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曹操请登基,皇帝我不当了 > 第368章 凌烟阁,天下心中的汉室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68章 凌烟阁,天下心中的汉室

江东。

孙权身穿白色丧服,脸上却难掩笑容,周瑜死了!

周瑜死了!

周瑜终于死了!

这江东兵权彻底落入手中。

张昭投降了刘协,这江东政权已经落入孙权手中,周瑜一死,这军权也回到手中。

他孙权今天终于成了真正意义上的江东之主。

政权,军权全握在手中。

端起桌子上的酒猛然灌了一口,孙权嘴角上扬,“现在江东上下都听我的了!”

“等我拿了曹操,刘协你的皇帝之位,我也要坐一下!”

想到这里,孙权的心情大好。

就在这时,敲门声响起。

咚咚咚!

孙权一愣,眉头微微一皱,压下喜悦,旋即装出悲伤的表情。

周瑜死了,江东上下都看着自己呢,不能在这个时候犯错。

他声音嘶哑道,“进……进来!

大门打开。

鲁肃满脸焦急,看着孙权一脸悲伤的模样,他心中也有触动。

只是此时不是悲伤的时候,“主公,刘协和曹操对我们出手了!”

“许昌传来消息,曹操建立铜雀台,曹操对天下宣称要灭孙刘联盟,以铜雀台立志。”

“而刘协派来使者祖弼,宣读圣旨,成立凌烟阁,意图收拢天下人心!”

“铜雀台?凌烟阁?”孙权有些懵,他不知道这两个东西是干什么的。

“铜雀台,是曹操做给百官看的,我观其野心在膨胀。”鲁肃也是皱着眉头,“可眼下最主要是凌烟阁,就是祖弼在周瑜灵堂上的宣读。”

鲁肃把祖弼在的周瑜灵堂上的表现尽数告知。

包括各路使者去找祖弼的事情。

“刘协收了周瑜进凌烟阁!!!”孙权的酒顿时醒了大半,他不是笨蛋。

立马意识到这凌烟阁的作用。

这天下的虽然诸侯纷争,但天下还是汉室的。

这么长时间的争斗,让天下很多人开始厌烦,他们不由得思考当初汉室的安定。

刘协整出来这么一手,明显是对付天下官员,想要收拢他们的人心。

特别是第一个人,进入的还是周瑜。

天下谁人不知,孙权素来与徐州不和,刘协都能包容周瑜,自然能包容天下。

孙权死死攥着手中的酒杯,抬头看向鲁肃,“我们能不能也弄出来凌烟阁?给江东群臣看看!”

鲁肃摇摇头,脸上满是苦笑。

孙权也反应过来,这凌烟阁,还真就刘协一人能设立。

刘协这个皇帝虽然无法号令天下群雄,可他的名头依旧是皇帝。

“主公!”鲁肃说道,“我们此时应该对刘协表示感谢,同时厚待周瑜之子,这样就能消除凌烟阁的影响!”

孙权点点头,虽然他对周瑜有很多怨言。

但周瑜的儿子对自己毫无威胁,厚待也是应当的,也是给天下群臣看看的。

他微微抬头,“那曹操铜雀台怎么回事?”

“主公!”鲁肃说道,“君王才能铸建高台,曹操此时弄出来铜雀台,意图不明!”

“虽然对外宣称是明志,替汉室征战天下!”

“但也从中透露出来,曹操的野心在膨胀,如今曹操跟刘协的关系,就像我们跟刘备的关系!”

“哼!”孙权冷笑,“曹操现在应该后悔放刘协出来了。”

……

许昌!

周瑜丧礼已经结束三日。

“凌烟阁!!!”曹操听完使者汇报,脸色大变。

他没想到刘协竟然弄出来这等东西。

曹操弄出来铜雀台,其心情复杂,他此时已经北方霸主,需要天下人记住自己的功绩,让天下关注。

唯有铸就高台,才能受到天下关注。

而现在凌烟阁,只有一个人,那就是周瑜。

具体名单还没有出来,至于为什么是周瑜,这明显是为了收拢天下人心。

连曹操都不由得感叹,“好手段,我费劲铸就铜雀台!”

“可是陛下只需要一个凌烟阁,就完胜我的铜雀台!”

曹操顿时对刘协再次心生佩服,能想出凌烟阁这个方法的人,绝对是个人才。

他攥着手里的酒杯,望着徐州的方向,“陛下,不知道我曹操能否入这凌烟阁?”

曹操虽然知道,这凌烟阁是刘协收拢天下人心的手段。

可他依旧心动,没办法,权力他曹操有了,可名声他还需要。

“丞相!”一名侍从,走入大殿,直接跪在地上,从怀中掏出一封信,“荀彧,荀大人递交辞呈!”

咣当!

曹操手中的酒杯掉落。

他脸色阴寒,声音有些颤抖,“你再说一遍!”

“荀……荀……彧大人递交……辞呈。”侍从浑身颤抖。

曹操一把夺过新建信件,脸色阴沉,只是看到信上的信息,脸色变得更加难看。

手里紧紧攥着,“凌烟阁!!”

他双手背与身后,对着侍从说道,“你去告诉荀彧,明日我亲自见他!”

“就算是辞呈,也不在乎这一晚上不是吗?”

侍从立马松了一口气,他清晰的感觉到曹操刚才在暴怒。

曹操知道荀彧为什么这么做,“荀彧,这些年你心中始终装着的是汉吗?”

“难道就没有我吗?”

曹操坐了下来,给自己倒上一杯酒。

他心中笑骂自己,早该猜到,这凌烟阁一出,反应最大的应该就是这位帮助自己打下北方的老臣。

荀彧。

荀彧不同别人,他同样在的曹操弱小的时候投靠曹操,跟着曹操一路走到今天。

天下最让自己放心的两个人,一个是郭嘉,只不过郭嘉已经死了。

而第二个人,就是荀彧,可曹操知道荀彧心中始终装着大汉。

他望着大殿外的黑夜,“荀彧,你忠于大汉,却陪我走到现在!”

“却不愿意陪我走到最后吗?”

曹操猛然灌了一口烈酒。

辛辣的感觉让他清醒了不少。

荀彧心中有汉,那他曹操算什么?

曹操此时最纠结的,就是要不要放荀彧离开。

若是放荀彧离开,曹操并不放心,毕竟荀彧位高权重,知道太多了。

唯有荀彧死了,或者留在许昌,曹操才能安心。

可若是不放荀彧离开,必然要和荀彧决裂,这是曹操不愿意看到。

曹操一时之间竟然拿不了主意,“看来要和荀彧好好谈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