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李老太把腊鱼腊肉放进碗柜里,又拿了一个花瓷盘过来,“你少喝点酒,喝多了伤身体。”

“知道了,我就喝一碗。”李老头拿起酒瓶给自己倒了一小碗,正准备把纸包里的花生米倒进瓷盘。

“哎,等一下。”周旺财看着花瓷盘说道。

“怎么啦?”李老头问道。

周旺财拿起花瓷盘,“这看着像是个古董。”

李老头眯起眼睛,看着花瓷盘上的缠枝莲纹:“嗐,这是我家传了三代的老物件,平时也不怎么用,就逢年过节才拿出来用一下。”

接着像是突然想起了什么,“要说古董,地窖里倒还有个樟木箱,是我爷爷留下的,锁都锈死了,也不知道装着啥,你要是喜欢拿去玩吧。”

周旺财的手指顿在盘底的落款处,那行蓝料彩字“大清雍正年制”说明了瓷盘的年代。“李爷爷,这还真是件古董,我挺喜欢的。”

他扫描一下厨房的地窖,地窖里果然有个小木箱,里面三本古书,一卷字画,一本手写账簿,一本李家的族谱,一张清光绪二十五年的地契。

“呵呵,你喜欢就好。”李老头去厨房打开地窖,把小木箱拿出来,又拿了把菜刀过来,“这锁锈死了,不好打开,你把箱子劈开吧。”

周旺财接过箱子说道,“李爷爷,还是别劈了,这菜刀砍坏了还得费劲磨刀,我自己想办法打开吧。”

李老头笑着摆摆手,又给周旺财倒了小半碗人参枸杞酒,咂了咂嘴道:“行,你小子鬼点子多,自己去处理,来咱们喝点。”

李老太重新拿了一个盘子装着花生米放在桌上,“这花生米炸的又香又脆。”

周旺财端起酒碗和李老头轻轻一碰,“李奶奶,要不您也喝点,这药酒是滋补的。”

李老太摆摆手说道,“这玩意又辛又辣,我不喜欢喝,你们喝吧。”

三人围着八仙桌吃饭喝酒,李老头看着周旺财眼里满是欣慰,“自打我那小子走后,家里好久没这么热闹过了。”

酒液在粗瓷碗里晃荡,映着墙上泛黄老照片里穿军装的青年。

李老太眼睛微红,“老头子,好好的你提这个干嘛?”

李老头连忙说道,“好,不说了,咱们吃饭喝酒。”

周旺财抿了口酒说道,“李爷爷,李奶奶,明年开春我想在那块空地上盖一套房子,给有福和有田住,他们现在还住在客厅里。”

李老头说道,“那感情好,那块地空着怪可惜的,他俩住过来,我们这也热闹一点。”

李老太担忧地望着周旺财:“盖房子可不是小事,砖瓦木料、人工费用,得花不少钱呢。你手头真有这么多钱吗?要是不够,我们这还有一点,你先拿去用吧。”

周旺财笑着说道,“李奶奶,您放心吧,我钓鱼打猎赚的钱盖十套房子都够了。”

李老头哈哈一笑,“你小子确实有本事,我就没见过钓鱼有你这么厉害的。”

周旺财说道,“李爷爷,说到钓鱼,我也有段时间没去了,明天咱们一起去冰钓啊。”

李老头问道,“冰钓?这么冷的天,还会有鱼咬钩吗?”

周旺财说道,“有啊,冰城那边更冷,一样有很多人钓到鱼了,有时候都不用钓,有些鱼自己就游到冰洞里来,直接用网兜捞鱼就行。”

李老头立刻来了兴致,一拍大腿,“那行,明天咱们一起去。”

周旺财说道,“那您准备好东西,明天得多穿点衣服,冰面上还是挺冷的。”

李老头兴奋地说道,“你放心,只要有鱼钓,这点低温我扛得住。”

周旺财喝完酒告辞离开,把木箱子和瓷盘收进空间,回到家,叫上爷爷奶奶,骑着三轮车载着他们去95号院东跨院睡觉。

第二天早上,吃过早饭,他就骑着三轮车,带着渔具、自制冰镐和一个小炉子、一把茶壶过来找李老头。

周旺财在院子里喊道,“李爷爷,准备好了吗?”

