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凡人寻长生:科学修仙录 > 第611章 替代水银材料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产生大量的伤害。随后,赢曦开始继续观看基础炼丹的书籍和资料,希望能找到破解的方法。

没多久,这本书就已经被他翻了个底朝天。里面只有几个丹方和每个丹方制作的各种经过以及结果。有的丹方使用汞(也就是水银),有的则使用铅。然而,里面并没有提到任何解决方法。看样子,他们就是用这些原始的方法炼丹的。

这个基础炼丹法虽然简陋且原始,但里面的内容却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比如:第一个步骤就是通过火焰燃烧使药材变成粉末,这时候药材里面的有效成分会暂时停留在容器里面。接下来,只要找个可以容纳那些“气”的东西就能把里面的“气”带出来。

前面的操作很容易做到,只有最后这一步成丹没办法使用。现在,赢曦的重心就可以放在这最后一步上:寻找一种既可以液化也可以固化的物质,并且这种物质必须对人体无害,这样才能用来炼丹。

不过这个炼丹全程并没有真气参与,也就是说这个方法在没有真气参与的情况下和普通的药丹效果差不多。随后,赢曦开始尝试用面粉调制面汁。他通过纯水和纯面的来回调制,终于调制出不稠不稀的面流体。

第二次实验开始进行!前面的操作基本没有变化,只是最后一步是让面流体进入其中。然而,当面流体进入其中时并没有发生什么特殊变化,只是不少面流体糊住了透明小锅的各个部分。

停火之后等待了很久很久,里面的面流体逐渐固化。没多久就完全固化了。赢曦怀着激动的心情打开锅盖,看着里面一片狼藉的景象有些无奈。不过他并没有在意这些细节问题。他把里面的面块小心翼翼地拿出来开始查看里面的东西。

经过耐心的查看和分析后他发现:里面的东西有些少!尽管如此,赢曦并没有气馁。而是直接把剩下的所有面块都拿出来(包括粘在壁上面的),然后开始逐一检查和分析。最后他发现:如果把所有面块都凑齐后,其效果虽然比药丹差一些,但也算是一次有益的尝试和探索!

经过这番实验,赢曦基本可以断定,面粉类的东西并不适合用于丹药制作。于是,他开始深入查阅实验室里的各类资料,希望能找到新的线索。在智能体的协助下,他浏览了海量信息,终于,一个名为“紫外线可固液”的材料吸引了他的注意。

这种材料颇为神奇,需要专门购买,当下实验室里并无存货。几日之后,当这份材料终于送达赢曦手中时,他立刻对其进行了详尽的检查。确认这种材料对人体无害后,他又用紫外线灯光对其进行照射,果然发现它能够迅速固化,而且还可以根据需要提前准备好形状进行固化。

于是,第三轮实验就此拉开序幕。在熬炼药材成粉后,赢曦小心翼翼地将那些可固化液加入其中。添加固化液时,他并未开火,以免损坏那珍贵的固化液。待液体在丹炉内完全吸纳完成后,他再用紫外线灯进行照射,使其固化。

完成固化后,赢曦满怀期待地拿出药块。这次的药块效果极佳,没有出现任何粘连的情况。这是因为水分子的摩擦力相对较小,使得药块更加完整。然而,经过测试,赢曦发现这药块的效果与药丹相差无几,如此繁琐的制作过程却并未带来显着的提升。

赢曦凝视着手中的药块,心中涌起一股不祥的预感。为了探究其中缘由,他毅然决定亲自服下这丹药,以观察体内的变化。经过一番仔细的探查,他终于发现了一个关键问题——这丹药虽然看似蕴含药精和药气,但实际上却并无药物效果。这与他最初的猜想不谋而合,那些药材在火焰的灼烧下早已化为灰烬,又如何能保留其药效呢?

赢曦深知,这个炼丹基础存在严重的问题。从这几次的试验来看,这个基础与真正的炼丹之道相去甚远。然而,既然姬老头让他研读这本书,那么其中必然有值得学习的地方。他反复翻阅了好几遍,最终确认,这本书中唯一值得学习的就是炼丹的具体方法和一些炼丹的想法、原理。

尽管这些知识支离破碎,但赢曦还是从中汲取了一些有用的信息。比如,书中提到的“汞为水银为玉液为丹基,铅为金丹为金液还丹”,以及“丹砂沐金液,神水灌灵根”,这些都解释了为什么古人会用汞和铅来炼丹。

然而,真正有用的东西却寥寥无几。赢曦从这几次的试验中深刻体会到,这个方法只能作为参考,而不能直接应用。不过,这本书中关于炼丹炉的介绍却给了他很大的启发。

赢曦开始根据自己的想法,不断书写和完善炼丹的方法。他首先针对“烧成灰”这一步骤进行了改进,认为与其将药材干烧成灰,不如直接将其打成粉末,这样至少还能保留一些药效。其次,他对最后的收气和汁也进行了调整,决定摒弃汞和铅这些有害物质,转而寻找其他更为安全、有效的替代品,那紫外线固化液也是不行的。

经过深思熟虑,赢曦决定采用纯水作为最后的收汁材料。不过,整体的制作方法仍需进行大幅度的调整。他首先要做的就是设计一个更加合理的炼丹炉。

赢曦先是在纸上画出了一个整体罐的轮廓,然后逐步进行分解和细化。他在罐子上方设计了三个洞:一个大洞作为主要投放药材的入口;一个药材小洞用于添加辅助药材;还有一个液体小洞用于注入纯水或其他液体。罐子的中间部分呈扁圆形,底部则是半圆形,并设有三个点作为支架。

完成设计图后,赢曦立刻前往制作室。在制作机面前,他扫描了设计图,并开始选择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