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时间如同利雅得沙漠中被狂风卷起的沙砾,在残酷的训练和无尽的考核中飞速流逝。

转眼间,日历翻到了九月份。尽管露娜制定的“地狱奠基”第一阶段原定为期13周,但仅仅过了12周,其恐怖的淘汰率就已经逼近甚至超过了预设的60%红线。

训练场上,原本熙熙攘攘的队伍变得稀疏了许多。

高强度、高标准的训练如同一台巨大的、无情的筛子,将不适应者、意志薄弱者、体能不济者逐一剔除。

露娜不得不进行了四次大规模的志愿者补充招募,才勉强让三个层级的人数维持在一个“经过预定淘汰后可能刚好达标”的脆弱水平上。

即使是最高级别的特种训练队,也经历了数次大换血。

最初那31人,如今只剩下不到15人还在苦苦支撑,新鲜血液的注入带来了新的竞争,也稀释了最初的团队默契。

然而,在这不断流动的淘汰与补充中,一个身影却始终如礁石般屹立不倒——

易普拉欣·阿布·巴克尔。

这个来自加沙的少年,仿佛就是为了这种极端环境而生。

他的体能早已不再是短板,反而因其惊人的耐力和韧性脱颖而出。

他的射击技巧愈发精湛,尤其是在精确射击方面,显露出非凡的天赋。

更让露娜暗自惊讶的是,他在技术领域的悟性——

尤其是对无人机的操控和改造。

此刻,在特种训练队专属的、堆满了各种电子元件、工具和半成品装备的技工室内,易普拉欣正全神贯注地面对着一台拆开的小型攻击无人机底盘。

露娜站在他身旁,双手抱胸,目光锐利如扫描仪。

“火控系统的线路焊接点还是太粗糙,”露娜冰冷的声音在充满松香味和金属味的空气中响起,她用手指点着一处细微的焊点,“冗余度不够。在剧烈震动或极端温度下,这里很可能成为第一个故障点。重做。”

易普拉欣眉头紧锁,额头上带着汗珠,但他没有丝毫抱怨,立刻拿起烙铁,小心翼翼地剔除旧焊锡。

“还有瞄准系统和热传感器的联动校准,”露娜继续毫不留情地指出问题,“你太依赖自动校准程序了。手动微调的精度才能决定在复杂电磁环境下的生死差距。你的数据偏差超过了允许值百分之三。”

“是,顾问阁下。我正在重新采集环境参数。”

易普拉欣声音沙哑但专注,眼睛紧紧盯着屏幕上的数据流。

“攻击系统的保险逻辑也有问题。”

露娜拿起旁边一个他自己制作的控制板,“你的手动覆写优先级设置得太高,很容易导致误触发或者被敌方电子战欺骗后自毁。安全,永远是第一原则,尤其是在你掌握着杀伤性武器的时候!”

易普拉欣重重点头,将这一点牢牢记在心里。

他享受着这种挑战,享受将一堆冰冷的零件变成致命艺术品的过程。

他的自杀式无人机和小型攻击无人机的制作水平,在露娜近乎苛刻的指导下,以惊人的速度提高着。

露娜看着他那股专注和狠劲,内心愈发确信,只要不出意外,这个少年一定能撑到最后,成为她手中最锋利的那把匕首之一。

技工室的门被推开,一股热浪裹挟着沙尘的气息涌入。

乌鲁鲁庞大的身影堵在门口,他脸上带着罕见的、混合着疲惫和一丝难以启齿的犹豫。

“露娜……”

他瓮声瓮气地开口,打断了里面的教学气氛。

露娜和易普拉欣同时抬起头。

露娜微微蹙眉:

“乌鲁鲁?什么事?你的常规部队现在应该是战术协同演练时间。”

乌鲁鲁搓了搓大手,显得有些局促:

“嗯……是的。不过……露娜,我想……请几天假。”

“请假?”

