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啥事体,快讲!”宋阳没好气地斜睨了冯启亮一眼,一脸不耐烦。

冯启亮眼巴巴地瞅着宋阳,开口说道:“我去盘龙湾的时候,听晓萱讲起你在山里和县城来的那几个所谓护秋队的人起了冲突,说你会武功,还使了啥子点穴手法,厉害得很……

妹夫,这次确实是我们不对,不该干出这种事。但你瞧瞧他们,到现在都还没法起身……

其中有两个真挺够意思,我在汉中这边混的时候,他们没少帮衬我。你看能不能帮他们缓解缓解?”

老李也回头看了看躺在地上蜷缩着,时不时发出闷哼声的几个青年,面露担忧之色:“弟娃儿,就帮他们解解穴吧,事情既然已经说开了,冤家宜解不宜结,可别整出啥乱子才好!”

听到老李这话,宋阳对他的好感不禁减少了几分。

他暗自嘀咕道:“说得轻巧,还不是因为你才有这档子破事,现在倒好,一句轻飘飘的话,倒像个没事儿人似的!”

但转念一想,以后自己估计常要到秦岭撵山、采药,必定会在汉中停留,确实该把潜在的麻烦解决掉才妥当。

有打穴的手法,自然也有解穴的办法。

当然,这可不像电视上演的那般,点了人穴位,就能让人呆立许久不动,解穴也并非随便戳上两指,人就能立马活蹦乱跳恢复如常,没那么神奇。

所谓的解穴,实际上就是一种活血化瘀的按摩手法,当初在彭水苗寨时,龚志国就教过他。

宋阳转身走回去,在那四人身边蹲下,伸手在他们被击打之处一阵拿捏揉搓,好一会儿,才让几人缓过劲来,能够站起身。

“没个十天半个月好不了,回去慢慢养着吧。以后这种事,劝你们最好别再干,不然早晚得进局子!”宋阳摆弄完,起身叮嘱了一句,便招呼老李一同离开。

原本事情到这儿也就算结束了,让老李自行回去就行。

可宋阳还有事要请教他,自己包里疑似崹参的东西得确认一下。

既然老李懂这些,宋阳打算找个偏僻点的地方再问,这样方便把东西拿出来。要是真的是崹参,那可不能轻易暴露。

冯启亮也跟着数落了那几人几句,然后赶忙跟了上来。

他们一直送老李走出两三里地,此处能瞧见汉江大片的浅滩。

宋阳见四周无人,也没有村落,便对老李说道:“大爷,咱到江边河滩上坐会儿!”

老李看了看浅滩,又扫视了一下周围,神色瞬间警惕起来:“去那儿干啥?”

“我有点事儿想跟您请教请教!”

宋阳为打消他的疑虑,把背着的布包取下来,撑开袋口,让老李看到里面用树皮封包的物件:

“这次我陪调研团在山里转,路上发现了点东西,估摸是崹参,可我以前没见过,所以想向您讨教讨教!”

“原来是这事儿!”老李略微松了口气,“走吧!”

宋阳领头朝浅滩走去,走到距离大路三十多米远的地方,见此处已被杂草灌木遮挡得严严实实,足够隐蔽,这才在草地上坐下。

他把树皮封包拿出来,小心翼翼地解开捆在上面的藤皮,拿掉里面的青苔,九株植株的根须便一一展现在眼前。

老李凑近一看,眼睛顿时瞪得老大:“你这是从哪儿弄来的?”

宋阳摇摇头:“那地儿我也叫不上名儿,就记得是个山坡上。您知道的,我不是本地人,对这边地形不熟!”

彭世文教授有地图,宋阳当然清楚那地方叫什么,但他可不傻,知道名字也不能说。

紧接着,宋阳追问道:“大爷,这是不是崹参啊?”

“是崹参,而且是难得的大货!”老李的神情变得十分激动,他伸出双手,小心翼翼地将一根根崹参捧起来查看。

当捧起那株最大的、茎秆上有五个分杈的崹参时,双手都开始微微颤抖:“我都好些年没见过这么好的货了。一般那些体笨、肥大、芦碗稀疏、不紧密的,都是些不入流和普通的参类。

你这几株,芦碗紧密相互生,圆膀圆芦枣核艼,紧皮细纹灵,须似皮条疏而清,珍珠点点缀须下……这可是纯正的崹参,年份还相当高。这都是几匹叶的?”

“几匹叶?”宋阳对这个概念有些模糊,一时说不上来。

老李见宋阳一脸茫然,便知道他是真不懂,于是解释道:“就是茎秆上面有几个分杈!”

“哦哦哦……明白了,这五根小的,是三个分杈,中号的三棵是四个分杈,最大这个是五个分杈!”

宋阳说完,想确认自己说得对不对,又接着问:“五个分杈就是五匹叶,对吧大爷?”

老李点点头:“这崹参堪称参中帝王,传说长白山的人参,都是从秦岭迁徙过去的……”

这话,宋阳和王岳在米仓山里听采药人讲过,当时是和桔梗一起说的,就当听了个故事。

但仔细想想,秦岭乃大地脊梁,是南北分界线,最高的太白山一带常年冰雪覆盖,作为南北交汇之处,高海拔的一些地方,确实完全适合人参生长,有这样的传说并非毫无根据。

再者,人参本就是分布范围极广的植物,只是由于过度采挖,不少地方都已绝迹,如今只剩东北还有。

长白山人参名气最响,可在东北,也并非只有长白山才有人参,好多地方都有生长。

“和长白山的野山参一样,一到五年生的野山参,参叶由三片小叶构成,俗称三花儿。

长到五到十年的野山参,参叶由五片小叶构成,形状像人的手掌,俗称巴掌。

十到二十年的,会长出两个桠,每个桠上有五片叶子,因为两个分枝像羊角、鹿角,所以叫二角子。

三十年以上的有三桠五叶,因像灯台子的三个爪儿得名,叫灯台子,也叫三匹叶。

五十年以上的四桠五叶,叫四匹叶;八十年以上的有五桠五叶。

达到百年的,有六桠五叶,我这辈子,只在年轻时见过别人采到一棵。

据说还有七匹叶以上的崹参,极其罕见,我只听老辈人说过传闻,从未亲眼见过。五匹叶及以上的,那可都是真正的大货,能值大钱!”

老李确实是个内行,说起这些头头是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