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六岁儿童一次杀了40个匈奴人 > 第15章 我不在长安,长安到处是我的传说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5章 我不在长安,长安到处是我的传说

赵芃身边有一批大秦最好的绣娘和裁剪缝纫女工。

虽然纺织中心留在了巩邑,并没有和赵芃一起迁到西海城来,但是赵芃通过裁剪和制作最新款式的服装、发布《秦风》这本独一无二的大秦时尚杂志,依旧影响整个大秦的时尚行业。

贵人的服装是有固定款式和要求的,头上戴什么样的帽子、戴几根发簪,身上的长袍(深衣)是左领子在上面还是右领子在上面,深衣使用什么颜色、什么图案,都是严格限制,根据等级一丝都不能混乱。但是即使这样,赵芃仍然可以通过一些细节的调整,在符合等级制度的前提下,让男女的服装有更多的变化和选择。

是的,男装和佩饰也有相当丰富的选择,虽然大秦的女子拥有比后世更多的自由和独立,但是男性仍然是这个世界活跃的核心,男子的社交、社会活动和公共活动更丰富,对服装服饰的需求就更多。

男子袍服上也需要相当华丽的纹饰和色彩,男装在全部服装销售中所占的比例,还要更大一些。

这是个服装华美的时代。

男子也需要在头上插簪子、戴帽子、也会在鬓边插上一朵时令鲜花来装饰自己,体会四时交替的感觉。

男子的腰带也极尽奢华,带钩也精雕细琢,使用各种珠宝装饰。

男子腰间也悬挂了配饰。

男子的衣袍也要用香草薰过,行走在人群中有芳香散发。

男子才是顶级奢侈品和时尚品的最主要的顾客。

赵芃并不会知道两千多年以后,这个世界的时尚产业是一个围绕着女性转的产业,那一切是怎么变化、怎么发展的,谁能说的清呢?

作为始皇帝的公主、在青少年时发现和选择了服装作为自己的发展方向,皇家教育和上流社会生活,让赵芃对质料、色彩、纹样、线条极为敏感,长城大学的教育没有把赵芃培养成为一个发明家,却培养成了一个设计家,不停的组合各种材料,寻找新的服装表达方式,成为赵芃最擅长的事情。

一路走来,从创造纽扣、校服,到开辟纺织厂,再到制作成衣,赵芃已经逐渐建立起对大秦时尚的影响力。天下平民,至少三成是穿着赵芃创造的短衫短裤的服装样式。这种短衫短裤在偏远蛮荒之地甚至比在关中还要流行一些。而贵人之家,已经渐渐习惯了通过订阅的《秦风》来了解有什么新的款式。朝廷两千石以上的高官和那些侯爵,会购买秦风上全套的服装配饰。即便是中层官吏、大夫一级的爵位,也会至少每个季度购买一次秦风上的几款服装,来表示自己追得上时尚的潮流。

而商家子女们,是秦风最大的拥趸,虽然一些商家子家境不足以支持购买秦风每一期的服装,但是他们会对每一款服装配饰如数家珍,也会在可能的时候,花光家里给的例份钱,就只是为了能穿上一件在《秦风》上出现过的外衣。

掌握全天下最庞大的纺织厂和服装饰品销售渠道的芃记,早就已经是大秦最有钱有影响力的商行之一,赵芃也早就因为时尚产业而成为这个天下最富有的人之一。但是在她年轻的时候,因为自己所创建的新秦中被匈奴人劫掠,赵芃公主割面立誓,走上了征途,站在太尉蒙恬身边,成为一名女将军,又因为开疆拓土攻城略地,积累军功,如今成为大秦仅有的一位诸侯,一位女公爵。

芃记自然由掌柜在打理,但是新工厂的建设、新产品和新技术的采用、新设计的推出,仍然由赵芃亲自决策,身处长安以西万里之遥的赵芃,遥控指挥这个全天下最大的服装纺织品商行,依然管理得井井有条。

来自楚地的丝绸和印染、来自蜀地的锦绣、来自巩邑的宽幅细麻布、来自岭南的葛布、来自新秦中的羊毛布……

赵芃领导开发的大型纺织厂,已经渗入了所有主流纺织品的领域,让几乎所有传统的纺织品都有了芃记的平替——幅面更大、价格更低。

唯一还没有攻克的,大概就是蚕丝纺织品。抽丝的工艺和蚕丝纺织,条件都极为苛刻,巩邑的那些蒸汽和电机都太强劲,很容易扯断丝线。

传统刺绣、裁剪和缝纫,都是专门工匠一个人完成一整件衣服,效率很低。赵芃将大秦人身体按照男女各自分成七个尺寸类型,根据特定类型的身体确定标准的服装尺寸,通过批量裁剪、每个人负责一个工艺环节的方式,将手工的服装缝纫也变成了流水作业。制作效率大为提高,这条流水线上的工人不需要成为专门的裁缝师,而是只要学会比如缝纫、锁扣眼等简单的工艺,就能胜任工作,只把一个工作做好,不需要投入一生时光来锻炼技艺。

这就是芃记服装产量大、价格便宜、利润又格外丰厚的原因。

不仅仅服装和布匹赚钱,就连这本《秦风》,20个钱一本的彩印杂志,每一期印刷量都远远超过公孙尼子那个印刷工坊的任何一本书,这本秦风都已经是个赚钱的生意。

身居大秦西部边陲的赵芃,已经远离了长安、远离了巩邑,却用这种办法让人时时想起她,感觉她从来都没有远离大秦,长安城依旧流传着这位长公主的传说。

张小花就在宫中,一边啃着一块桂花米糕,一边翻着最新的一本《秦风》。还用一支细小的毛笔在一些衣服旁边画着圈圈。然后递给皇后:“皇后伯母,陛下说我们在宫中暂时由您照料,那么我想买这几件衣服来穿,您帮我安排一下呗?”

张皇后是很喜欢爽利的张小花的,这孩子性格直率,欢乐活泼,对谁都自来熟,嘴巴又甜。比宫中规矩养大的那些孩子看起来更有人间气息。

张皇后随手就把这本册子交给身边的女侍:“去给买来。”

“皇后伯母,您买来以后,能不能对我阿娘说是您赏赐给我的,不要说是我向您要的?”

“这是为何?赵杏儿不许你向长辈索要礼物是吗?”皇后还以为是张家的家教。

“我阿娘只准许我穿难看的校服,不许我穿《秦风》上的漂亮衣服!”张小花的表情很委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