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名狱警走了进来,一左一右架住了林东的胳膊,将他从椅子上拖了起来。
“哗啦——哗啦——”沉重的脚镣声再次响起,林东被架着往外走,他还在拼命地回头,张着嘴,想对叶欢说些什么。
叶欢没有再说话,只是静静地坐在那里,用一种无比坚定的眼神看着他,直到那扇小门“砰”的一声关上,彻底隔绝了他的视线。
会见室里,又只剩下叶欢一个人。
他缓缓地放下手中的听筒,听筒上还残留着林东手心里的冷汗,黏腻而冰冷。
他知道,要在林东的心里重新种下反抗的种子,很难。
这颗种子,随时可能被看守所里那无处不在的恐惧和压抑所扼杀。
但他别无选择。
他站起身,整理了一下自己没有褶皱的西装,转身走出了会见室。
当他重新走在那条灰色的走廊上时,他的脚步比来时更加沉稳,更加坚定。
那股被压缩到极致的怒火,已经在他心里锻造成了一把剑。
剑已出鞘,必见血光。
他要的,从来不是让林东少判几年。
他要的,是无罪!
他要用这个荒唐的案子,给这个自以为是的司法系统,狠狠地剜下一块肉来!
走出看守所厚重的大门,刺眼的阳光毫无征兆地泼洒下来,让叶欢下意识地眯起了眼睛。
门外是车水马龙,人声鼎沸,充满了鲜活的、自由的气息。
高楼大厦的玻璃幕墙反射着金色的光,街道上年轻的男男女女穿着时尚,谈笑风生,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对生活的某种期盼。
这片繁华与门内那个灰色、压抑、连空气都散发着霉味和绝望的世界,是两个被强行拼接在一起的平行时空,中间只隔了一道冰冷的铁门。
叶欢站在台阶上,没有立刻离开。
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肺里却感觉不到属于自由世界的甜美,反而是被灌进了一捧冰冷的铁砂,沉重地坠着,磨得他五脏六腑都泛起一阵尖锐的刺痛。
他的黑色西装在阳光下显得愈发深沉,像一块无法被照亮的顽石。
他脑海里还回响着林东被拖走时,那沉重脚镣在地上拖行的“哗啦”声,那声音是钝刀子,一下一下地刮着他的神经。
一辆黑色的奥迪A6无声地滑到他面前,车窗降下,露出张晓萱那张略带焦急的脸。
“叶律师,怎么样了?”
她探过身,打开了副驾驶的车门。
叶欢坐进车里,将公文包随意地扔在后座,身体靠进柔软的皮质座椅里,闭上了眼睛,没有立刻回答。
张晓萱能感觉到车内的气压瞬间低了下来。
她认识叶欢这么久,见过他冷静、见过他犀利、甚至见过他带着嘲弄的微笑将对手逼入绝境,但她很少见到他像现在这样,浑身上下都笼罩着一层肉眼可见的、几乎要凝成实质的阴郁和愤怒。
那不是爆发式的怒火,而是一种被压缩到极致的、足以冻结一切的寒意。
她不敢再多问,默默地启动了汽车,平稳地汇入车流。
车内一片死寂,只有空调系统发出轻微的嘶嘶声。
过了许久,叶欢才重新睁开眼,眼神里已经没有了疲惫,只剩下一种深不见底的平静,平静之下,是汹涌的暗流。
“他被吓破了胆。”
叶欢的声音很低,是在自言自语,又是在回答刚才张晓萱的问题,“像一只被关在笼子里太久的鸟,已经忘了怎么飞,甚至连笼门打开了,都不敢迈出一步。”
“那……那我们还接吗?”
张晓萱小心翼翼地问道。
当事人如果自己都放弃了,律师再怎么努力,也只是徒劳。
“接。”
叶欢只说了一个字,斩钉截铁。
他不是在救林东,他是在用林东这把钥匙,去开一把更大的锁。
林东的恐惧、林东的懦弱,恰恰是这把锁最荒谬、最可笑的地方。
他拿出手机,屏幕亮起,解锁。
他的手指在屏幕上飞快地滑动着,首先点开了一个新闻聚合类的App。
几乎是瞬间,关于“金华鹦鹉案”的推送就占据了整个屏幕。
【十三年!男子因贩卖自养鹦鹉被判重刑,是法律无情还是另有隐情?】
【深度解析:为什么你养的宠物,可能会让你坐牢?一文读懂《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
【鹦鹉案被告一审判决书曝光!网友:看不懂,但大受震撼!】
叶欢点开评论区,滚烫的民意如同决堤的洪水,瞬间将他包围。
“我操!我他妈直接一个国粹!养几只自己繁殖的鸟,判十三年?那帮贪官污“吏”贪几个亿,最后搞个‘党内处分’就完事了?这他妈是什么世道!”
“楼上的兄弟,小点声,小心被跨省!不过你说得对,真是日了狗了。我家里还养了两只小太阳呢,瑟瑟发抖,我是不是也得去自首,争取宽大处理,判个十年八年的?”
“有没有懂法的大佬出来说句话?这判决真的合法吗?我查了一下,那个公约主要是为了保护野外种群,人家这是自己开养殖场人工繁殖的,都好几代了,跟野外的有毛关系?这也能算‘珍贵、濒危野生动物’?”
“法律的条文是死的,但执行法律的人是活的啊!这法官是脑子里进了水,还是收了黑钱了?十三年,一个抢劫犯都判不了这么重吧?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
“为林东鸣不平!这绝对是冤案!必须重审!@最高法 @最高检 @央视新闻,都来看看这荒唐的判决!”
“支持叶神!叶神出马,肯定能把这案子翻过来!干死这帮不作为的狗官!”
无数的评论、转发、点赞,汇聚成强大的舆论风暴。
网友们用最朴素的情感、最直白的语言,表达着他们的震惊和愤怒。
他们或许不懂复杂的法条,但他们心中都有一杆秤,一杆关于“公平”和“常理”的秤。
而林东的案子,显然已经远远超出了他们对常理的认知底线。
看着这些沸腾的言论,叶欢的脸上却没有丝毫的欣慰。
他的手指反而因为用力而微微泛白。
这股愤怒的洪流,看似声势浩大,却被一条无形的堤坝精准地约束在了一个特定的范围之内。
人们可以尽情地讨论鹦鹉,讨论林东,讨论那个判了十三年的荒唐判决。
但是,另一件事呢?
叶欢退出新闻App,打开了搜索引擎。
他的手指在屏幕上顿了顿,然后冷静而清晰地输入了三个字。
“周市长。”
搜索结果页面瞬间加载完成。
屏幕上出现的是一排排整齐的链接。
【周市长市长莅临我市高新技术开发区视察工作】【周市长市长出席全市教育工作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专访:听周市长市长讲述他的为民情怀】【周市长同志履历】……
每一条新闻都是那么的光鲜亮丽,每一个标题都充满了正能量。
照片上的那个男人,头发梳得不苟,脸上带着和煦的、程式化的微笑,或是在众人的簇拥下指点江山,或是在会议桌前侃侃而谈。
他是一个亲民的、有能力的、前途无量的“人民公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