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本就议论纷纷的酒楼一下子炸开了锅似的,起初大家还小声议论,林小棠的话一说完,大家顿时激烈议论起来。

一名客人一脸震惊道,“天呐,咱们没听错吧,这酒楼东家的儿子看起来都快三岁了,他爹和兄弟们竟然都不知道老大家添了丁,这哪里是一家人呀,就是街坊邻居家里添了一口儿人,过了两三年也不至于丁点儿不知呀,这这这……”

“这也太薄情寡义了,这样的家人要了干啥,怪不得这酒楼东家在这县里开了几年酒楼,听说还种了一大块儿药田,上千亩呢,咱们从未听说东家还有别的啥亲人,怕不是看人家过上了荣华富贵的日子,这才巴巴上门来认亲的吧?”

有客人疑惑道,“咦,那会儿我来的早,听见他们在大堂里吵闹着要见沈青川,这千珍楼的东家分明姓林名青川,另外一位不常来的姓沈,那他们一家子姓沈,酒楼东家是这位老先生的儿子,这几个年轻人的大哥,那为何东家姓林,哪有一家人两样姓氏的说法?”

大家也觉得甚是稀奇,心想这其中肯定大有文章,一个个伸长了脖子想要看惊天大秘密。

沈老爷子上了年纪,自认为是几个儿子的爹,在家里有着说一不二的地位,这会儿被众多客人议论,他觉得面子有些挂不住,生怕当初分家的事情被抖出来,于是他先发制人。

“青川,过去发生的诸多事情已经过去好几年了,不论孰是孰非咱们都别再提了,就随风而去吧,家里孩子多,过去是爹忽略了你,让你凤儿受了苦受了不少委屈,可终究是手心手背都是肉,这几年爹也反省了,爹以后定会好好弥补你的,你是当大哥的,爹不该让你一味的谦让弟弟们,以后爹给你做主,让你在家里当正儿八经的大哥,常言道长兄如父,以后他们几个混账全都得听你的,爹也多听你的,你让大家干啥,大家就跟着干啥,成不?”

呵呵……

林小棠差点忍不住嗤笑出声,果然姜还是老的辣,这漂亮话一出,若是爹不让步,便成了爹不识好歹不敬长辈不友爱兄弟们了。

不出半日,千珍楼的客人定然将这些话传遍整个渡水县,传得满城风雨。

她冷笑道,“爷爷,您好不容易考上了秀才,这些年留在桂花村儿当教书先生真是可惜了,您应该去京城给大户人家当账房先生,真是打得一手好算盘。”

沈老先生呼吸一滞,脸色一阵青一阵白,暗道这死丫头最是鬼精,嘴皮子向来比老大两口子利索,她一开口准没好话。

他忍住心中怒火,小声道,“小棠,小丫头家,别学大人,啥话该说啥话不该说你都不清楚,别乱插话。”

又不是真的小孩,该不该说,有没有乱插话,当由她自己评判!

“爷爷,要不咋说你打得一手好算盘呢,从前家里穷的时候,一大家子全都指着我爹我娘干活,你去学堂当教书先生,一月也不见得有几个束修,四个叔叔全都能跟着你进学堂念书,唯独我爹这个长子未能踏进学堂半步,为啥不给他读书,你倒是给大家伙儿讲讲呀?”

看着爷爷那张逐渐黑沉的脸,林小棠心中很是解气,只要他们不上门来找晦气,这些往事便能随风而散,但只要他们不停作妖,那这些事情便会重新聚拢萦绕不散。

“说不出来了吧?因为一大家子那么多张嘴都要张口吃饭,你和继奶生的几个儿子全都不干活儿,继奶整日吆五喝六的指挥着我爹娘干活儿,日日吃完就躺着,我爹要是也去学堂念书,怕是一大家子全都饿死了吧?

哦……差点忘了,爷爷是赘婿,因着我爹的娘家死绝了,奶奶也死了,你给爹改了姓沈,又娶了继室生了四个儿子,我爹是老大,家里的苦活累活儿全都干完也正常,毕竟没娘的孩子没人疼是不是?

可是家里穷日子艰难的时候,你眼里没有长子,几个叔叔眼里也没有大哥,我爹娘在家里受苦受难,好不容易分家改回姓氏撑起林家门庭了,开了酒楼种了药田,日子过富裕了,咋就都想起来要尊重我爹了呢?”

哼,她可不是爹,会照顾爷爷的面子,为老不尊,就不要怪小辈儿不尊重他了!

沈老先生没想到孙女儿这张嘴竟然比以前还要利索,噼里啪啦就把他们以前那些事情全都抖了出来。

他一张老脸刷的一下变得煞白,眼神闪躲了几分,感觉十分丢人。

酒楼里的客人们议论得唾沫都溅了三尺高。

“老天爷,我还当是咋回事呢,这千珍楼的东家原来是沈家原配生的儿子,这老先生还是赘婿,怪不得东家改姓了林,人家本就是林家人,整个林家的家产都该是他的。

不过话说回来,这赘婿当的可真是让人羡慕啊,不仅原配家死绝了,落了家产,还娶了继室又生了几个儿子。

让原配的儿子干活儿养着一大家子人,继室的儿子们去学堂念书,高明,真高明!”

“没错,这些事真不是人干的,怪不得人家说吃绝户,这不就是活生生的例子吗?”

一名妇人怒道,“我要是那原配夫人,气都得气活过来了,招个赘婿本就是为了把门户撑下去的,没想到生个儿子还被改了姓,家产都没了,儿子也被继室一家子磋磨,太不是人了!”

“没想到啊,这年头还有这样的人,真是没看出来啊,就这还是秀才出身学堂里的教书先生呢,能教出啥学生?”

“教出一群忘恩负义之辈呗!”

“不然世人咋说,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这话一点都不假。”

有人上下打量沈家父子四人,撇嘴道,“瞧他们穿着寒酸的,这都是报应,白眼狼忘恩负义合该越过越穷,人家林东家凭借自己的努力在这县里开了酒楼种了药田,富甲一方,证明老天都看不过去了,眷顾好人,保佑林家不绝户!”

“就是就是,哪怕有些人面兽心的人吃绝户,人家骨子里也留着母家的血,有血性自然就能东山再起!”

“这林东家可不是东山再起了,人是白手起家……”

“唉,以前得遭多少罪呀……”

“摊上这样的爹和兄弟们,真是晦气……”

“……”

“……”

客人们议论纷纷,对沈家父子四人指指点点。

来这里吃饭的人,大多都是有钱人,家境不错,所以他们也不是那怕事之人,也敢大胆议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