露娜的眉头皱得更紧了。

在训练如此关键的时刻请假,几乎是不可想象的。

乌鲁鲁深吸一口气,像是下定了决心:

“我大女儿……索菲亚,她从澳大利亚过来看她妈妈,明天到利雅得。就待几天……我想……陪陪她。我已经……十五年没好好见过她了。”

这个粗犷的汉子,声音里竟然带上了一丝不易察觉的沙哑和恳求。

技工室里安静下来,只剩下烙铁发热芯轻微的嗡鸣声。

易普拉欣识趣地低下头,假装继续摆弄他的无人机,耳朵却竖得老高。

露娜沉默地看着乌鲁鲁,锐利的目光似乎要穿透他内心的挣扎。

她深知这个澳大利亚老兵的固执和责任感,不是万不得已,绝不会开口请假。

家庭……

这个词对于他们这些常年在刀尖上跳舞的人来说,太过沉重和遥远。

几秒钟后,露娜缓缓开口,语气出乎意料地没有指责,而是带着一种深层次的理解:

“索菲亚……你提到过她。19岁了,是吗?”

乌鲁鲁愣了一下,赶紧点头:

“对,刚满19没多久。”

“航班什么时候到?”

“明天,9月2号下午,利雅得哈立德国王国际机场。”

露娜点了点头,几乎没有犹豫:

“准假。从明天早上开始,到你女儿离开为止。你的常规部队训练,我会暂时接管。”

乌鲁鲁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巨大的惊喜让他一时语塞:

“……这……太感谢了!可是你的训练队……”

“我的训练队我能安排好。”

露娜打断他,语气不容置疑,“而且,你不只是去陪她。主动去机场接机,大卫。这是你作为父亲应该做的第一件事。”

乌鲁鲁怔住了,随即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光芒,重重地点了点头:

“是!露娜!谢谢!”

“去吧,今天提前结束,去做点准备。”

露娜挥了挥手。

乌鲁鲁如蒙大赦,又感激地看了露娜一眼,这才转身离开,脚步似乎都轻快了一些。

等他走后,露娜的目光重新回到易普拉欣和他的无人机上,语气恢复了一贯的冰冷:

“继续。你的光学传感器滤镜匹配也有问题,在强沙尘环境下……”

……

9月2日的利雅得,阳光依旧炽烈,但空气中似乎多了一丝不易察觉的、来自远方的秋意。

作为战略要地和王室门户,哈立德国王国际机场的安保等级极高。

随处可见身着“神盾”外骨骼、手持R-14m步枪的沙特皇家卫队士兵,他们警惕地巡逻着,装甲车辆停在关键位置,防空导弹发射架在远处隐约可见。

虽然世界大战并未能彻底阻断国际航空,但紧张的氛围无处不在,所有旅客和接机人员都经历了比和平时期严格数倍的安检程序。

乌鲁鲁提前了很久就到了。

他罕见地脱下了一身作战服,换上了一件看起来还算新的卡其色短袖衬衫和休闲裤,甚至特意刮了胡子,但他魁梧的身材和饱经风霜的脸庞,依旧与周围奢华现代化的机场环境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他手里拿着一个精心包装好的、略显笨重的礼物盒,不停地踱步,显得既期待又焦虑。

奥蕾莉亚比他稍晚一些到达,她穿着干练的休闲裤装,看起来冷静许多,但微微抿紧的嘴唇也透露出一丝紧张。

两人汇合后,简单交谈了几句,便都将目光投向了国际抵达的出口。

航班信息牌显示,从塞舌尔飞来的航班晚点了将近一个小时。

每一分钟的等待,对乌鲁鲁来说都像是一种煎熬。

他脑海里闪过无数个画面:

最后一次离开家时那个抱着他腿哭喊的小女孩,后来只能在照片和视频里看到的身影,以及如今……

一个19岁的、几乎陌生的年轻女子。

终于,出口开始有旅客涌出。

人群中,一个高挑的身影格外引人注目。

她穿着一身合体的澳大利亚陆军预备役制服,臂章清晰,金发在脑后挽成一个利落的发髻,脸上带着长途旅行后的疲惫,但身姿挺拔,眼神锐利地扫视着接机的人群。

是索菲亚·费莱尔。

奥蕾莉亚第一时间看到了女儿,激动地挥手:

“索菲亚!这里!”

