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庭审直播鹦鹉案,我把法官送进去 > 第286章 贪污受贿,步步高升!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86章 贪污受贿,步步高升!

吴志明配合地“嗯”了一声,手指无意识地在光滑的桌面上轻轻敲击着。

他知道李建国还有下文。

“一审我这边,已经把所有的事实都给你夯得死死的了。”

李建国的声音里透着十足的自信,“证据链完整,鉴定报告齐全,被告人供述稳定,程序上,我敢保证,你就是拿放大镜也挑不出半点毛病。所以到了你那儿,老吴,最稳妥的办法,就是二审直接开庭,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他顿了顿,声音压得更低,几乎是在耳语:“咱们把它做成一个铁案!板上钉钉,谁也翻不了的那种!你想想,这么一个社会影响大、法律适用新的标杆案件,办成了,以后写进咱们俩的工作报告里,那是多光彩的一笔?给咱们的履历上,添上这浓墨重彩的一笔,以后,嘿嘿……”

李建国没有说下去,但那两声“嘿嘿”的笑声里,包含了太多不足为外人道的默契和期许。

升官!

这才是他真正的目的。

吴志明当然懂。

在他们这个体系里,想要往上走一步,比登天还难。

除了要靠关系,靠背景,更重要的,是要有拿得出手的“政绩”。

而一个办得“漂亮”的、有影响力的“铁案”,无疑是比什么都好用的敲门砖。

“老李啊,你这是给我送功劳来了啊。”

吴志明也笑了起来,语气里带着几分调侃,但更多的是心照不宣。

“哪里哪里,咱们是老兄弟了,有好事当然得想着你啊!”

李建国打着哈哈,“你想想,咱们法院系统,想往上走一步有多难?不就得靠这种有影响力的案子撑门面吗?办好了,年底评优,将来提拔,这都是响当当的硬通货!比你审十个八个普通刑事案件都管用!”

吴志明点了点头,深以为然。

他端起茶杯,这一次,茶水入口,似乎也变得更加香甜了。

然而,李建国接下来的话,却让这香甜的茶水,多了别的味道。

“唉……”

电话那头的李建国忽然长长地叹了一口气,语气里充满了鄙夷和愤懑,“说起来也来气。这个被告,叫林东的,真是一点儿都不上道,茅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

“哦?”

吴志明来了兴趣,“他怎么了?”

“怎么了?不开窍呗!”

李建国哼了一声,声音里的不屑几乎要溢出手机,“开庭前,他家里人托了关系,弯弯绕绕地找到我,想‘意思意思’。你猜怎么着?”

吴志明没有说话,静静地听着。

这种事情,他见得多了。

“就提了那么个破袋子,里面装了五万块!五万块啊,老吴!”

李建国的音量陡然拔高,充满了被侮辱的愤怒,“他当我是什么?路边的叫花子吗?一个可能判十年以上大牢的案子,他就想用五万块来摆平?这是在打我的脸!不,这是在打我们法院的脸!他根本就没把我们放在眼里!”

吴志明皱了皱眉。

五万块,确实是少了点,太不懂规矩了。

对于这种涉及十年以上刑期的案子,这个数字,连“敲门砖”都算不上,简直就是一种挑衅。

“所以啊,我当时就没搭理他,让人把东西原封不动地退回去了。”

李建国义正言辞地说道,自己是多么的廉洁奉公,“庭审的时候,我一句话都没跟他多说,直接让公诉人照着最重的罪名念。最后,顶着格,判了他十三年!就是要让他知道知道,法院的门朝哪儿开,法律的威严不容侵犯!”

吴志明听到这里,嘴角勾起一抹冷笑。

说得真好听。

什么法律的威严,不过是你个人的威严罢了。

你不是在制裁犯罪,你是在制裁那个不懂“规矩”,没给你“孝敬”够的普通人。

“现在他上诉了,估计是还不死心,以为换个法院就有机会了。天真!”

李建国冷笑一声,终于图穷匕见,“老吴,今天给你打这个电话,就是想跟你交个底。这个案子,性质很明确,就是得重判,必须维持原判,不能改,更不能发回重审!五年以上,无缓刑,这是底线!咱们得立这个标杆,做成铁案子!”

电话里一片沉默。

吴志明没有立刻回答,他用手指轻轻摩挲着那个冰冷的纯铜麒麟摆件。

麒麟的鳞甲硌在指尖,带来凉意。

他在权衡。

李建国的话说得很明白了。

这个案子,已经不是一个单纯的法律问题,而是一个政治问题,一个人情问题,更是一个利益问题。

如果驳回李建国的请求,依法公正地去审理这个案子,万一真的找出了问题,改了判,或者发回重审,那得罪的就不只是李建国一个人,而是他背后那一整条线上的关系网。

以后在系统里,自己就成了那个“不合群”、“不讲情面”的异类,路会越走越窄。

而如果顺水推舟,维持原判……

好处是显而易见的。

卖了李建国一个天大的人情,以后自己有什么事求到他,他断然没有拒绝的道理。

其次,这个“标杆案件”的功劳簿上,也会记上自己的一笔,对于未来的晋升大有裨益。

最关键的是,省心省力,不用去费脑子研究那些枯燥的法律条文和证据细节,直接走个流程就行。

两相比较,该怎么选,根本就不是一个需要思考的问题。

只是……

“老李啊,”

吴志明缓缓开口,声音拖得很长,“你说,这个被告,他是不是真的就那么不开窍?”

电话那头的李建国愣了一下,随即反应了过来,发出一阵心领神会的笑声:“哈哈……老吴啊,还是你懂我。他开不开窍,就看他自己了。一审的时候,他是没这个觉悟。现在到了二审,鬼门关前走了一遭,说不定……就想通了呢?”

“嗯……”

吴志明沉吟着,是在仔细斟酌。

李建国立刻补充道:“老吴,我再跟你说个底。这个案子,也不是完全没有转圜的余地。毕竟,咱们的法律,也是讲究一个‘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嘛,也要给被告人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对不对?”

听着李建国嘴里振振有词地蹦出这些法律术语,吴志明差点笑出声来。

真是又当又立的典范。

“要是他家属,这次能懂点事,知道该怎么‘深刻认识错误’,怎么‘积极弥补过错’,拿出足够的‘悔罪诚意’来……”

李建国压低了声音,用气声说道,“比如,能拿出这个数……”

吴志明能想象到,电话那头的李建国,此刻一定正伸出一只手,张开了五个手指头。

五十万。

“……那咱们也不是不讲人情,不给机会的嘛。”

李建国的声音里充满了“宽宏大量”的意味,“真要是那样,判决上,松一松手,改判个五年以下,也不是不能考虑。毕竟,看一个被告人,主要还是看他的认罪悔罪态度嘛!态度,态度决定一切啊!”

“五十万,换八年刑期。”

吴志明在心里默默地计算着,然后笑了。

这笔账,算得可真精。

对于一个已经被判了十三年的人来说,只要能减刑,哪怕是减一天,都愿意付出巨大的代价。

五十万,对于一个能开得起鹦鹉养殖场的家庭来说,咬咬牙,砸锅卖铁,或许也能凑得出来。

这已经不是审判了。

这是赤裸裸的交易。

用国家的刑罚权,去做个人的生意。

“我明白了。”

吴志明终于开口了,语气平静而笃定,“放心吧,老李,你这个案子,我心里有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