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歌王宫内,青铜鼎中龙涎香袅袅升腾,在鎏金龙纹灯的映照下,为整个大殿蒙上一层朦胧的光晕。纣王身着玄色冕服,头戴十二旒冕冠,威严地端坐在玉砌的龙椅上,冕旒随着他的呼吸微微晃动,折射出细碎的冷光。
“陛下,女娲姿容美艳,陛下何不取回……” 费仲谄媚的声音在寂静的大殿中响起,尾音还带着一丝刻意拉长的蛊惑。话音未落,纣王猛地拍案而起,龙椅在青砖地面上拖出刺耳声响,冕旒剧烈晃动,青玉珠串相互撞击发出清脆而急促的声音。他赤红着眼,脖颈青筋暴起,腰间的螭纹宝剑随着动作铿锵作响,怒斥道:“放肆!女娲娘娘乃创世之神,补天造人,泽被苍生,尔等竟敢如此亵渎!”
费仲和尤浑吓得双腿发软,扑通跪地,额头紧贴地面,浑身止不住地颤抖。在他们眼中,纣王周身散发着骇人的戾气,怒目圆睁的模样仿若魔神降世,仿佛下一秒就要将他们千刀万剐。纣王怒视着二人,胸膛剧烈起伏,口中呼出的气息都带着怒火:“如此大不敬之言,当诛!但朕要留着你们,让世人看看,冒犯神明者,将受何等惩处!” 说罢,他重重甩袖,大步离去,留下瘫倒在地、面无人色的费仲和尤浑,以及大殿内凝固的死寂 。
早朝钟声撞碎晨雾,龙涎香混着血腥味在丹墀弥漫。纣王头戴十二旒冕冠,玄色衮服上金线绣的饕餮纹似要破土而出,他往龙椅上重重一坐,冕旒震出清脆声响,惊得阶下群臣脖颈微缩。
“费仲、尤浑品行不端,亵渎神灵,蛊惑君王,合该当诛!” 纣王声如洪钟,殿外惊雷应声炸响,震得青铜编钟嗡嗡作响。费仲瘫跪在青砖上,蟒袍沾满昨夜暴雨的泥泞,指尖深深抠进砖缝;尤浑面色煞白如纸,冠冕歪斜,脖颈青筋随着喉结剧烈颤动。
“只是罪名不齐。” 纣王拖长尾音,金镶玉的龙纹权杖重重杵地,惊起满殿回音,“诸臣工若有实证,尽可道来!” 话音未落,右班中白发老臣颤巍巍捧出一卷竹简,指节叩地发出闷响:“启禀陛下,此二人私吞赈灾粮饷,致使三州流民饿殍遍野!” 话音刚落,御史大夫亦出列,袖中抖出带血的密信:“更有勾结北伯侯谋反铁证!”
朝歌王宫内烛火摇曳,龙涎香混着血腥气在锦帐间翻涌。纣王斜倚在嵌玉鎏金锦塌上,玄色广袖垂落榻沿,指尖有一下没一下叩击着青玉枕,冕旒下猩红的眼死死盯着阶下跪成一排的朝臣。费仲、尤浑的锁链声还在耳畔回响,他却嫌这声响不够痛快。
“不够,远远不够!” 他忽地攥紧枕边金错刀,刃身映出他扭曲的面容,“两个老匹夫能翻起什么浪?背后定有同党!” 话音未落,殿外惊雷炸响,暴雨裹挟着冰雹砸在琉璃瓦上,似在呼应他的怒火。
司天监丞浑身颤抖着往前蹭了半步:“陛下,臣... 臣听闻他们与崇侯虎...”“说!” 纣王暴喝打断,金错刀狠狠劈在雕花榻柱上,木屑飞溅,“把他们的烂事一桩桩抖出来!朕要让这满朝蛀虫,都跪在女娲娘娘庙前谢罪!” 他猛地坐直,冕旒剧烈晃动,青玉珠串撞出急促的脆响,仿佛催命的丧钟,震得众臣头皮发麻。
殿内龙涎香突然变得刺鼻,商容垂在广袖中的手指无意识蜷缩,蟒纹朝服下的脊背沁出冷汗。他余光瞥见亚相比干腰间的七窍玲珑玉佩泛着冷光,这位王叔此刻正微微颔首,白发随着动作在烛火下轻颤,面上却瞧不出喜怒。
“啪!” 纣王的金错刀再次劈在案几上,震得青铜爵里的酒液飞溅,“怎么,都哑巴了?” 商容喉结滚动,偷瞄比干捻须的手顿了顿,那动作像极了幼时教导他辨认龟甲卜辞的模样。他张了张嘴,舌尖却像被滚烫的铜汁黏住,只能看着费仲、尤浑留下的斑斑血迹在青砖上蜿蜒,恍惚间竟觉得那血迹扭曲成女娲神像的轮廓。
