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俞立文忙前忙后的身影,俞醉站在一旁,心情格外放松。
毕竟有这么一位能干的村长在,所有事情都在有条不紊地推进着,她似乎只需充当一根定海神针,及时提供资金支持就行了。
再将目光投向万寒安,只见她此刻也在俞立文身旁,手里拿着一本笔记本,正全神贯注地记录着什么。
很明显,她是在通过观察俞立文与村民的交流,学习如何更好地了解村民的情况。
还真的是够负责的啊!
很快,俞立文也察觉到了万寒安的举动,便趁着空隙向她讲解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项,两人交谈甚欢。
然而,此时村民们的讨论声却越来越大。
“什么苗啊?要好几百!”
“如果我要种的多一些,岂不是就要好几万。”
“如果苗长不好呢?”
“得好几年才长成呢!谁知道到时候俞醉还收不收呢!”
“如果是……怎么办?”
“……”
很显然,俞立文刚刚提到的树苗价格引起了村民们的强烈震动。
树苗价格如此之高,让他们不禁对俞醉的居心产生了怀疑。
毕竟,若是大批量售卖果树苗,俞醉似乎确实能够从中狠狠赚上一笔。
如果树苗不好,他们岂不是被骗了。
听到这些质疑声,俞立文的眼皮忍不住跳了跳,随即提高音量,厉声道:“嫌贵不买就是了,人家这是自愿原则,又没强迫你们,去去去,要买就买,不买就算了,省得还麻烦呢!”
实际上,如果不是深知俞醉是俞记杂货铺的老板,拥有雄厚的实力,他自己心里恐怕也会犯嘀咕。
毕竟这套路,的确像是骗子的伎俩。
村民们看着俞立文严肃的神色,又偷偷地瞄了一眼俞醉,一时间没敢再多说什么。
这时,倒是有一人壮着胆子开口问道:“村长,你刚刚说也有成苗,成苗多少钱呢?”
“梨树是3000,桃树是5000。”俞立文回答道。
“包活吗?”一位村民一边问,一边将目光投向俞醉。
俞醉听到后,毫不犹豫地点点头,肯定地说道:“包活。”
她心里想着,系统出品的果树,质量应该有保障,没那么容易出问题。
如果活不了,她也可以赔。
她很清楚,五千元对于村民来说意味着什么。
所以她才没有加价的。
她是真心希望带动整个村庄的发展,顺便为自己寻找到一批更加“合理”的供应商。
“那你种的是成苗还是幼苗?”又有人问道。
“成苗。”俞醉简洁地回道。
“那今年不买,明年你还卖吗?”
“卖!”俞醉认真地回答道。
实际上,俞醉心里清楚,今年愿意跟着她下场种植的人可能不会太多,毕竟前期投入实在太大了。
但她相信,明年的情况就会截然不同。
到时候她种植的果树和茶树都会迎来收获,大家看到实实在在的成果后,愿意跟随种植的人肯定不会少。至于种植的人增多,她一点都不担心。
毕竟一个多月的时间,俞记杂货铺就已经在市场上占据了一席之地,等到明年,俞记杂货铺上线满一年,市场份额只会进一步扩大。
到那个时候,只怕三水村种植的这些产品,都远远不够供应市场需求。
因此,俞醉回答的时候,底气十足,心里一点都不虚。
从俞醉这里得到一些确切的答复后,不少村民心里确实安稳了许多。
这样一来,他们觉得可以先观察俞醉的种植情况,再做决定也不迟。
紧接着,村民们又纷纷围着俞立文,询问其他方面的情况。
尤其是关于俞醉是否真的有实力消化他们种植的茶叶和水果。
“俞醉公司的资质,我们已经审查过了,她有这个能力,早上镇长都亲自到我们村来了,他就是为了俞醉的事来的,你们说她有没有实力。”俞立文并没有直接提及俞醉的俞记杂货铺。
毕竟俞醉没有主动公开,那么他也不会擅自说出来。
当然,如果村民们自己发现了,那就另当别论了。
经俞立文这么一提醒,村民们这才想起了镇长李宏霖。
他们也是第一次看到呢!
就这样,村民们问了好一会儿,这才慢慢地散去。
这些村民中,大部分是年纪比较大的,或者是需要照顾孩子的。
他们散开之后,有的跑去茶厂,有的则去山上,想要凑凑热闹,看看后续的进展。
等村民们都离开后,俞立文这才转过头,看向身旁的俞醉,将刚刚登记好的笔记递到了俞醉面前。
“有一部分报名承包了,有一部分打算自己栽种。”俞立文简单地汇报着情况。
“还有人愿意栽种啊?”俞醉有些惊喜地问道。
她没想到,还有这么多人这么快就下定决心了。
“当然有,要成树的都有不少呢!”俞立文说着,脸上洋溢着笑容,“我就准备买成树。”
既然知道俞醉的实力,又有这么好的机会摆在眼前,俞立文自然不想错过。
他心里想着,再多的钱也不会嫌多,前期投入虽然大了些,但凭借自己这些年的积蓄,还是能够支撑得住的。
而且如果买成树的话,说不定明年就能结果,到时候肯定能赚回不少本钱。
想着,俞立文整个人都有些期待。
刚刚不少村民看到俞立文也有购买成树的打算,便纷纷跟风。
“那我下单的时候,会加上你登记的这些。”俞醉说道。
到目前为止,她这次回乡的目的已经完成了大半,心里很是欣慰。
“那钱呢?什么时候收?”俞立文问道。
“现场吧!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俞醉干脆利落地说道,“可以让他们先看先选。”
“嗯。”俞立文应了一声。
这一刻,他的心中竟然也涌起了一丝期待,期待着即将到来的果树种植,也期待着村子未来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