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家族百年,从港岛开始崛起 > 第779章 曹志明和韦理分头行动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779章 曹志明和韦理分头行动

此次,包宇要收购每日镜报,事关重大,在收购的前期,至少不能被潜在的竞争对手默多克,马克斯韦尔知道。

包宇和曹志明,韦理交待清楚。

这俩人自然是慎之又慎。

等到俩人在书房密谈。

包宇出到外面。

他知道前世的时候,虽然在1984年,每日镜报成功被马克斯韦尔收购,但是,为什么九十年代这一份那么重要的报刊又落入到默多克的手上?

这其实和马克斯韦尔在91年的时候突然死于非命,葬身大海。

然后在92年,每日镜报被戴维.梅耶收购,据说这是一家不属于任何公司的独立公司,但是,没有多久也就被默多克收购一部分股份。

这前后来看。

包宇深入思考都知道,绝对不是那么简单。

说不定戴维.梅耶就是默多克让人注册的一家独立公司,只是外界没有查到而已。

还有马克斯韦尔对方原来好端端的,就因为和默多克是竞争对手,最终死于非命。

不过,包宇是谁?

那些下三滥的手段,他还真的没有怕过。

此时,曹志明和韦理在那商量,他们要收购每日镜报,不可能直接找上里德国际公司,而是要把每日镜报,以及其他相关的报刊全部都要调查清楚。

包括订阅量,营收,利润亏损,职员,等一系列相关的财报资料。

其中,每日镜报母公司是镜报集团报业公司,这并不是独立上市公司。

但是,镜报集团毕业公司的母公司里德国际是伦敦交易所的上市公司。

也就是说,镜报集团报业公司是里德国际公司很重要的一家子公司,而每日镜报又是镜报集团报业公司最重要的一家报刊公司。

至于相关的资料,作为上市公司,里德国际公司都要定期对外对股东对投资者进行公布的。

也就是说,这些资料很容易在外面找到。

但是,如果仅仅是这些还不行。

那就是要聘请第三方独立的财务公司进行评估,给出一份详细的评估报告,包括收购估值。

像全球四大财务会计公司,普华永道,德勤,安永,毕马威,其中除了毕马威总部位于阿姆斯特丹外,其他三家总部均在伦敦。

当然,除了这四大财务会计公司外。

其实,还有大大小小这样的公司,只是对于那些上市公司或者大公司来说,他们更加认可四大财务会计公司。

曹志明和韦理商量后,决定找普华永道负责这件事。

至于包家虽然和汇沣关系更密切,实际上,现在汇沣在伦敦这方面的事务是比不上这四大财务会计集团的。

“志明,我去找普华永道,你则是去另外调查每日镜报相关的资料。”

两人谈好。

当俩人从书房出来。

包宇正在外面。

包宇没有多说。

但是,他知道,这俩人已经商量好。

当晚。

包裕刚回来了,立刻过来找儿子。

“bob,曹志明和韦理到了?”看来现在包裕刚也是很着急,虽然他没有插手这次收购每日镜报的事。

但是,听到儿子说起痛失泰晤士报这件事,他也是觉得难受。

毕竟,很多时候,这些传统媒体的影响力确实是超过许多人的想象,是否黑白不就是报刊上的一句话,一篇报道而已。

在这个时候,依然还是被传统媒体报道给垄断了消息。

“爹地,他们下午就到了,已经出去了还没有回来。”

“那就好,需要我帮什么吗?”

“爹地,暂时不用。”

包裕刚点点头。

因为黄秀瑛在大女儿那边没有回来,包家父子在那吃晚餐。

吃完晚餐。

晚上的九点多。

先是曹志明回来,其后,韦理也坐车回来。

这俩人向包船王打招呼后。

一起进入到书房。

等到包宇过来,包家父子和俩人在书房密谈。

“包船王,老板,我下午悄悄找到普华永道,其实我在香江的时候,和普华永道打过交道,和他们的人熟悉。如今,这次正好可以借助他们收购每日镜报,甚至是收购镜报集团报业公司。下午,我出去联系上他们一位负责人,当得知我们要收购每日镜报,对方明显也是有些惊讶,他们是知道默多克和马克斯韦尔一直想收购每日镜报,可惜的是里德国际公司不愿意出售,如今我们找上他们普华永道,希望他们对于每日镜报,以及镜报毕业集团做出一份收购评估报告。”

对于这一份送上门的生意,普华永道当然不可能拒绝。

不但不会拒绝,反而还会尽可能帮忙。

毕竟,对于他们来说,除了是生意外,更是进一步和包家合作。

至于每日镜报落入到谁的手中,就不是他们能想的。

“包船王,老板,我下午也去调查了每日镜报的情况。实际上,现在每日镜报每日销量是不少,但是它面临的问题和泰晤士报收购前是一样,要养的工人很多,单是附属的印刷工厂就有好几个,这些都是要养的工人,不但如此,它们还有自己的工会,稍有不顺,也就罢工停工。”

对于Y国工会,包宇是很清楚的。

像东方海外的董浩芸高价收购Y国第二大造船公司,实际上,单是被工会那些人都给拖死,很长时间都无法造出一艘船,这种情况下,不但造不出船,反而要用一批人。

至于这些报业公司的情况,虽然不是Y国国企,但是,情况也是差不多,背后都有一个工会。

本来每日报刊销量达到190万份,单是靠卖报收入已经不低了,加上还有广告收入这些应该更高。

但是,实际上可能是亏损的。

只是每日镜报影响力太大,即使亏损一些也算不上什么。

包裕刚听说又是工会,他也不知道说什么。

“也就是说,即使收购每日镜报,接下来也是要对每日镜报进行改革才行。”包宇直接说道。

没有任何人,任何资本愿意长时间往一家公司里面输血,这也是根本不可能的,归根到底,还是要让一家公司恢复到正常自我造血盈利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