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穿越1960四合院钓鱼又打猎 > 第321章 三个工作名额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陆敏慧听到可以赚外汇,眼睛一亮,“羽绒服,听起来还不错,不过我们见都没见过这种衣服,真有你说的那么好吗?”

周旺财从布袋子里拿出自制的羽绒服,“我这就有一件现成的羽绒服,您可以看一看,试穿一下暖不暖和。”

陆敏慧接过羽绒服,先是仔细端详外观,米白色的面料平整顺滑,压线工整细密,领口和袖口做了收口设计,衣领后还带着连体的帽子。

她伸手摸了摸面料,又捏了捏蓬松的羽绒填充层,“这布料摸着倒是挺结实,不过这羽绒服看着这么薄,真能比棉衣暖和?”

“陆厂长,您试试就知道了。”周旺财笑着示意。

陆敏慧脱下工装外套和厚厚的棉衣,将羽绒服穿上身。

刚一穿上,轻柔的触感和迅速涌来的暖意就让她挑眉,来回活动了几下胳膊,“轻便倒是真轻便,活动起来一点不笨重。”

她打开门走到办公室外,羽绒服内依然暖意融融,“这保暖效果确实不错!”

一旁的女秘书凑过来,眼里满是羡慕,“厂长,这衣服款式看着也时髦,要是穿出去肯定招人眼热。”

陆敏慧若有所思地点头,重新坐回办公桌前,“小周,你说这羽绒服能出口创汇,可有依据?”

周旺财说道,“当然有,我在羊城广交会认识的国外客户给我看过杂志,上面刊登了不少国外明星穿着羽绒服出席活动的照片。

国外羽绒服已经很流行了,而且价格不菲,从低端的几十刀乐一件,到高端的几百刀乐一件,换算成人民币,最便宜的一件也要一百多块钱。

国内羽绒原料不缺,鸡毛、鸭毛、鹅毛这些农村到处都是,一毛钱就能收到一整只鸡或者鸭的毛,就是去废品站买现成的也就一毛几分钱。

而且咱们做羽绒服只要羽绒,大片的羽毛可以分出来,卖给别的厂子做鸡毛掸子和羽毛球,成本就更低了。

咱们人工成本也比国外低,这就很有价格优势,就算只卖几十刀乐一件,利润也很高。”

陆敏慧手指有节奏地叩击着桌面,目光扫过桌上的设计草图与羽绒服实物,“听起来确实有利可图,但投产不是小事。

比如,这羽毛收上来都是混在一起的,分选起来太费人工了,咱们厂的工人远远不够。”

周旺财说道,“咱们也不一定要全用人工分选啊,造个分选机器也不难。

您见过农村筛选稻谷和麦子里面杂质的风车吧,这大羽毛和羽绒重量不一样,风吹起来的高度就不一样。

利用这个原理,造一个分选机。

底下装一个鼓风机,上面加上几个分格仓就成了。

我给您一个图纸,您找人做出来也不贵。”

陆敏慧笑着说道,“小周同志,你这脑瓜子真机灵,难怪老王那么夸你。”

周旺财从挎包里拿出一张图纸放在办公桌上,“您过奖了,我这都是小聪明罢了。”

陆敏慧看了看图纸,分选机的外形就像一个房子,上面标记的尺寸是八米高,三米宽,她惊讶地说道,“小周同志,这分选机要做这么大吗?比一间房子都高了。”

周旺财说道,“陆厂长,这羽毛本身都很轻,被风吹起来高度差别不是很大,只有高度足够,这样能把羽绒分得细一点。

按照我的设想,这还算小的了,最好是做到6米宽,30米高,分出来最顶层的羽绒品质最好,可以用来做高档的羽绒服,卖个几百刀乐一件那才美呢。

不过考虑到成本太高,还有咱们的衣服在国际上没有名气,不适合做高档羽绒服。

暂时就做这种规格,这样分出来的羽绒,用来做中低档的羽绒服也够了。

等以后赚了钱,口碑和名气打开了,咱们再做高档的。”

陆敏慧笑着夸赞道,“小周同志,你志向不小啊,那就听你的,这羽绒服我们厂就做了。”

周旺财郑重地说道,“陆厂长,这羽毛收回来气味比较大,比较脏,得多清洗几遍,还要通过高温杀菌,做到成品没有异味。国际上的口碑很重要,关系到咱们厂以后的发展。”

陆敏慧严肃地说道,“这你放心,能赚外汇的机会来之不易,我会亲自抓好质量关的。”

周旺财见时机成熟,搓了搓手说道,“陆厂长,咱们厂要是增加这个羽绒服项目,肯定需要招不少工人吧,能不能给我几个招工名额?”