“好了,我马上就来。”李老头喝掉碗里最后一点棒子面粥,提着渔具就出门。

王老头听到院子里的声音,打开门看到李老头拿着渔具出门,连忙问道,“哎,这么冷的天,你们这是去哪里钓鱼啊?”

周旺财想了想北海和什刹海滑冰的人太多,不好钓鱼。

他笑着说道,“我们去北边的护城河,您要不要一起去?”

王老头双手揣在袖子里,摇了摇头,“算了吧,这天气哪有鱼上钩,还是待在家里舒服。”

李老头把渔具放进三轮车斗,自己也坐上去,“旺财,咱们别理他,等咱们钓着鱼回来他就知道后悔了。”

三轮车碾过结冰的路面,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

护城河已经结了厚厚的冰,远远望去,冰面上零星地分布着几个坐着小马扎垂钓的人,也有一些大人孩子在滑野冰。

周旺财选了一处背风的地方停下,拿出冰镐开始凿冰。

李老头在一旁帮忙清理碎冰,嘴里还念叨着:“也不知道能不能钓到,我这老胳膊老腿都快冻僵了。”

“放心吧李爷爷,我有预感今天肯定能大丰收。”周旺财笑着说,手上的动作却没停。

很快,两个脸盆大小的冰洞就凿好了。

他将鱼钩挂上蚯蚓,缓缓放入冰洞中,又把鸭毛浮漂调试好。

李老头也依样画葫芦忙活起来。

周旺财放下鱼竿,拿起小炉子,“李爷爷,您先钓着,我把炉子点着,煮点热茶喝。”

李老头笑了笑,目光在两个冰洞的浮漂上来回扫视,“你小子真讲究,我看别人钓鱼都没这待遇。”

没一会儿,周旺财就把炉子里的火生好,把装好水的茶壶放上去。

他看看时间差不多了,偷偷从空间放了些鱼到冰洞下面。

果然,没过多久,周旺财的浮漂率先有了动静,缓缓地往上一顶。

“上钩了!”他大喊一声,手腕用力一扬,一条足有一斤多重的鲫鱼破水而出,鱼尾在冰面上扑腾着,溅起细碎的冰碴。

“好家伙,这么快就有收获!”李老头眼睛一亮,紧紧盯着自己的浮漂,也盼着能快点有鱼咬钩。

就在这时,他的浮漂也开始上下晃动起来。

李老头急忙提竿,却感觉鱼竿沉甸甸的,鱼线绷得笔直,“哎呀,这鱼劲儿可不小!”

他双手死死握住鱼竿,努力和水下的鱼较劲。

周旺财见状,赶紧拿起抄网,跑过去帮忙。

两人合力,费了几分钟功夫,就将一条大鱼拉了上来。

这是一条鲤鱼,鳞片泛着金光,少说也有四五斤重。

“哈哈,今天真是开门红!”李老头乐得合不拢嘴,脸上的皱纹都舒展开来。

他赶紧把鱼装进鱼篓,继续挂饵下钩。

没一会儿,又有一条半斤的鲫鱼咬钩,很快被他拉出冰洞。

周旺财这边也钓上来一条三四斤的鲤鱼。

这一开始就没停下来,两人像比赛似的,每隔几分钟就钓上来一条鱼,吸引了附近滑冰的人都围过来观看。

“嚯,好家伙,这条鱼真大!”

“这条鱼更大。”

“他们这是走了什么狗屎运,这大冬天的,还能钓到这么多鱼!”

