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乡村荒唐往事 > 第872章 挑选临时村干部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医生面色凝重,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说道:

“既然发现了,咱们就积极治疗,心态很重要,我给你开个住院单吧,先住院,然后评估,我们会结合你自身的状况,给你一个最优的治疗方案,到时候看是手术,还是放疗,还是化疗。”

张忠田点了点头:

“好好,医生,您可一定要帮帮我啊,我知道您是大专家,您一定有办法的,对不对,只要能治好我,回头我会给您一个大红包。”

医生上下打量张忠田一眼:

“你不要说这样的话,我只是做我职责内的事情,另外别给我红包,我不收这个,你要有心,到时候送我一面锦旗就是了。”

张忠田忙点头:

“好好。”

于是当天张忠田就被安排住院了。

第二天又做了各种检查。

医生过来,询问他要不要做穿刺活检。

“啥是穿刺活检?”

张忠田不懂。

医生就解释:

“就是从你肺部取出一小块癌细胞,进行化验检查,来进一步确定是什么类型的癌症。”

“不是说了是小细胞癌吗?”张忠田疑问。

医生就说:“这只是从外观判断,还不能完全确定,要百分百确定是什么类型的癌,就得穿刺活检。”

张忠田就问:

“这个穿刺活检,有什么风险吗?”

医生就说:

“风险肯定是有的,最大的风险就是可能会导致癌细胞转移,不过现在技术好多了,活检发生转移的概率很小。”

张忠田对这事完全不懂。

再加上他又急于治疗。

于是最终同意了做穿刺。

穿刺结果很快就出来。

专家医生果然不愧是专家医生。

果然就如他判断的一样,是小细胞肺癌。

随即专家医生和其医疗团队,迅速制定出治疗方案,先手术切除,后面在进行化疗,希望能够把癌细胞都杀死。

手术进行还算顺利,没多久张忠田就可以出院了。

至于化疗,要等他身体恢复了一些,才能进行。

张忠田回到山沟村,身体虚得不行。

村委书记这个职位,他是没法胜任了。

镇上决定重新选一个村委书记。

恰巧此时上面出台了一个政策,在推进乡村干部年轻化。

“现在山沟村,就只有三个比较年轻的男人,梁兴华、王二海,以及您儿子张志强,老张,您觉得这三人中,谁比较适合顶上您这位置?”

镇上的领导,来看望张忠田,问了这么一个问题。

张忠田自然是希望他儿子张志强继承他的衣钵。

只有他儿子继续做村委书记,他家的人脉和财富,才得以保存。

要是他儿子坐不上村委书记的位置,等他走后,镇上的领导不关照他家了,那他家的生意,肯定就没法做了。

比如那个新时代饭店,要是没了镇上领导的关照,那绝对会做不下去。

不过,张忠田知道,他不能直接推荐自己的儿子,不然那私心太明显了。

于是他就说:

“梁兴华、王二海都行,我儿子就不要提了吧,他虽然有点能力,但是我提他的话,别人会以为我有私心。”

镇领导就说:

“这事得看能力,和私心无关。要不这样吧,我们组织一次座谈会,邀请他们三人过来参加,问问他们对乡村发展的看法,然后再根据他们的表现,选出代替老张您的临时村干部,至于正式的村干部,还得等明年,通过正式的选举来产生。”

张忠田对此表示赞同。

镇领导对他说这些,已经算是给他开小灶了。

他提前得知这条信息,也就意味着,可以提前给他儿子做功课,让他儿子做足准备,然后再去参加那座谈会。

到时候他儿子只要按部就班,把提前准备好要说的话,都说出来,顶替他成为临时村委书记,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

这天早上,镇领导亲自来到王家新屋。

这栋楼房已经装修得七七八八了,只剩一些收尾的工作。

王二海和梁兴华都在这边工作,王二海已经掌握了一些装修的基本功,他干活很有干劲,总是活力满满的。

最重要的是,他觉得现在做泥水,不用搞人情世故,可比之前做房地产中介老板,压力要小多了。

“王二海和梁兴华在这吗?”

一个中年男子,来到新楼里面,喊了一声。

“我就是王二海,有什么事?”

王二海放下手中的灰桶,询问道。

“我是镇上的副镇长,我叫钟洪涛,想找你和梁兴华,去开个重要的会议。”

王二海一愣,不由疑惑:

“开啥会?我们可没犯事啊。”

钟洪涛笑笑:

“放心,不会为难你们,有好处给你们呢!”

王二海更加疑惑:

“啥好处?”

钟洪涛却卖了个关子:

“去了你们就知道!”

王二海就说:

“那行,那我叫上兴华叔。”

随即他上二楼,叫上梁兴华。

两人跟着钟洪涛,一起来到镇政府这边。

进入一个办公室。

发现张志强也在这里。

而且他手里拿着一张A4纸,纸上写了些东西,他正在默念着纸上的内容。

钟洪涛负责主持这次会议,除了他之外,还来了其他几个镇政府的领导,都是王二海和梁兴华不认识的。

钟洪涛笑着说:

“这次找你们仨过来,主要是想问问你们年轻人,对乡村发展有什么看法,你们也知道,现在乡村已经没落了,都没啥年轻人了,所以振兴乡村,就成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我想听听你们的真实想法,都说说吧,你们不要紧张,不要怕说错话,畅所欲言就是了。”

梁兴华憨笑着:

“领导,你找我来谈这个,那就找错人了,我只懂干活,哪懂什么乡村振兴啊,这你得问二海,他应该懂,他在县城开公司,是个大老板!”

钟洪涛看向王二海:

“王二海,你还开过公司啊?看不出来呢。”

王二海谦虚笑道:

“没啥,小公司,也就管理一二十人而已。”

然后他又说道:

“乡村振兴啥的,我也不懂,不过我知道,做文化室,搞那些老年健身器材,肯定振兴不了乡村,老百姓需要什么,就做什么,这才能振兴乡村,就比如吧,现在兴华叔的孩子快上学了,可山沟村小学已经停办很多年了,咱们得解决他孩子上学的问题,不然他肯定得离开山沟村,他不想走都不行。”

梁兴华立即附和:

“对对对,要是小孩没法上学,那我肯定得到城里去打工,然后把孩子带那边上学。”

钟洪涛点了点头:

“这确实是一个问题,现在农村年轻人少了,孩子也少了,乡村小学大部分都停办了,没学校了,孩子没法读书,年轻人就更不愿意回来发展了,这是个恶性循环,不过要重新把乡村小学开起来,很明显是不现实的。”

说到这里,钟洪涛看向张志强:

“张志强,你孩子也快上学了,你对此有什么建议?”

钟洪涛这是刻意给张志强一个表现的机会。

只要他接下来的回答,说得还算可以,那选他当山沟村临时干部,应该就不会有什么意外了。

可是,张志强的反应,却出乎在场的所有镇政府的干部的预料。

“啊?”张志强一愣,“建议啊,让我想想。”

他有些懵。

因为他拿着的那张纸上写的,都是一些假大空的套话。

比如“加强乡村人文风貌建设,落实乡村振兴规划,做到可持续发展”等等。

要他结合实例去分析问题,解决具体问题,他可没提前准备好答案。

这让他一下子回答不上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