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错,我估计等到战争结束之后,就会有人提出组建日本自己的武装力量,用于本土防御。”
萧诚点了点头,
“这件事,其实是有办法反对的。
现行的日本新宪法第九条,对不再重建军队有着明文规定。
日本国民衷心谋求基于正义与秩序的国际和平,永远放弃以国权发动的战争、武力威胁或武力行使作为解决国际争端的手段。
为达到前项目的,不保持陆海空军及其他战争力量,不承认国家的交战权。
新宪法颁布时,吉田茂首相曾明确解释,这意味着日本放弃了包括自卫战争在内的一切战争和交战权。
既然如此,重新组建军队,哪怕打着自卫的名头,其实也是违宪。
如果只是维持国内的治安,有警察就足够了嘛。
提出要组建日本自己武装力量的人,其实是在打宪法的擦边球。
反对日本重新组建武装力量,却是政治正确,完全可拿着宪法第九条说事嘛。
小林君,这对你将来进入政坛,其实是一个积累声望的机会。”
“对啊,我可以利用人脉,组织起一支反对日本重新组建军队的政治力量。”
小林广实恍然大悟,
“战争结束到现在,六年过去了,国内的民众也都感受到了和平带来的好处。
如今日本的各行各业已经复苏,战后初期的艰难时期已经过去了,民众的整体生活水平比战时要好了很多。
现行的宪法是麦克阿瑟让人给日本制定的,那美国人就要负责到底嘛。
这《日美安保条约》可不是白签的,上面明文规定日本本土受到武力攻击时,驻日美军有义务采取行动与日本政府共同应对危险。
如果国内出现暴动和骚乱,日本政府也可以请驻日美军出兵镇压。
既然对付外部威胁和解决内部动乱都可以交给驻日美军,那日本还有什么组织武装力量自卫的必要?
这主张确实是政治正确,对手很难反驳。
不过,要这样做,问题还是存在的。
小田君,咱们都是经历过战争的人,非常清楚,当年的日本军队有多么狂热。
虽然经过这六年,很多人的观念已经转变,但更多是普通人。
那些真正有影响力的家族,很多还在想着重新恢复当年旧日本帝国全盛时期的荣光。
如果有机会重建军队吗,哪怕是违宪,他们也会支持。
其实我们小林家也是这些家族的一员,如果我出面反对重建军队,恐怕这些家族不但不会支持,还会跳出来反对,与我小林家交恶。”
“小林君,还记得当年我们在满洲说的话吗?
我们所做的这些谋划,都是为了日本能够重新崛起。”
萧诚看向小林广实,
“重建军队对如今的日本没有任何好处,不但平白增加大笔开支,实际上也起不到多少作用。
反正通过《日美安保条约》,日本的国防算是外包给美国人了。
坚持要重建军队,哪怕是以自卫的名义,也会被一些国家看成是威胁,这对于日本恢复主权之后,重返国际社会其实是不利的。
我相信那些有影响力的家族成员,也是能听懂这个道理的,如果他们能团结,当然尽可能团结。
实在不行,那也无需在意,无视他们就是了。
做大事,是不可能讨好所有人的,只要能团结多数人就够了。
当然,要想得到更多人的支持,我们也需要一个纲领和口号,那就是日美一体化。
到明年日本正式恢复主权的时候,美国已经统治日本超过六年半时间了。
而且,美国人还有大军驻扎在日本领土上,完全掌控着日本的国防。
在美国人眼里,现在的日本是没有任何威胁的。
日美一体化的口号,只会被他们看成是日本对美国的钦慕和认同,不会进行任何打压,甚至还会支持。
只要美国政府公开表态支持日美一体化,那就好办了。
既然是日美一体化,美国本土就不应该对日本人设置任何障碍。
我们完全可以借此机会,让日本人、日本企业,还有日本文化大举进入美国本土。”
“小田君的意思是,日本虽然在美国的控制之下,但我们却可以将美国变成日本!”
听到萧诚的话,小林广实很快明白了过来,
“美国立国才多久,到今年才175年,有什么历史文化底蕴?
最关键的是,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属于自己的民族文化。
只不过是因为欧洲白人后裔掌握着美国的主要权力,少数族裔缺乏话语权,才让美国看起来更像是一个欧洲国家罢了。
但其实,从美国法律上来说,每一个美国公民的权利都是平等的。
欧洲移民并没有什么区别于其他族裔的特权。
也就是说,不管是来自哪里的移民,其实都是可以在美国合法宣扬自己民族的传统文化的。
不过,小田君,这想法虽然不错,但实施起来恐怕很难。
在美国上流社会掌握权力的,可都是欧洲白人后裔。
日本人和日本企业进入美国之后,宣传日本文化,如果只是小打小闹,那些欧洲白人后裔可能还不会在意。
要是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力,他们可不会置之不理。
这帮白人老爷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是可以制定各种奇葩法案来限制的。
当年的排华法案不就是现成的例子吗。”
“美国可是一个自由的国度,干涉公民的人身自由,可是违法的。”
萧诚轻轻笑了起来,
“这几年,我的“夜雾”在美国可没有闲着。
如果有人胆敢在美国国会提出限制公民自由,禁止公民宣传自己民族传统文化的法案,一定会遭到天谴,绝不会被通过的。
有一天,我曾经做过一个梦。
在那个梦里,美国本土的加油站墙壁上,涂满了浮世绘风格壁画。
美国的公共场所里,也随处可见地藏雕像。
金门大桥上,更是挂满了日式灯笼。
自由女神像穿着和服,出现在纽约第五大道的巨幅广告牌上。
小林君,欧洲白人可以用欧洲城市来命名美国的城市,比如新约克、新奥尔良,我们为什么不可以?
就比如好莱坞,也可以更名为“新横滨”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