比干忽然上前半步,玉佩轻撞发出清响。商容浑身紧绷,指甲几乎掐进掌心 —— 他太清楚这位王叔的性子,可比干只是躬身行礼,苍老的声音波澜不惊:“陛下明察秋毫,臣等当尽心彻查。” 商容悬着的心猛地一沉,殿外炸雷惊飞檐下宿鸟,他望着比干挺直的脊梁,突然发现那道身影竟与女娲补天的壁画渐渐重叠。
纣王慵懒地摩挲着榻边金错刀,刀刃映出他似笑非笑的神情,冕旒轻晃间,目光如毒蛇般扫过商容与比干:“商容、比干,国之栋梁,这事就交给你二人了。” 尾音拖得极长,带着不容置疑的威压。
商容浑身一僵,蟒袍下的双手微微颤抖,深深俯首时瞥见自己官靴上的泥土 —— 那是今早冒雨赶来时沾上的,此刻却像烫在皮肉上。比干腰间的七窍玲珑玉佩轻撞,发出清越声响,他缓缓抬起头,白发在烛火下泛着银光,皱纹里似藏着千言万语:“臣等定当尽心竭力,不负陛下重托。” 嗓音沉稳如昔,却让商容听出几分暗藏的沉重。
纣王猛地起身,玄色广袖扫落案上竹简,碎屑纷飞间,他指节重重叩击着蟠龙金柱:“三日后,朕要看到那些乱臣贼子的罪状铺满这朝歌大殿!” 冕旒剧烈晃动,青玉珠串撞击声如催命鼓点,震得商容膝盖发软。比干腰间的七窍玲珑玉佩泛着冷光,他躬身时白发垂落,将眼底翻涌的惊涛骇浪尽数掩住。殿外暴雨如注,雨水顺着螭首石雕倾泻而下,宛如泣血,与纣王渐行渐远的脚步声交织成一片肃杀。
霉斑在青砖墙上肆意蔓延,腐木梁垂下的蛛网裹着半只干瘪的飞蛾,在阴风中微微颤动。费仲蜷在长满绿苔的草堆里,脖颈上的铁链深深勒进皮肉,他颤抖着扯松衣领,蟒袍金线在昏暗光线里泛着黯淡的光:“前日献言时,陛下还赏了西域进贡的夜光杯......” 话音未落,尤浑突然暴起,铁链哗啦作响,他扑到锈迹斑斑的铁栏前,指节因用力过度而发白:“定是有人暗中构陷!咱们替陛下办了多少隐秘差事,怎会一朝翻脸?”
潮湿的地面渗出黑褐色水渍,在他们脚边晕染开来,恍若凝固的血痕。费仲猛地捂住尤浑的嘴,浑浊的眼珠警惕地扫视四周,喉结艰难地上下滚动:“住口!隔墙有耳......” 话未说完,远处传来沉重的脚步声,伴随着金铁相击的脆响,监舍的烛火突然剧烈摇曳,将两人扭曲的影子投射在斑驳的墙面上,宛如困兽最后的挣扎。
玉虚宫内祥云凝滞,九色莲台散发的柔光忽明忽暗,竟带了几分晦涩。元始天尊身着道袍,广袖垂落于青玉蒲团,右手抚须的动作骤然停住,眉间沟壑似能藏下万重阴霾。远处山河镜中,朝歌城炊烟袅袅,田间百姓荷锄笑语,与往日征伐喧嚣判若两界。
“师尊,人间安泰如此......” 太乙真人上前半步,玉尘拂尘垂落的流苏微微晃动,“量劫可要继续?” 十二金仙齐刷刷躬身,道冠上的明珠映着黯淡天光,折射出细碎的不安。云中子袖中桃木剑突然轻鸣,剑穗无风自动,搅得殿内悬浮的道纹都泛起涟漪。元始天尊望向山河镜中百姓安居乐业的景象,长叹一声,声音里满是天人难测的惆怅:“天数既定,然变数已生......”
紫霄宫内混沌之气翻涌,三十六品造化青莲徐徐转动,洒落的星辉在虚空勾勒出道纹。鸿钧道人身着玄色道袍,盘坐在蒲团之上,白发垂落如银河倾泻,双眼似蕴含着无尽天机,漠然扫视着下方。
元始天尊玉色道袍一尘不染,手持玉如意,眉峰微蹙;太上道祖倒骑青牛,拂尘轻摆,面色平静如水,却难掩眼中思索。鸿钧低沉的声音响起,似黄钟大吕,震荡得虚空都泛起涟漪:“你们还要让多宝建释教?”
