厅堂里,官媒薛嬷嬷满面笑容,声音洪亮又喜庆。
“给肖大夫人道喜了!贵府大爷春宁公子青年才俊,名动京城,钟家老爷夫人是早有耳闻,心生欢喜。”
薜嬷嬷道:“特遣老身前去求娶,幸不辱使命,钟府之意是愿与肖府永结秦晋之好!”
“劳烦薛嬷嬷走这一趟。钟府诗礼传家,钟小姐贤淑之名,我亦有所闻。春宁能得钟家青睐,也是他的福气。此事,我们尽快商议。”
许氏端坐,嘴角含笑,语气庄重又不失温和。
她微微侧首示意,身旁的丫鬟恭敬地递上一个准备好的红封:“一点辛苦茶钱,嬷嬷莫要推辞。”
“夫人客气,夫人客气。”
薜嬷嬷自然是满心欢喜,
手中捧着春宁的泥金庚帖,封面精致前往钟府提亲去了。
送走了薜嬷嬷,下人说二姑娘和姑爷回府了。
“赶紧的,快请。”
许氏呷了一口茶,捶了捶自己的老腰:“哎,年纪大了,这一天天的事儿多,还真是累哟。”
府中的中馈都交给儿媳朱氏打理了,但是涉及到春宁春燕春姝的大事,还得许氏上阵。
“辛苦大嫂了。”
徐氏笑意盈盈:“这些事儿也只有大嫂才能做好。”
“你呀你呀,真正是福气好得让人羡慕。”
许氏面对弟媳也是无奈的摇头。
同样是为人妻为人母,徐氏就是佛系得吓人。
儿子的亲事她都不管,只让她这个当大伯母的去折腾。
偏偏,儿女都特别的争气。
“是啊,遇上大嫂就是我的福气。”
许氏……她能怎么办?
自己的弟媳自己宠着呗。
“是的,有大伯母都是我们的福气。”
春暖笑着走了进来。
“暖暖见过大伯母,见过母亲,见过长嫂。”
“暖暖啊,我的暖暖,总算回来了,快来坐。”
许氏拉着春暖就坐在了自己的下首。
徐氏也懒得去管了,反正女儿是她的,回头还是会和自己亲香。
“暖暖,这一路上可还顺利。”
“挺好的。”
报喜不报忧,孩子路上生病那些事儿就省略去了,小孩子吃五谷生百病,小病小灾的她完全能搞定,没必要说,毕竟过去的事儿了,说出来平白增添几分焦虑。
“现在好了,我们一家人终于在京城团聚了,真好啊。”
许氏想起来了:“暖暖,春宁的好事儿将近了。”
“春燕和春姝春宁,谁的喜事先办?”
“春燕和春姝下个月办,春燕三月十八,春姝三月二十六,相差几日。”许氏道:“春宁等着媒婆这边去合八字,到时候再和钟家商议婚期。”
“三桩喜事,分别在三房里,若不然也会冲撞的。”徐氏道:“这样最好,三房人都有喜事儿。”
“是啊,按规矩,一家人一年不能同时嫁娶,正好了,咱们是三房人,就相互不影响。”
不是她们着急嫁娶啊,而是被形势所逼。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肖家落难这些年生生的耽搁了孩子的亲事,不能再拖了。
谁知道拖下去又会出什么变故呢。
毕竟林家老太爷身体也不怎么好了,万一又遇上守孝那就不好说了。
“真好啊。”
春暖欢喜不已。
“长姐没回来?”
“春玉和盼盼在庄上去了,夏老夫人喜欢庄上生活。”
“倒也不巧。”
春暖知道,长姐应该过得很幸福了。
“估计着我们一家要在一起吃个团圆饭,得等春燕嫁人的时候了。”
是啊,就算是在同一座城里,也并不是想见就能见的。
春暖回来了,春安和沐阳拜师的事儿就提上了日程。
“都是自己一家人,不必搞得这么正式。”
大伯母居然说还要行拜师之礼,春暖觉得没这个必要。
“正因为是一家人,更应该拜师,礼不可废。”
最后决定在春燕出嫁前一天举行拜师礼。
春安和肖沐阳都很高兴。
“你们入我门当我弟子,我有两个要求。”
“阿姐(姑姑)请讲。”
“一是要有真本事,二是要有真学问,读书也不能落下,能不能办到?”
“能。”
嘴上说能,心里却是哀嚎不已,孩子命苦啊,学医还得读书。
但是,阿姐(姑姑)要求的事儿不得不做。
男宾这边,赵明华与岳父聊了聊,岳父却自觉很尴尬,因为他发现自己在漠北多年,对京中之事朝中之事知之甚少,借口有事儿先溜了,让儿子春宁陪着。
春宁与赵明华是老相识,又年轻。
而且,春宁一直很佩服姐夫赵明华,总觉得他不是简单的一个商人那么简单。
果然边喝茶边聊天,然后春宁就发现:姐夫知道的比他知道的还要全面!
言谈中,姐夫传授给自己的官场之道也相当的受用。
就很想知道:姐夫是哪来的渠道知识啊?
“春宁,凡事不急,一步一步来的。”
知道小舅子很崇拜自己,赵明华内心是爽的,但是言语中还是很谦逊:“你很优秀,年纪轻轻入了翰林院,以后前程很远大的。”
“姐夫过奖了!”
聊天之中,说起了春宁婚事。
春宁害羞不已。
“八字还没有一撇呢。”
而此时的钟府,薜嬷嬷满脸笑容送上了春宁的生辰八字。
“钟夫人,这是肖公子的生辰八字,肖大太太嘱咐,务必将小姐庚帖请回,予钦天监合算,祈望天作之合。”
钟夫人早已将闺女的庚帖备好,用一方簇新的锦缎包裹,郑重交予薛嬷嬷。
“有劳嬷嬷。这是小女兰儿的庚帖。但愿两个孩子八字相合,福缘深厚。”
她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这关乎儿女终身,虽是走过场,却也至关重要。
是的,她与肖家两位太太相交甚欢,春宁也是女儿心仪之人。
只是,真的很担心八字相不相合。
待送走薜嬷嬷后,钟兰就迎了上来。
“母亲……”
脸上带着娇羞和期盼。
“你这孩子,嫁衣綉得如何了?”
果然是女大不中留啊,留来留去留成仇。
看看,这孩子是多么的期待能成为新娘。
“一直在绣呢,下个月就可以完工。”钟兰娇羞问:“肖家那边可有什么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