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刘秧拿起笔,在笔记本上快速记录,笔尖划过纸张的声音在寂静的审讯室里格外清晰。“那虚报预算呢?环泉大桥加固项目,宏远的报价比市场价高一千万,这里面有多少是赵立冬授意的?”

提到环泉大桥,陈宇的脸色更白了。他想起招标前赵立冬找他的场景,赵立冬坐在沙发上,手里把玩着一枚玉扳指,语气平淡却带着不容抗拒的威严:“让宏远把报价抬高一千万,其中三百万走‘技术咨询费’到京海创景,剩下的七百万,你跟王康年对接,让他分成几笔,打到老陈的账户上。” 当时他还问过 “会不会被查”,赵立冬只是冷笑一声:“招标办的人我打过招呼了,谁敢多问?”

“是…… 是赵立冬让报的高价。” 陈宇的手指抠着桌板边缘,指甲缝里都泛了白,“他说‘项目是我抓的,多拨点款很正常’,还让我跟招标办的李主任打招呼,把其他公司的标底透露给宏远。那三百万咨询费,其实是给赵立冬的‘好处费’,后来老陈把钱取出来,藏到了郊区的仓库里。”

刘秧把老陈供述的仓库地址和金额写在纸上,推到陈宇面前:“你看看,是不是这里?金额对不对?”

陈宇扫了一眼,立刻点头:“对,就是北关区的粮库,三百万现金,还有几根金条,都是老陈去取的。”

与此同时,指挥中心的大屏幕上,正实时播放着赵立冬的动向。负责监视的侦查员小张盯着屏幕,手指飞快地在键盘上记录:“上午 9 点 15 分,赵立冬从市府家属院出来,坐出租车前往建行京海分行;9 点 40 分,进入银行 VIp 室,停留 23 分钟后离开,手里多了一个黑色公文包;10 点 10 分,前往城西的‘观澜国际’小区,进入一栋别墅,至今未出。”

林纾站在屏幕前,眉头拧得紧紧的。他看着赵立冬从银行出来时的画面 —— 赵立冬穿着一件深色风衣,戴着墨镜和口罩,走路时频频回头,眼神里满是警惕。以往他出门都是老陈开车,这次却特意打出租车,还换了平时不常去的银行,显然是察觉到了不对劲。

“他在转移资产。” 林纾的声音带着一丝冷意,“让银行那边查一下,赵立冬刚才在 VIp 室办了什么业务,有没有转账或者提取现金。另外,查一下‘观澜国际’那栋别墅的业主是谁,是不是他的亲属或者亲信。”

没过多久,银行那边传来消息:赵立冬刚才办理了大额转账,把名下三个账户里的共 800 万人民币,转到了一个名为 “吴芳” 的账户上,还提取了 50 万现金。而 “观澜国际” 的别墅业主,正是赵立冬的远房表妹吴芳 —— 之前调查时,专案组以为吴芳只是普通亲属,没想到她也是赵立冬藏匿资产的 “白手套”。

“看来他要跑。” 林纾的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大脑飞速运转。赵立冬频繁更换住所、转移资金,很可能是在为潜逃做准备。如果不尽快采取行动,等他销毁证据或者逃出境外,再想抓他就难了。

他立刻走到保密通讯器前,按下红色按钮,接通了省纪委专案组领导的电话。“领导,我是林纾。目前案件取得重大突破,陈宇已经交代了赵立冬通过妻弟洗钱、指使虚报预算的细节,与笔记本记录和老陈供述完全吻合,证据链已经完整。”

林纾顿了顿,语气变得更加凝重:“另外,我们发现赵立冬最近行动异常,频繁更换住所,今天上午还转移了 850 万资产到亲属账户,很可能在准备潜逃。我请求立即对赵立冬采取强制措施,避免他销毁证据或逃跑!”

电话那头沉默了片刻,随即传来领导沉稳的声音:“林纾同志,经研究决定,批准你的请求。立即启动‘惊雷二号’行动,对赵立冬实施拘留审查,同时查封他名下所有资产,冻结相关账户。注意安全,务必确保人赃并获!”

“是!保证完成任务!” 林纾挂了电话,转身对着指挥中心的组员们,眼神锐利如刀,“全体注意,启动‘惊雷二号’行动!第一组,立即前往‘观澜国际’小区,控制赵立冬;第二组,查封赵立冬名下所有房产、车辆,冻结银行账户;第三组,前往吴芳家中,追回转移的 800 万资产;技术科,实时监控赵立冬的通讯设备,防止他与外界联系!”

命令下达后,各组迅速行动。林纾抓起外套,快步走向门口,心里却没有丝毫放松。

深夜十一点的京海市,笼罩在浓稠的夜色里。

“各组报告状态。” 林纾按下对讲机,声音压得很低,却带着穿透夜色的穿透力。耳机里立刻传来此起彼伏的回应,监控组组长老周的声音最先响起,带着一丝抑制不住的紧张:“林队,监控组已在赵立冬家对面写字楼就位,热成像显示目标在二楼书房,未外出,窗帘拉严,隐约有灯光。”

“搜查组待命。” 林纾的目光落在屏幕上实时传输的画面 —— 赵立冬家所在的 “京海壹号” 别墅区,巡逻保安的手电光在绿植间晃动,抓捕组的三辆黑色越野车停在小区外三百米的隐蔽路口,车身蒙着防反光的哑光膜,像三块沉默的黑石。

“行动开始。” 凌晨零点整,林纾按下计时器,指尖因为用力而泛白。他看着屏幕上的时间一秒秒跳动,心脏跟着 “咚咚” 狂跳 —— 这是最后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绝不能出任何差错。

搜查组组长老郑带着四名队员,穿着深色作战服,贴着市府大楼的墙根快速移动。大楼保安室的值班人员早已被提前控制,走廊里只有应急灯的绿光,映得他们的影子在地面上拉长又缩短。老郑掏出特制的磁卡,刷开赵立冬办公室的门,“咔嗒” 一声轻响在寂静的走廊里格外刺耳。

办公室里弥漫着淡淡的檀香,是赵立冬常年用的沉香木熏香。书架上摆满了精装的古籍和荣誉证书,最显眼的位置放着一座 “优秀领导干部” 的水晶奖杯,灯光下折射出冰冷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