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从凌晨三点开始,一直到早上八点,警长一直都在处理枪击案件。

现场的每一个细节他都不放过,仔细勘察弹痕、收集证据,和警员们反复讨论案件的各种可能性。

他的眼睛里布满了血丝,但神情却依旧坚毅,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找到凶手的线索。

回到警署,警长和下属简单吃了个早餐,他对下属说:“大家休息一会,等会接着调查。”

下属们虽然疲惫,但听到警长的话,还是纷纷点头,各自找地方小憩。

说完,他回到自己办公室也准备补觉。

办公室里堆满了文件和案件资料,他一屁股坐在椅子上,靠在椅背上,刚闭上眼睛,脑海里却还是不断浮现出枪击案现场的画面。

警长并不知道,在杨开的邀请下,江岛大小媒体和报社都来到别墅对杨开进行采访,更是对现场拍照。

别墅里热闹非凡,杨开坐在客厅的沙发上,对着一众记者侃侃而谈,绘声绘色地描述着昨晚他所经历的恐怖场景。

“当时我正在睡觉,突然一阵枪声把我惊醒,我以为自己要死了。”杨开说着,还故意做出一副惊恐的表情。

记者们纷纷举起相机拍照,闪光灯此起彼伏。

一名记者问道:“杨先生,您觉得会是谁想要害您呢?”

杨开无奈地摇摇头:“我也不清楚,我在江岛一直奉公守法做生意。”

采访结束后,所有人都匆匆离开了,他们准备临时加版,抢头版新闻。

编辑们在报社里忙得不可开交,为了吸引读者的眼球,他们绞尽脑汁地想标题。

所以今天的新闻报纸比平时晚了一两个小时。

等市民拿到报纸时,才发现,以今日时报、江岛报业、江岛新闻等大型报社为首的报社都大篇幅报道了杨开所在别墅受到枪击的事件。

题目更是一个比一个吸睛,“江岛某豪华住宅发生枪击事件”

“惊闻某豪华小区发生枪击事件”

“江岛着名企业家受到枪击”等,然后就是详细描述整个事件,还有对杨开的采访。

江岛电视台也在各个新闻时段滚动播出这一事件,将现场的画面展示给观众。

破碎的玻璃、墙壁上的弹孔、杨开惊恐的表情,都通过电视屏幕呈现在市民们眼前。

杨开脸色苍白,模样狼狈地对着镜头说:“我所在的小区在江岛来说也算高档小区,整个小区环境和保卫工作都挺不错的。

我说这些并不是向大家炫耀,我想说的是,我居住在这种相对安全的环境下都能受到枪击,要不是有保镖拼命守护,恐怕我也是凶多吉少。

同样的事情如果发生在普通市民身上呢?他们用什么来保护自己?江岛社会治安有没有人管?

为什么会有枪支出现在不法分子手中?这些枪支是怎么流通到市面上的?

作为一名遵纪守法的江岛市民,作为一名还算成功的商人,我每年向江岛政府缴纳上千万税收,江岛老百姓更是纳税人,我们所缴纳的税收如果连最基本的安全都保障不了,那江岛市民为什么还要缴纳,还不如用这些钱来请保镖。

说实话,我非常气愤,我和我家人的安全受到威胁,从我们报警到警署人员赶来,足足用了一个小时,我对此保留意见……”

杨开又说了一些自己的不满才结束采访。

然后镜头转换,记者看着坐在一旁五十多岁文质彬彬的男子对观众做介绍:“这位是某某方面的专家李一民教授。”

李一民对着镜头打招呼。

记者说:“李教授,刚才的事件您也看了,杨先生的话您也听到了,对此您有什么看法?”

李一民推了推眼镜,认真地说:“杨先生的遭遇确实让人感到痛心和气愤。从他的话中可以看出,江岛的社会治安确实存在一些问题。

高档小区都出现这样的枪击事件,说明我们的安全防范体系可能存在漏洞。

关于枪支流通过程,这是一个非常严肃的问题,枪支的非法流通不仅危害社会治安,还会对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巨大威胁。

政府相关部门应该加强对枪支的管控,彻查枪支的来源和流通渠道。”

记者接着问:“那对于杨先生提到的税收和警署出警时间的问题,您怎么看?”