索菲亚的目光锁定过来,脸上露出笑容,快步走了过来。

她首先与母亲紧紧拥抱在一起:

“妈妈!好久不见!”

奥蕾莉亚拍着女儿的后背,眼眶有些湿润:

“路上辛苦了,宝贝。”

拥抱过后,索菲亚松开了母亲,目光转向了旁边那个显得有些手足无措的壮汉。

她的眼神变得复杂,有好奇,有审视,还有一丝难以言喻的疏离。

她停顿了一秒,随即做出了一个让乌鲁鲁和奥蕾莉亚都感到意外的动作——

她立正,挺直腰板,向乌鲁鲁敬了一个标准而有力的军礼。

“父亲。”

她的声音清晰而平静,带着这个年纪少有的沉稳,称呼直接而正式。

乌鲁鲁完全愣住了。

他设想过无数种重逢的场景,或许是尴尬的沉默,或许是疏远的问候,但绝没想到会是一个如此标准的军礼和一声“父亲”。

他下意识地挺直了胸膛,几乎想要回礼,但手抬到一半又觉得不合适,显得有些笨拙和慌乱。

“呃……索菲亚……欢迎……欢迎你来。”

他最终有些语无伦次地说道,然后慌忙将手里那个精心准备的礼物盒递了过去,“这个……给你准备的……欢迎礼物。”

索菲亚接过盒子,掂量了一下,似乎有些好奇,但没有立刻打开。

“谢谢您,父亲。”

她的礼貌中带着距离感。

为了打破尴尬,乌鲁鲁赶紧找了个话题,目光落在她的预备役制服上:

“你……你也报名了?我是说……预备役。”

“是的,父亲。”

索菲亚点头,语气坦然,“我选择了业余训练加学期内待命的模式。每周末和假期都要参加训练。”

她顿了顿,声音低沉了一些,却带着一丝坚定,“哈夫克的战线已经推进到了布干维尔岛(位于巴布亚新几内亚,靠近澳大利亚)。局势越来越紧张。我不能……也不想只是坐在教室里,等待事情发生。最近我还在学习如何操控Rc-15侦察步枪。”

乌鲁鲁听着女儿的话,心中五味杂陈。

既有为人父的担忧,又有一种难以言喻的骄傲,但更多的是一种沉重——

战争的阴影,终究还是笼罩到了下一代身上。

旁边的奥蕾莉亚看着女儿一身戎装,忍不住轻轻叹了口气,伸手帮她理了理其实并不凌乱的衣领:

“索菲,为什么不穿件更好看的衣服?或者更休闲一点的?旅途这么累……”

索菲亚摇了摇头,脸上露出一丝与她年龄不符的淡然微笑:

“习惯了,妈妈。这样穿……更自在。而且,”她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要不是机场安检绝对过不了,我其实还想把我的配枪也带上呢。总觉得……有点不习惯身边没枪。”

这句话让乌鲁鲁和奥蕾莉亚都默然了。

他们从女儿半开玩笑的话语中,听出了她已经悄然改变的思维方式和身处乱世的不安全感。

眼前的索菲亚,不再是那个需要他们保护的小女孩,而是一个已经拿起武器、准备迎接风暴的年轻战士了。

机场外,利雅得的阳光依旧耀眼。

一家三口,以一种奇特而略带疏离的方式,完成了时隔十五年的重逢。

未来的几天,对于乌鲁鲁而言,将是与他既熟悉又陌生的女儿重新建立连接的珍贵机会,也是直面过往、审视现在与未来的特殊时期。

而沙漠深处的训练基地里,残酷的淘汰与锤炼仍在继续,等待着所有人的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