是精锐,如果西兰大道真的被敌军控制,则情况危矣!”

房玄龄补充道:“这个微操大师,内斗之心甚坚。才因内斗引发兵谏,如今刚平息南方,居然又回过头来搞内斗,其心可诛,其行可鄙!”

【我军觉察到危险,坚决阻击胡宗南部进入甘肃,为了达成该目标,我军做出应对,陕北的红一派部队南下,目标是占据海原、靖远、 固原及其南北地区,尽可能控制西兰大道的北边区域。 红四则尽量掌控西兰大道南边的武山、通渭这两城。】

【如此部署,一方面调动敌人寻找战机,另一方面可以夹击西兰大道,形成南北呼应的态势。同时,这一部署可以使得东北军第67军有借口向西前进,并趁机控制住西兰大道的会宁-隆德段。】

天幕下,明朝。

郑成功击节赞叹:“好一招南北夹击,虚张声势!以攻为守,调动敌军,更借力东北军来了个瞒天过海,妙计啊”。

【为了实现南北呼应,红一在西兰大道的北侧一连拿下多个地区。红二则向东攻击,目标指向成县、宝鸡方向,以此来吸引胡宗南部队,使其无法前往西兰大道。目前红二进展顺利,相继拿下四座县城,南北夹击的战役构想基本达成。】

天幕下,明朝。

郑成功凝视着天幕上的地图,眼神中闪烁着睿智的光芒:“攻其必救,围魏救赵!此计甚妙!若能成功牵制住敌人主力,会师之危或可解除大半!”

此时,军营内众人目睹如此战果,皆面露喜色,不停的赞赏着。

【但敌人动向有点不如预期,东北军第67军被调走,奉命与马鸿逵一起夹击我军,无法西进接管西兰大道的会宁-隆德段。】

【另一边,胡宗南一个旅的先头部队,居然没有因红二的牵制而迟滞, 已抵达静宁,随时都可以冲着会宁方向开进。并且胡宗南的后续主力正往咸阳集结,预计五天后将运抵两个师,另外有几个师将陆续到达。】

天幕下,明朝。

朱元璋冷哼一声:“那微操大师,对付自己人倒是手段频出,调度迅速!有这心思,联合起来共同抗击外敌,何愁倭寇不灭?”

【这时候红四这边提出一个计划,简单来说是这样,红二朝宝鸡佯攻,尽量迟滞胡宗南主力,红一、红四直接出动主力,朝会宁出击,率先击破胡宗南先头部队,然后将西兰大道控制在我军手中。】

【红一回电同意,但对计划稍有修改,因为红一兵力实在有限,此前部队已经开出去了,这个时候红一方面军集中的主力,大概在2万人左右,此时又要面对东北军67军和马鸿逵部的夹击。虽然东北军和我军有秘密约定,但单单马鸿逵部就2万余人,哪怕67军不动,红一的压力依旧非常大,根本抽不出兵力。】

【于是中央决定由红四独立承担控制西兰大道的任务,红一已经南下的部队将前往配合。】

天幕下,南宋。

文天祥忧心忡忡:“红一独木难支,分身乏术。计划屡屡变更,实乃兵家大忌。如今重担几乎全压于红四一身……其主将能领会中央意图,果断行事否?”,然而,文天祥对此有些悲观。

【另一边,胡宗南部队陆续到达咸阳,速度比我军预想的还要快,16日,胡宗南部两个师抵达咸阳,17日,胡宗南部全部抵达咸阳,有随时向西兰大道推进,阻隔我红一、红四的可能。】

【中央于9月15日至17日,连续发去六封电报,催促红四迅速行动,抢占西兰公路。但意外发生了,红四接下来的行动不是向北,而是向西。】

【原来,红四的张对于计划的改变嗅到了危险,原本红一、红四双方出动主力控制西兰大道的计划,变成了由红四独立承担,他认为,如若四方面军单独控制西兰大道,则将被数倍的敌人围攻,特别是胡宗南主力抵达的话,情况会更糟。】

【而中央提出的宁夏战役计划,执行时间为两个月后,四方面军在这一敌人交通方便的地区,如何能够坚守两个月呢。】

天幕下,唐朝。

李世民长叹一声:“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然此‘不受’,是力挽狂澜,还是……贻误战机?”

他目光深邃,“红四的话,不无道理。独守要冲,独自面对强敌,确实危机。但是擅自改变决策,明明有电台却连个通报都没有便违令西进,致使三军会师之大局悬于一线,甚至将红二置于腹背受敌的险地,这便是叛逃”。

天幕下,一片寂静。所有人都意识到,一个关键的抉择,已然发生。红四的意外西进,让原本就波谲云诡的战局,瞬间充满了更大的变数。

再回想此前,张的所作所为,大家都有理由相信,他是出于保存实力的私心作祟。此时此刻,三军能否顺利会师?宁夏战役计划是否会因此夭折?沉重的疑问,压在每一个观看者的心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