元始天尊双手抱拳,恭敬道:“师尊,此乃顺应天数,阐截二教纷争已久,释教出世可解此劫。” 话音刚落,太上道祖轻咳一声,缓缓开口:“师弟所言有理,不过建教一事牵扯甚广,还需从长计议。”
鸿钧微微眯眼,混沌气息愈发浓郁,威压如潮水般涌向二人:“天数?如今人间清平,截教势大,释教若立,只怕又是一场腥风血雨。你们当真想好了?” 二人神色凝重,躬身不语,紫霄宫内陷入一片死寂,唯有造化青莲转动之声,在寂静中显得格外清晰。
紫霄宫外混沌气流翻涌,十二金仙立于祥云之上,道袍被无形罡风吹得猎猎作响。太乙真人频频摩挲着腰间乾坤圈,金霞童子捧着混天绫的手微微发颤;广成子紧握番天印,指节因用力而泛白,玉虚宫的杏黄旗在他身后猎猎翻飞,却压不住他眉间的焦灼。
“师兄你瞧,宫内道纹都凝出紫电了!” 惧留孙指着虚空裂缝中窜出的电光,念珠在指间转得飞快。云中子怀中桃木剑突然发烫,剑穗上串着的雷音竹簌簌作响,他猛地望向宫门 —— 那扇由混沌奇石铸就的大门正渗出丝丝黑气,宛如被煮沸的玄墨。
黄龙真人突然低呼一声,道袍下的龙尾不受控制地甩出,扫得身后玉鼎真人一个趔趄。众人这才发现,宫墙上悬浮的先天道纹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崩碎,化作点点灵光没入深宫。广成子喉头滚动,想起方才入殿时瞥见的景象:鸿钧道祖座下的造化青莲竟有三瓣莲瓣泛着焦黑,而元始天尊手中的玉如意正迸出细碎裂纹。
“莫非师尊和师伯……” 太乙真人话音未落,紫霄宫深处突然传来一声钟鸣,不是平日里清越的道韵,而是如同万钧雷霆碾过琉璃,震得十二金仙齐齐喷出一口道血。宫门上的混沌之气骤然翻涌,隐约透出鸿钧道祖冰冷的声音,每个字都像烙铁般烫在他们神魂深处:“回去告诉你们师尊 ——”
紫霄宫外罡风骤停,十二金仙僵在祥云上,连道袍褶皱都凝在半空。宫墙渗出的黑气突然化作鸿钧道祖的虚影,袍袖一挥便将众人神魂震得发颤:“回去告诉你们师尊 ——” 虚影眼中闪过混沌生灭,每个字都裹着天道威压,“截教气运未绝,释教暂缓立宗。再敢私议天数,便去分宝岩面壁千年!”
元始天尊持玉如意的手猛地一顿,指节压得如意泛起裂纹;太上道祖青牛突然人立而起,鞍鞯上的太极图竟微微扭曲。紫霄宫内,造化青莲焦黑的莲瓣簌簌剥落,坠入混沌时爆出道纹碎片,恰如元始天尊此刻崩碎的道心 —— 他分明看见师尊袖中甩出的杏黄旗残片,正是当年封神大战时失落的信物。
十二金仙伏在云头不敢稍动,直到宫内道鸣渐歇,才发现广成子背上的番天印已沁出血痕。惧留孙的念珠碎了三枚,滚落在祥云间的竟是截教的灭魂珠,而太乙真人怀中的九龙神火罩正在发烫,隐隐映出多宝道人困在其中的虚影。
紫霄宫内混沌气流骤然倒卷,三十六品造化青莲的莲瓣竟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恢复生机,焦黑处泛起莹莹绿光。鸿钧道祖袍袖轻扬,悬在半空的先天道纹如活物般扭曲,将 \"商汤四百年\" 五字烙印在虚空之中,每个字都渗出金色血珠 —— 那是天道命数具象化的征兆。
元始天尊手中玉如意的裂纹突然自行愈合,却在柄端凝出一滴冰晶,恰如他此刻冰封的道心。太上道祖身下青牛发出低沉嘶吼,牛蹄踏碎的祥云里竟浮出商汤太庙的穹顶,檐角铜铃震出的声波中,隐约有凤鸣龙吟之声。
\"封神之事,暂停。\" 鸿钧的声音混着混沌钟鸣,震得紫霄宫穹顶的星辰图剧烈闪烁,代表截教的紫微星陡然暴涨,将阐教的贪狼星压得黯淡无光。元始天尊垂落的广袖中,封神榜残页突然发烫,篆字碑文如活物般窜动,竟在袖口织出 \"成汤气数\" 四个血色大字。
宫外的十二金仙同时剧震,太乙真人的九龙神火罩轰然炸裂,喷出的不是烈焰而是商汤王都的街景;广成子背上的番天印渗出黑水,在道袍上晕染出朝歌宫阙的轮廓。惧留孙的念珠突然连成一线,串起的竟是四百年岁月流光,每一粒珠子都映着商汤子民耕作的身影。
当鸿钧道袍拂过的余波扫过宫门时,十二金仙这才发现,方才震碎的道纹竟重新拼合,化作商汤太庙的祭文悬浮虚空,而元始天尊和太上道祖的身影在殿内越缩越小,最终隐入造化青莲的莲心,只留下两串道袍流苏垂落,如两缕不甘的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