李一民思考了一下,说:“税收是维持社会正常运转的重要保障,纳税人缴纳税收是为了换取更好的公共服务,包括安全保障。

如果税收不能保障市民的基本安全,确实会让纳税人感到失望。

至于警署出警时间过长的问题,这可能涉及到警力调配、交通状况等多方面因素。

但无论如何,提高出警效率,保障市民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及时得到帮助,是警署需要重视和改进的地方。”

采访结束后,这段视频在江岛电视台播出,引起了市民们的广泛关注和讨论。

警长刚闭上眼睛,一阵急促的电话声响起,他顺手接过,话筒中传来怒斥声:“王锴你现在干什么呢?”

王锴听到是自己上司督察的声音,连忙站起来恭敬地说:“督察,我在处理公务。”

督察愤怒的声音再次传来:“处理公务?那你有没有看今天的报纸还有早间新闻?”

王锴在办公桌上找了找,发现没有报纸,这才说:“督察,今天的报纸还没送到。”

督察听到这话,更加气愤了,说:“你现在立刻马上去看早间新闻,如果错过了,就找报纸,看完后马上给我回复。”

王锴挂了电话,心里一阵忐忑。

他赶紧打开办公室的电视,调到江岛电视台,还好,早间新闻还在重播关于杨开枪击案的报道。

屏幕上,杨开脸色苍白,模样狼狈地对着镜头诉说着自己的不满:“我居住在这种相对安全的环境下都能受到枪击,同样的事情如果发生在普通市民身上呢?

我们缴纳的税收如果连最基本的安全都保障不了,那还不如用这些钱来请保镖。从我们报警到警署出警,足足用了一个小时,我对此保留意见……”

接着,镜头切换到专家李一民教授和记者的问答环节。

李一民教授呼吁政府加强对枪支流通过程的管控,同时也指出警署出警效率需要提高。

看完新闻,王锴的脸色变得十分难看。

他知道这件事闹大了,媒体和市民的关注给警署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他赶紧拿起电话,给督察回拨过去。

“督察,我看完新闻了。”王锴的声音有些紧张。

督察在电话那头严肃地说:“王锴,你看看你们办的这是什么事!现在整个江岛都在关注这起案件,市民们对我们警署的工作非常不满。

你必须尽快破案,给市民一个交代,同时也要反思出警时间过长的问题。”

王锴连忙说道:“督察,我们一直在努力调查,目前已经有了一些线索。

对于出警时间的问题,我们会尽快查找原因,进行整改。”

挂了电话,王锴立刻召集下属开会。

他把报纸扔在桌子上,严肃地说:“现在媒体和市民都在盯着我们,我们必须尽快破案,给大家一个满意的答复。

同时,我们要对出警流程进行重新梳理,提高工作效率。”

“大家说一说现在掌握的情况,讨论一下接下来怎么办。”

一位警员站起来,说:“长官,根据我们初步侦查判断,犯罪分子使用的枪械应该是走私进来的,江岛社团多,稍微有些背景的都会藏枪械,具体是谁流出来的,没有线索。”

另一位警员接着说:“上官,根据杨开的口供,目前只有香先生有嫌疑,但我们也询问了香先生,根据他的口供没法证明和这件事有关系。”

又有警员提出:“上官,我们应该私下调查一下杨开的企业和活动范围以及相关合作人员,看看能不能从中找出线索。”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各抒己见,根据自己的专业给出有效建议。

有人提议对案发地周边的监控进行全面排查,看看能不能发现可疑车辆和人员;

还有人建议对江岛的枪械走私渠道进行深入调查,从源头寻找线索。

王锴听后点头,说:“现在这件事情在报社和电视台都有报道,相信在民间议论很多,上面压力很大。

我们不能再拖了,必须加快调查进度。

这样,分成几个小组,一组去调查杨开的企业和人际关系,一组去排查案发地周边的监控,一组继续深入调查枪支流通过程。

大家有信心完成任务吗?”

“有!”下属们齐声回答,声音坚定而有力。

会议结束后,各个小组迅速行动起来。

调查杨开企业的小组来到杨开的公司,与他的员工进行交谈,了解公司的业务情况和近期的动态。

排查监控的小组坐在电脑前,一帧一帧地查看案发地周边的监控视频,眼睛都不敢眨一下。

调查枪支流通过程的小组则四处走访,与线人接触,试图找到枪械走私的线索。

然而,几天过去了,各个小组都没有取得实质性的进展。

王锴的压力越来越大,他每天都在办公室里焦急地等待着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