陆敏慧一口答应,“没问题,我给你三个名额够不够。”

周旺财笑着说道,“谢谢陆厂长,应该够了。”

陆敏慧迅速开好三份介绍信,递给周旺财,笑呵呵地说道,“是我们应该谢谢你!小周同志,你脑瓜子这么灵活,希望以后你常来我们厂,多多提意见啊!”

周旺财接过介绍信连忙点头,笑着说道:“陆厂长这么信任我,我一定常来。”

陆敏慧指着周旺财的羽绒服说道,“小周同志,你这件羽绒服,能不能留给我们做样本研究。”

周旺财说道,“可以可以,送给你们都行。”

陆敏慧说道,“那不行,我们不能白拿你的衣服,你这衣服多少钱买的?”

周旺财想了想,要说买的他也不知道香江那边的具体价格,自己还打算给家里人做几件呢,于是说道,“这衣服不是买的,我买了材料请人做的。”

陆敏慧心里估算了一下成本,决定多给一些钱作为奖励,笑着说道,“那我给你五十块钱吧,这是我们第一件羽绒服参考样本,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周旺财笑着说道,“陆厂长,用不了这么多钱的,就是布票不好弄。”

陆敏慧摆摆手,从抽屉里取出一沓崭新的票证和钞票:“五十块钱是样品费,再给你三米布票,这是厂里特批的。你是大功臣,可不能让你吃亏。”

她将钱和票证塞进周旺财手里,看了看手表,“快中午了,你留下来在我们这吃顿便饭吧。”

周旺财把钱票收进挎包说道,“行,那我就不客气了。”

周旺财跟着陆敏慧来到小食堂,两人聊着羽绒服的生产工艺,没一会儿食堂工作人员端上来饭菜。

一盘白面馒头,一大碗白菜炖豆腐,一盘醋溜土豆丝,一盘煎鸡蛋。

这伙食可比红星轧钢厂,李怀德他们的招待餐差多了,不知道是这陆厂长为人太朴实,还是太朴实。

周旺财盯着面前简单的三盘菜,正要动筷,陆敏慧夹了块金黄的煎鸡蛋放进他碗里:“小周同志别嫌弃,咱们厂食堂就这条件,厂里也是好久没见过肉了。”

周旺财笑着说道,“怎么会嫌弃,我们家以前还吃不上这样的伙食呢。”

陆敏慧说道,“哦,小周同志,听你这意思,现在你们家伙食达到这样的标准了?那挺厉害啊,已经超过大多数家庭了。”

周旺财给自己盛了两勺白菜炖豆腐说道,“不瞒您说,现在我们家伙食比这还好,肉蛋鱼都很常见。”

陆敏慧好奇地问道,“你们家哪来的这些物资?现在市场上可是很少见。”

周旺财说道,“我自己经常钓鱼打猎,再加上偶尔去外地采购,家里基本不缺肉食。”

陆敏慧闻言放下筷子,眼神里满是惊讶与思索:“钓鱼打猎?还能去外地采购?小周同志,你路子够广啊!”

她往周旺财碗里又添了些煎鸡蛋,“说起来,我们厂的工人们也好久没尝过荤腥了。要是能供应些肉食,大家干活都更有劲,你能不能帮忙给我们想想办法?”

周旺财说道,“我是能弄到肉食,不过这都是计划外的东西,远高于市场价。”

陆敏慧来了兴趣,“啥价格?你说说看。”

“野猪肉五块钱一斤,鲜鱼两块六毛钱一斤,干鱼四块钱一斤,野鸡四块钱一斤,野兔三块钱一斤。”周旺财说道。

陆敏慧说道,“这价格还可以啊,比黑市便宜多了。小周同志,你要是再弄到货了,给我们厂也送一些吧。”

周旺财答应道,“行,我记着了。”

吃完饭后,周旺财骑着三轮车离开康乐制衣厂。

他回到家里和爷爷奶奶说,“爷爷奶奶,我要去一趟周家村,还有我姥姥家,晚上不回来吃饭了。”

张玉琴问道,“乖孙,你回老家做啥?”

周旺财说道,“奶奶,我弄了几个制衣厂的工作名额,给美兰姐和我表姐她们,我去通知一下。”

张玉琴眼睛瞬间亮了,拉着周旺财的手笑得合不拢嘴:“哎呀,还是我乖孙有本事!这工作名额可是铁饭碗,你美兰姐和你表姐要是知道了,保准高兴坏了!”

