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双流机场出口处,围着一群媒体记者和歌迷。
见到蒙面人,惊喜高呼“钟震宇”,蜂拥而上。钟志远混在工作人员当中,大摇大摆登上大巴,轻轻巧巧住进了位于水碾河的成都饭店。
成都饭店是现时成都最好的饭店,去年才开业,是成都市政府招待所,远看像一张挂满的风帆。属当下的城市地标建筑,在这里吃上一顿饭好吹嘘一个月。2012年被爆破拆除了。
到了成都,回到杨柳青家乡。
杨柳青免不了请客,尽一下地主之谊。
钟志远没敢再和杨柳青她们一起出门,约好在人民南路广场毛主席雕像下汇合。
他一个人坐黄包车先出发了。
哪里的黄包车夫好像都挺健谈,见钟志远是外地人,热情地给他介绍。
“人民南路广场在盐市口,盐市口是成都最热闹的地方!百货大楼、人民商场、红旗商场全在那里。还有好多美食,三友凉粉、赖汤圆、谭豆花、金玉轩醪糟……”黄包车夫如数家珍,说到美食,口水快要流下来了。
“玉林路呢?”钟志远问。
“玉林路?”黄包车夫顿住了,回头看了他一眼,肯定地说:“没得玉林路,你搞错了,只有玉林小区,没得玉林路,那边以前是农田,成都人吃的菜都是从那里种出来的。后来成都无线电一厂,310所,这些大厂在那里建了许多职工宿舍,但是,没得你说的玉林路。”
难不成被赵雷的《成都》唱火的玉林路,现在还是乡下?
“那宽窄巷热闹吗?”钟志远再问。
“宽巷子和窄巷子?土墙、?瓦房,破破烂烂的,热闹个锤子!”黄包车夫粗鲁又不屑地说,“有文化人说那里许多是清朝时候留下来的房子,很值钱。”他回过头来,朝钟志远笑了下,“格老子不相信,破破烂烂的,风一吹就倒了,龟儿子就是个哈儿!”?
钟志远不说话,未来宽窄巷的发展会大大地打这个黄包车夫的嘴巴子。
路过茶室,没怎么看到打麻将的人。
人常说,飞机一到双流机场上空,就听到满城的麻将声。
他好奇地问黄包车夫。
黄包车夫回头笑问:“官哥喜欢赌博啊?”
“不,我问的是打麻将。”
黄包车夫伏着腰用力登车,很笃定地说:“打麻将不来点钱,哪个还打?”
他说直到去年,成都是禁止打麻将的,人们只能晚上关起门偷偷打。今年开禁了,但打的人不多,怕政策有变。
钟志远好生感叹,1985年的成都与未来很不一样。
来到人民南路广场,钟志远多给了黄包车夫五块钱,黄包车夫高兴地连连道谢:“多谢了,官老哥!”轻快地跳上车,骑在车座上,“耍好,喝好!”挥手蹬车开心地骑走了。
人民南路广场,就是后来的天府广场。
不过,现在没有太阳神鸟和喷泉,建筑也少。只有万岁馆——未来的科技馆,显得格外宏伟,高台上矗立着一尊高大的毛泽东雕像,供人景仰。
钟志远转了转,黄包车夫说的百货大楼,大概是后来的天府红,现在只是三层楼的建筑。人民商场占地面积很大,平房,有八个栅区,每区卖的东西不一样,日用百货、文教用品、五金电料、手工业品、土特产品、成衣古玩等,挺方便顾客选购。还有公共食堂、咖啡厅、茶馆、曲艺场、以及邮亭、公用电话等。
这算是成都最洋盘的商场,看位置,是后来的茂业百货所在地。
钟志远逛了逛,黄包车说这是成都最繁华的地方,但他没看到高楼大夏。
八十年代的成都真小,当初听越雷的《成都》,歌词说“在那个烟雨的小城里”,他还觉得怪怪的,成都怎么能算“小城”?这歌词,放在八十年代就恰当了。
过好一会儿,杨柳青带着胡梅梅、丁玲玲坐出租车来了。
女人出个门是真慢,钟志远心想。
“请我们吃什么?火锅?”钟志远问杨柳青。
“火锅?”杨柳青疑惑地问。
一个成都人被问到火锅,一脸的蒙,很是奇怪。
“怎么?火锅很贵吗?”钟志远调侃道。
“火锅听说过,没吃过。”杨柳青说。
“不会吧?”钟志远这回是真惊掉下巴了。
人说,一进成都,呼吸的空气里都是火锅的味道。
钟志远2014年成都、重庆游的时候,亲眼见到满街的火锅店,满大街都坐满吃火锅的人,空气里真的充满火锅的烟火味。
现在想来,确实没闻到那股浓郁的火锅香。
八十年代,成都没有火锅?!
钟志远不信,说去找火锅店。
杨柳青无奈,就陪他在街上找。
结果,被问的店家,都摇头,“没得,不晓得。”
街上转来转去,有某某烧菜馆,黄包车夫说的点心店,就是看不到火锅店。问来问去,得到的答复还是“没得,不晓得”。
就在钟志远感到失望的时候,在犄角旮旯里发现了一家小小门面的火锅店。
“那不是火锅店吗?”钟志远一指,走了过去。
进店看,三张桌子,桌子上摆着的是北方的烧碳铜火锅,带烟筒的那种,不是他熟悉的鸳鸯锅。
问老板有什么可涮的食材,老板很拽地说:“肉片、腰片、香肠、鸭血,样样都有!”
“肥牛片、羊肉片、黄喉、毛肚、虾滑都有吧?”钟志远问,吃火锅,这些是必点的。
“那些~没得哦。”老板一听就怂了,惊讶地看着钟志远,“虾滑都没得听说过嘞。”
得,钟志远心想,这火锅也没什么吃头。
他朝杨柳青她们一摆头,“三友凉粉、赖汤圆、谭豆花,走起!”
钟志远学说四川话,让杨柳青很是觉得好笑。
这顿饭,没吃火锅,也没去烧菜馆,在钟志远的坚持下,就在老字号里吃小吃。
吃过饭,杨柳青和他们告别。
钟志远带着胡梅梅和丁玲玲继续在街上逛,带她们去有表演的茶室喝茶,看川剧。
瞬间变换的面皮,一两米长的火焰,第一次看到“变脸”的胡梅梅和丁玲玲两眼放光,惊叫连连,大开眼界。
钟志远则感叹,1985年的成都,差了点烟火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