人群中议论纷纷,赞叹声此起彼伏。

“还愣着干嘛,赶紧回去拿东西过来钓啊。”

“对对对,我先回家了,等会一起来啊。”

机灵的人已经开始往家里跑了。

眼见身边的人一个个离开,剩下的人也待不住了,没一会儿围观的人跑了一个精光,连小孩子都回家找自家大人去了。

远处冰钓的人瞧见这边的热闹场景,也赶紧转移阵地,拿着冰镐跑到周旺财他们附近来凿冰钓鱼。

周旺财见茶壶的水烧开了,不紧不慢地放下鱼竿,从挎包里拿出一小撮茶叶放进茶壶,又加了一点蜂蜜进去。

他拿出搪瓷缸子给自己倒了一杯茶,“李爷爷,您也来喝点,暖暖身子。”

李老头瞪了瞪眼,“现在正是鱼多的时候,你小子还有闲心喝茶,不如抓紧时间多钓两条鱼呢。”

周旺财端着茶杯吹了吹气,“李爷爷,这冰洞下面的鱼群聚起来,一时半会儿不会走的,不差那一会功夫。”

李老头拿出自己带的玻璃瓶子,倒掉里面已经冰凉的水,“那行吧,给我也来一杯。”

周旺财给他倒了半瓶蜂蜜茶,李老头拿在手里先捂着暖暖手,再慢慢喝了一口,“哎,这茶是甜的,你还在里面加了糖啊!”

周旺财说道,“不是糖,是蜂蜜。”

李老头咋舌,“蜂蜜,那比糖还金贵,你小子真舍得。”

周旺财笑道,“这有啥舍不得的,蜂蜜都是我以前在山里搞的,没花钱。您要是喜欢,回家我送您一瓶。”

李老头笑眯眯地说道,“呵呵,这个好,你李奶奶肯定喜欢。”

两人喝完茶继续钓鱼,一个小时后,就把各自的鱼篓装满了。

在他们附近钓鱼的人,也都钓到了不少鱼,一个个乐得合不拢嘴,直呼今天真是走大运了。

周旺财指着鱼篓说道,“李爷爷,鱼篓都装不下了,现在咱们是先回去还是怎么着?”

李老头摆摆手,“现在鱼口正好着呢,再钓会,回去再来说不定就没这么好了,装不下的鱼直接放你三轮车斗里。”

“行吧,那就再钓会呗。”周旺财停止放鱼出来,继续钓鱼。

慢慢的鱼口减少,最后还钓上来几条河里原本存在的小鱼。

一个小时后没有鱼咬钩了,周旺财说道,“李爷爷,现在可以回去了吧?”

李老头愣了愣高兴地说道,“好,咱们收拾东西回去煮鱼吃咯!”

两人收拾好东西,搬到三轮车上。

他们一离开立刻有人过来抢占这两个冰洞,还差点打起来了。

周旺财骑着三轮车先来到95号院东跨院侧门口,“李爷爷,您先等一下,我去把炉子放家里,顺便拿点东西。”

他回到屋里,放下炉子和茶壶。

周铁牛和张玉琴正在喝茶听收音机,看见周旺财回来,张玉琴笑着说道,“乖孙,这么快就回来啦?”

“嗯,爷爷奶奶,中午你们去35号院那边吃饭啊。”周旺财说道。

“行,我们等会再过去。”张玉琴答应道。

周旺财进了自己房间,从空间拿出一袋二十斤的大米,一袋二十斤的标准面粉,两瓶一斤装的花生油,一瓶一斤装的蜂蜜,一包二斤装的干红薯叶,一捆三斤红薯粉条,一包一斤装的干木耳和香菇。

他把这些零散的东西也拿个面袋子装起来,扛着三个袋子出了院子。

“旺财,你咋拿这么多东西?这都是啥?”李老头说道。

“李爷爷,都是些粮食和菜,这是给您的。”周旺财把袋子放在三轮车上。

李老头说道,“啊?这么多,你留着自己家吃吧,我家里还有粮食。”

周旺财说道,“李爷爷,你家大多都是粗粮,这里面都是细粮。我在外面买粮食比你们容易,你们尽管吃,没了我再去买。你们给我的那些东西挺值钱的,够买很多粮食了。”

“旺财,知道你小子有本事,那我就收下了。”李老头拍了拍周旺财的肩膀。

两人回到35号院,先去李老头家 。

李老太打开门,看到三轮车上的鱼获,惊讶地说道,“哎呀!你们怎么钓这么多鱼?”