周铁牛笑着说道,“乖孙,你去吧,看看你大娘把红薯、白菜、萝卜收了没有,路上骑车慢点,别滑倒了。”

“爷爷,这都啥时候了,那些菜肯定早就收了呀,我骑车技术好着呢,您放心吧。”周旺财说道。

他心里暗道,家里现在不缺这点东西,爷爷这是想老家了,改天带他们俩回去看看。

他骑着三轮车出发,快到周家村时,从空间拿出自己的自行车放在三轮车斗上,又装了十斤大米,十斤面粉,五斤腊肉,两瓶花生油。

村口安安静静一个人都没有,大家都在躲家里猫冬。

周旺财直接来到大爷家院子门口,大声喊道,“大娘,美兰姐,开开门!”

很快屋子门打开,赵秀娟拿着擀面杖和周美兰出现在门口。

周美兰高兴地跑过来打开院门,“旺财,你咋来了?是不是爷爷奶奶回来了?”

“爷爷奶奶没回来。”周旺财一边推着三轮车进院子,一边笑着说道,“大姐,我给你找了一个工作,去城里康乐制衣厂当工人。”

赵秀娟手中的擀面杖“啪嗒”掉在地上,眼睛瞪得老大:“制、制衣厂?那不是国营单位吗?美兰这丫头能去?”

周旺财从挎包里拿出一份介绍信,郑重地说道,“当然了,这是陆厂长特批的名额,大姐拿着介绍信随时能去报到。”

周美兰接过介绍信,看着上面红红的公章,高兴得蹦起来,一巴掌拍在周旺财肩上,“旺财,谢谢你。”

周旺财怪叫着说道,“大姐,你倒是轻点,这是你弟弟的肩膀,不是木桩子。”

周美兰连忙给他揉了揉,“哎呀,是姐不好,我太激动了。”

赵秀娟捡起擀面杖笑着说道,“旺财,快进屋,我正包饺子呢,等会就煮给你吃。”

“大娘,我等下还要去姥姥家,饺子就先不吃了。”周旺财转头对周美兰说道,“大姐,帮我把东西搬进去,这是给你们的。”

说着他把自行车搬下来,“这自行车先给你骑,你明天骑着自行车进城,我就不送你了。”

周美兰一边搬着东西进屋,一边笑着说道,“我骑自行车还不熟练呢,你不怕我摔坏你的自行车啊?”

“大姐,自行车没那么容易摔坏,这不是还有一下午时间吗,你慢慢练一会就熟练了。”周旺财说道。

赵秀娟说道,“旺财,你去你姥姥家也用不了多久,还是吃点饺子再去吧,你这来一趟家里啥也招待你,让我们怎么好意思。”

周旺财看看手表才两点半,就答应下来,“那行吧,您少煮一点,我吃过午饭时间也不久,多了吃不完。”

“呵呵,没事,你能吃多少吃多少,吃不完咱们留着晚上吃。”赵秀娟说道。

这时院外传来周美香的声音,“娘,您做什么好吃的了?”

周美凤看见院子里的三轮车,蹦蹦跳跳跑进来,“是不是旺财哥来了?”

“旺财哥。”两姐妹一进屋高兴地喊着。

周旺财笑着说道,“美兰,美凤,你俩怎么这么早回来了?”

“旺财哥,今天周六啊,你从城里过来比我们还早呢。”周美凤说道。

周旺财这才想起来,自己不经常去学校,倒是忽略了星期几。

赵秀娟笑着说道,“你俩回来得正好,马上吃饺子了。”

周美凤说道,“娘今天啥日子,这个时候吃饺子,吃午饭晚了点,吃晚饭又早了点。”

赵秀娟笑着说道,“今天是个好日子,你旺财哥给你大姐找了一个工作,她以后就进城当工人了。”

周美香拉着周旺财的胳膊说道,“旺财哥,要不你帮我也找个工作吧,我也想当工人。”

周旺财问道,“怎么了,你不想上学啦?”

周美香说道,“反正毕业也是要找工作嘛,早点工作还不是一样。”

周旺财说道,“那当然不一样,你要是读完大学,一进厂就是干部,工资四十九块五毛钱,转正就是五十六块钱。现在进厂当学徒,工资十八块钱,转正二十七块五毛钱。而且大学生将来升迁机会也多一些,普通工人只能慢慢熬时间,到了时间考级过了才能涨一级工资。”

周美香说道,“那好吧,我还是接着上学好了。”

周美凤说道,“旺财哥,我将来也要上大学。”

周旺财说道,“行啊,你好好学习吧,有机会的。”她要上大学就难了,等她上高中三正好赶上大风暴开始,高考就中断了,等恢复要到197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