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林云也是个聪明人,他心思敏捷,一点就通。

在听到大王的话后,他立刻意识到其中的深意,并迅速开始深入思考这件事情的各种可能性。

这一思考,让他发现其中确实存在着巨大的可能性。

郑家目前正面临着严峻的战事,为了应对前线的压力,他们不得不从南方的各个基地抽调大量的守军。

然而,这样做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海上的压力,但却导致了这些沿海基地的守备力量变得异常薄弱。

尤其是郑家的本家,其守备力量可能更是被抽调了大半。

想到这里,林云的心中涌起了一丝兴奋。

他连忙说道:“大王,根据我们所掌握的情报,郑家在沿海地区设有四个基地,然而,如今这四个基地的兵力都已经被抽调走了大半,如果我们能够抓住这个机会……”。

他的话还未说完,秦思源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了一抹笑容。

但他并没有顺着林云的话继续说下去,而是突然话锋一转,问道:“本王之前交代给你们收集海船船匠的事情,进展如何了?”。

林云被这突如其来的问题打断,略微一怔,但他很快回过神来,回答道:“回大王,我等已经成功招募了五百余户海船匠户,不过,目前他们尚无法独立制造大型鸟船”。

一旁的周立民见状,赶忙插话道:“回大王,林局长所言不假,这些匠户虽然技艺娴熟,但要制造大型鸟船,还需要一些时间和经验的积累”。

“南方海运发达,我们已经占领了南方的精华地带江南,但是你们才弄到这点船匠,那么剩余的船匠去了哪里?”秦思源面带微笑地问道。

林云和周立民对视一眼,心领神会。

林云连忙说道:“大王的意思是说船匠都被郑家弄走了?”。

秦思源微微点头,接着说道:“不仅是郑家,还有福建水师,沿海那么多船匠,想必都被这两家给收拢了,你们说,我们应该如何应对这种情况呢?”。

林云想也不想,脱口而出:“把他们抢过来!”。

“哈哈,好!”,秦思源猛地一拍桌子,站起身来,眼中闪过一丝兴奋,“海上是我们夏国的另一个重要战略之地,海军的发展对我们来说至关重要”。

“要想发展强大的海军,就需要大量的船匠。如今船匠被他们收拢,他们无疑就是我们最大的敌人!”。

秦思源的话语如同一把火炬,点燃了林云和周立民心中的斗志。

两人齐声说道:“请大王下令!”,然后一同起身,拱手听命,等待着秦思源的指示。

“从南京城抽调两千禁卫军,再从松江府抽调三千人,合计五千直扑郑芝龙在晋江县的府邸,一举将他的后路给抄了!”,秦思源目光如炬,果断地下达命令。

林云闻令,立即上前一步,躬身施礼道:“臣遵命!臣愿亲自率领这五千人马,星夜兼程,务必一举拿下郑芝龙的府邸,绝不让他有丝毫逃脱的机会!”。

秦思源略作思考,点头道:“如此甚好,不过,此次行动的目的并非赶尽杀绝,而是要将郑家的财富、船匠等重要资源全部带回来”。

“至于郑家人嘛,只要他们不做无谓的抵抗,就不必过多杀伤”。

他的这番话,说得甚是明白,此次行动的重点在于夺取郑家的财富和技术人才,而非单纯地消灭郑芝龙及其家族。

毕竟,郑家在海上贸易中拥有着巨大的财富和众多技艺精湛的船匠,这些都是秦思源所急需的资源。

然而,要在突袭成功的同时,还能安全地将如此众多的财富和人员带回,并非易事。

秦思源深知其中的困难,所以才特别强调不要过度杀伤郑家人,以免激起他们的拼死反抗。

事实上,这也是一种无奈之举,虽然几千人的突袭行动看似简单,但要在短时间内完成任务并安全撤离,难度极大。

而且,如果大量杀伤郑家人,很可能会逼得郑芝龙狗急跳墙,不顾一切地反击。

那样一来,不仅禁卫军会遭受重大损失,整个行动也可能会得不偿失。

毕竟,郑家同样拥有火枪、大炮等先进武器,若是郑芝龙发疯似的死咬不放,在陆地上几千禁卫军恐怕也难以招架。

所以,秦思源的决策既是出于对实际情况的考虑,也是为了确保行动的最终成功。

当然,如果一到地方就干掉了郑芝龙那就另当别论,只要干掉了这个大头领,说不定还可以直接拿下泉州,在那里打下一个据点。

林云恭敬地向秦思源行了个礼,然后说道:“臣一定会全力以赴,马上就调动情报局在郑芝龙方面的所有暗线力量,务必一举将郑芝龙铲除,夺取郑家的全部财产和势力”。

秦思源听后,沉默片刻,若有所思地问道:“那么,广州九大行目前的状况如何呢?”。

林云略微迟疑了一下,回答道:“九大行那边最近似乎有些内部矛盾,有些人对于归附我大夏可能持有不同的观点”。

秦思源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淡淡的笑容,说道:“呵呵,那就不必在意他们。等我们的大军打到广州,一切自然自会平息”。

然而,在他内心深处,却不禁涌起一阵冷笑。

这些人真是利欲熏心,早在之前,就有情报传来,九大行内部已经开始出现分裂的迹象。

有些东家眼见郑家势力日渐衰落,便觉得自己又有了可乘之机,或许心中已经生出了一些别样的念头,甚至敢于公然违抗夏国这边的命令!

有些时候秦思源都觉得这些人脑子有点问题,夏国已经表现出势不可挡的威势,为什么这些人还有这种小心思?

就像江南的这些大小世家地主一样,明明知道他们即使联合起来也斗不过夏国,为什么还敢和夏国讨价还价。

难道是自己给了他们好说话的错觉,还是他们觉得自己是这个时代的精英,夏国还需要他们,因而不敢对他们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