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历史视频:和老祖宗一起吐槽 > 第425章 只能争宠,不能争权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425章 只能争宠,不能争权

……

“什么娇娇俏俏往床上一躺?!”不少文人被这形容气的直跳脚,尤其是在接受四周递送过来的眼神时,就更是着急的直挥衣袖,“我们没有这样!闺怨诗……也不代表写这首诗的人,一定要有这种扭捏作态!!”

“这么着急做什么。”那人呵呵笑了一声,上前安抚两句,“你放心,大家都了解你的为人,你先前也写过这样的诗,但你现实生活中那可是个实打实的汉子,大家不会误会的。”

“只是大家都不是文人,对这方面难免会有几分好奇……”

这人说着滴溜溜转了两下眼睛,嘿嘿笑了一声,凑过去好奇问道:“你们既然想表达自己的郁郁不得志,可以有多种方式,干嘛非找出一个妻子和丈夫的形象关系来用?难道真的是你们……太喜欢了?”

至于太喜欢什么,这人就没说出来了。

因为那文人开始逐一反驳了,只是大家围在一旁,听到这文人的反驳也没几个放在心上的。

若是没戳中他的心事,至于这么着急上火吗?

说来说去,恐怕他们的猜测还真有几分像样。

不少人咧着嘴啧啧了两声,“以前我还当他的文人写诗,写词多有文采,叫人钦佩又艳羡。”

“如今看来他们这帮人其实也没多正经啊。”

“把自己当成个柔弱的小娘子来看,只等着夫君回来得到安慰。”

几人说着就噗嗤乐出了声。

不远处倒也有那维护闺怨诗作者形象的,不过却被写诗的文人自己反驳了,“天上这人说的话也没哪里不对啊,写诗的时候自比受冷落的妻妾,渴望做夫君的关注到自己。”

“屈原,曹植,张九龄,辛弃疾,谁都这么写过。”

“后代人这样调侃也只是开个玩笑嘛。”

“不要放在心上。”这人说着就笑呵呵安慰了两句,“况且天幕上这样的玩笑也不是在贬低那些人啊。”

“说来说去无非是教导后代子孙学会自爱,学会尊重自己,学会找到自己的闪光点,只是这个角度颇为……奇怪。”

“如果你还觉得我解释的不够清楚的话,那就说明你觉得这些诗人把自己比作妻妾女子是一种十分丢脸的行为。”

……

【论华夏人对正统的执着】

【第一次见一个评论区没有对美色的执着,只有对正统的质疑。

一(外国)男子发了一个变装视频,配文是,“同为父王血脉,我为何不能争?”

搁别的博主,都是带感!燃!

但是搁他这:

“不管你咋样,你长得就不像我这旮沓的人。”

“敢摸下龙袍,连你母亲一块砍。”

“@楼上 在西域的舅舅也砍。”

“哥们儿是这样的,如果皇室只剩下你一个男丁,那不久就会有大臣惊喜的发现陛下流落在外的皇子,或先帝流落在外的皇孙。”

“你入得了后宫,但入不了东宫。”

“就算上帝有再多儿子,但嫡长子必须是洪秀全!”

第一次理解了封建王朝对血统的在意。】

评论区:

【看到一条评论,“可以有女帝,但不能有串帝”,给我笑发财了】

【你回你姥姥那边争夺皇位我可以全力相助,但你要在这儿争,我连你姥姥家都打下来】

【这一刻突然明白了,纯血还蠢也是亲子】

【一般这种的母亲入宫后要赐绝嗣药的,生出来也惨,钦天监那帮人发个洪水都得按他头上,依我看文多年的经验,他得假死回舅舅家才能活】

【@楼上 假死?回舅舅家?】

【皇帝:你不反你跑什么?

舅舅:你不要过来啊!】

【@楼上 这种的,就只能在帝都里有个宅子,靠着王子的俸禄,舅舅进贡的时候捎带的金银,靠着作为妃子的母亲的节省下来的钱财,潇洒的做个月光族,宁可被说成纨绔子弟也不能被说成麒麟儿。。】

【大臣: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即使皇室无其他男丁,陛下还有公主啊!老臣愿尊长公主为皇太女】

【谁家嫡福晋是玉氏女子】

【@楼上 如懿传[泪奔]】

【你若是正统,那指定有人秽乱后宫,罪不容诛】

【公主都有可能登上皇位,孩子你能活着就不错了】

【确实整不了,这要是哪个大臣推你上皇位,就算他势力再大也会被砍的】

【首先俺承认你很biu特否,但这是china,开战先拿你祭旗哈】

【就算是小说都不敢给你写上去,别想了哈。。这位置不管谁坐,你都是炮灰。。】

【你要坐上那椅子,我一个平头的也敢争一争】

【这博主要是在武则天时期来,大臣左看看右看看说女皇万岁】

【这西域长相在女频都难上啊】

【可以争宠,不能争权】

……

唐。

“……异国皇子啊……”李世民低头想了想,与其让这样的人登上皇位,还不如从公主中择优选择一个。

毕竟公主是他李家的,那皇子虽然也流着一些他们李家的血,可归根结底,还是不得不防。

况且在他李家见识到了万人之上的大场面,被激发了野心,又怎么可能甘愿当一个安居一隅的纨绔子弟?

所以嘛,这种人快刀斩乱麻,有办法安置,那就安置,没有办法安置,那就直接砍杀,若是家族中真没有一个皇子,公主就是最稳妥的选择。

汉。

刘彻也在眯着眼睛思索,随后就对李世民的看法表示了赞同。

不论皇子公主,只要是他刘家的人,只要是他大汉的人,总归肉还是烂在锅里的,可要是心软给外域人一丝机会,那改日,天下一定会改姓的。

反正在刘彻看来,他是平等的不相信每一个人,就连他自己的皇子公主他都不相信,但是相比起外域人的话,还是自家的孩子要更可靠一些。

再说了,有能耐的女子他也见了不知多少了。

就说后代的崔照晴吧,虽说某些方面比较废物,但是至少也算得上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了,就是知道的都不多。

所以尽管蠢笨,但总归是自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