“你小点声,先别让老王家知道了,等会再告诉他们。”李老头指着三个袋子说道,“这些袋子里面是旺财给我们的粮食,最好别让别人知道,免得生是非。”

李老太小声说道,“知道了,快搬进来吧。”她朝王老头家紧闭的门窗看了看,搬起一个袋子就往家里藏。

李老头搬起剩下的两个袋子跟着进了屋。

周旺财则把三轮车上李老头的鱼和渔具卸下来,他估摸着自己有八十多斤鱼,李老头也有六十多斤鱼。

李老太藏好了粮食,这才开口用正常声音说话,“呵呵,这么多鱼,够我们吃好久了,这天气,把鱼杀了挂在外面冻上就行。”

李老头说道,“还是放水缸里的好,盖上盖子,再拿雪埋起来,我怕被老鼠偷吃。”

“那也行,你赶紧的帮我杀鱼,这些鱼杂都够我们吃好几顿了。”李老太高兴地说道。

周旺财把三轮车推到自家门口,把鱼搬进家里,关上门杀鱼。

实际上,他把鱼收进空间宰杀处理好,抹上一点盐再拿出来,也放进自家水缸里。

然后开始准备午饭,在空间里蒸了一锅馒头,拿出来放在蒸笼上热着。

接着开始准备做鱼杂火锅,鱼杂他只留着鱼肠、鱼鳔、鱼籽,其他的都做了饲料。

他将处理干净的鱼杂拿了三分之一,切成适当大小,用白酒、盐、胡椒粉腌制15分钟左右。

葱姜蒜切末,干辣椒切段备用。

锅中倒油,油热后放入葱姜蒜末、干辣椒段、花椒炒香。

放入腌制好的鱼杂翻炒均匀,使鱼杂裹上调料,加入酱油继续翻炒。

加入适量清水,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煮,让鱼杂入味。

最后加入盐、味精调味,准备好配菜:白菜,土豆片,香菇,木耳,红薯粉丝。

周旺财做完这些,就把水缸挪出来放在室外,用铁锹铲雪把水缸埋起来。

铲雪的声音惊动了王老头,他出门查看,“旺财,你们回来了,钓到鱼没有?”

周旺财指着水缸说道,“钓了好多鱼呢,呐,都在水缸里。”

王老头揭开盖子一看,惊呼道,“天呐,这么多鱼!”

他接着说道,“老李呢?他钓了多少?”

周旺财一边铲雪一边笑着说道,“您去他家看看呗,估计还在杀鱼呢。”

王老头立马去李老头家敲门,“老李,开门呀,你钓了多少鱼,让我看看。”

李老头李老太关起门来杀鱼,刚杀好鱼在清洗鱼杂,听到外面王老头来了。

李老头立刻起身打开门,嘚瑟道说道,“老王,叫你一起去钓鱼,你还怕冷不去,呐,我就钓了这些,比旺财少一点。”

王老头看着木盆里的一堆鱼,后悔得肠子都青了,他拍着大腿说道,“哎呀,早知道我就和你们一起去了,连你都钓这么多,我去了肯定比你钓得多。”

李老头闻言,笑得眼睛眯成了缝,故意晃了晃手中的鱼:“老王,这会儿知道后悔啦?不过啊,光眼馋可没用,谁让你不和我们一起去呢!”

王老头凑到跟前,盯着篮子里的鱼杂,偷偷咽了咽口水:“你们这鱼杂处理得可真好,中午咋做啊?”

李老太一边清洗着鱼杂,一边笑着说道:“还能咋做?当然是做鱼杂火锅!配上白菜、土豆、粉条,肯定好吃。”

“老李,你们下次去钓鱼一定叫我啊,我肯定和你们一起去。”王老头说道。

“行,到时候叫上你。”李老头笑着说道。

正说着,周铁牛和张玉琴过来了,看见他们家木盆里一堆鱼,周铁牛说道,“哟,老李钓这么多鱼呀!”

李老头笑着说道,“呵呵,老周来啦,我这不算啥,你们家旺财钓得更多。”

“是吗?我得回去看看。”周铁牛和张玉琴连忙朝自己家快步走去。

周铁牛推开门问道,“乖孙,你钓的鱼呢?”

“爷爷奶奶,鱼我都杀好了,放在外面水缸里冻着呢。”周旺财说道。

张玉琴嗔怪道,“你这孩子,怎么不叫我们帮忙呢?”

周旺财挠挠头说道,“这不是没多少鱼吗?我一会儿功夫就杀好了。爷爷奶奶,咱们准备吃饭吧,鱼杂火锅我都做好了,这些配菜可以边煮边吃。”

他把炉子移到客厅,往火锅里面加点配菜。

张玉琴乐呵呵地说道,“这个火锅好,闻着就很香,我乖孙做的肯定好吃 。”

三人也不用桌子,端着碗,围着炉子就开吃。

周旺财夹了一个鱼鳔尝尝,味道还不错,q弹爽滑,有嚼劲,这次火锅算是成功的。

周铁牛先夹了一块鱼籽尝尝,“嗯,真鲜啊,麻麻辣辣的,这天气吃着太舒服了。”

张玉琴则尝了尝鱼肠,笑呵呵说道,“很软嫩,乖孙的手艺越来越好了。”

越吃身上越暖和,吃到一半他们把外套都脱了,一顿饭吃了半个小时才结束。

李老头李老太在家做的鱼杂火锅,老两口也吃得有滋有味。

王老头和王老太在家吃着二合面馒头,配咸菜,还有一个清炒白菜,原本在他们家,这算是比平常好一点的伙食,王老头却吃得闷闷不乐。

王老太问道,“你怎么啦?吃干的还不高兴啊?”

王老头边吃边叹气,“唉!你说我怎么没和他们一起去钓鱼呢?要不然咱家现在也吃上鱼杂火锅了。”

王老太说道,“不是你自己说天太冷,没鱼钓吗?”

“唉!经验主义害人啊,谁知道今天鱼情这么好!”王老头心疼的不行,感觉自己今天错过了好多鱼。

下午,周旺财在家看书,等到快放学的时候骑着三轮车去接弟弟妹妹们,再把周美丽送到北海公园滑冰场,跟林薇教练学习滑冰。

他和周有福周有田也在滑冰场玩,巧的是又遇到了沈星瑶和林雪。

林雪故意装作记不起来的样子,“哎!你不是那个周……什么来着?”

沈星瑶拉了拉她的手提醒道,“他叫周旺财。”

林雪轻笑着问道,“对,周旺财,你怎么也来这里了?不会是专门来找我们玩的吧?”

她言语中给人一种高人一等的感觉。

周旺财嘴角勾起一抹淡淡的笑意,不卑不亢地回应:“我妹妹在这儿学滑冰,顺便带弟弟们来玩玩,倒是巧了能在这里遇见你们。”

说着,他朝正在冰面上滑行的周有福、周有田扬了扬下巴。

林雪扫了一眼两个男孩,他们穿着羊皮外套,兔毛帽子,不知道什么皮做的皮鞋,外面还套着皮制溜冰鞋。

看上去家境倒是挺富裕的,不过跟她们这种大院子弟还是有差距的,顶多算个有点钱的普通人。

这年头崇尚的时尚服装就是军装,尤其是将校呢的军装,代表着身份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