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花村。
沈老爷子从村儿里扎堆聊天的人里得知孙女被当今圣上亲封县主后,大喜过望,开心得直仰天大笑。
开心过后,他又突然悲愤起来,为何是一个丫头片子被皇上封了县主,而不是他的儿子被皇上封了官?
他生了五个儿子,最不喜欢的老大是已故原配生的,却经商致富发了财,不受重视的老四是继室生的闷葫芦,跟着老大也越来越富裕,唯有他最偏疼的老二老三和老幺,竟然一个比一个不成器!
本是秀才出身,当了多年教书先生,桃李满天下,自家结苦瓜,究竟哪里出了问题?
他不愿意承认,也不甘心!
沈老爷子悲喜之下,怒火攻心吐了血,昏了过去。
孙氏得知消息后,忙喊着三个儿子跑去村头把丈夫抬回家中,大夫手忙脚乱的诊治了后,摇头叹息。
沈老先生中风了!
老沈家瞬间天塌了一般,没了主心骨。
一家无比后悔,若当初他们好好善待老大几口子,长辈公正有爱、兄弟团结互助,妯娌和睦相处,是不是他们老沈家也不会越过越回去,成了村儿里邻里的笑话?
……
刘家村。
老刘家费尽千辛万苦打听两个女儿的消息,最后终于打听到了,大女儿重新又嫁了一家,还是家中独子,大女儿又生了个女儿,都快被丈夫宠上了天。
大女儿女婿经营的酒楼还是二女婿和一个有身份的人合开的,二女儿女婿则去了京城,如今早已赚得盆满钵满。
外孙女还面见过当今圣上,竟还被封了个县主嫁进了高门大户,过上了锦衣玉食的生活。
老刘家傻眼儿过后,心里酸溜溜的,百般不是滋味。
凭啥他们在乡下过着节衣缩食的穷日子,两个女儿却成了金凤凰,过着富贵逼人的日子?
于是,他们心思又活泛起来,开始盘算……
……
谢家庄。
谢家知道前儿媳靠着娘家妹妹妹夫一家有了出息,替妹妹妹夫经营酒楼,日子越过越红火,他们眼睛都红了。
一向惯得儿子无法无天的谢家夫妇头一回把儿子打得三天起不来床,责怪他放着富贵日子不过,非要去招惹一个克夫克子的寡妇。
这几年,谢来福日子过得也不好,没了妻子操持家务,两个儿子需要人管,娘在家帮他带两个儿子,他和爹下田干活,累得腰酸背痛。
当年小寡妇家半夜闹鬼一事给他造成了心理阴影,从那之后他便不举了。
这让他大受打击,经常喝得烂醉,不仅村里的人对他指指点点,就连青楼的女人都嫌弃他。
早知成了这般光景,他当初就不打刘采儿,好好过日子了。
谢家两个孙儿年岁渐长,开始后悔当初没跟着娘离开,若当初跟着娘过几日苦日子,他们是不是就跟着娘经营酒楼,当富家公子了?
……
乡下那群人肠子都悔青了,一个二个都舔着脸想去打秋风,却连人面儿都没见着,就被那些伙计给撵出来了。
刘凤儿和刘采儿两姐妹商议后,决定逢年过节差人给爹娘老两口送些礼品和银子,一直送到爹娘去世,也算是尽孝了。
起先沈千川还带着妻儿驾着马车回老刘家探望爹娘,带了吃穿用给老两口儿,还塞银子给他们,谁知爹娘的心竟是个填不满的,非一哭二闹三上吊让他们给另外三个兄弟也开个酒楼,还要求他们夫妻帮小川娶一房媳妇。
他当即表明态度,帮家里开酒楼绝无可能。
小川娶媳妇也不是他的责任,以后再不会回村儿探望,只尽孝,会定期让人送吃穿用度回来。
孙氏破口大骂,自己的亲儿子被白眼狼继子给带偏了,苦自己没有当地主婆的命……
待回京后,沈千川将回老沈家的遭遇讲给大哥大嫂听,大哥大嫂劝他不要回家,以免被缠上。
后来,他们兄弟二人学着刘氏姐妹,定期差人送吃穿和银子回家,当然,银子不会很多,够老两口花而已。
林青川在京城站住脚跟儿,也算光宗耀祖了。
他找了个半仙儿看了黄道吉日,把林家祖坟迁到京城外一处风水宝地。
至此,除了后来沈老先生去世,他们一家再没回过桂花村。
又是一年科考后,薛寒星一举夺魁,成了状元,打马游街,陆安得了探花,被公主看中,成了驸马。
有这两个身份非凡的朋友和夫家为后盾,林小棠的经商之路走的又稳又顺,一跃成为全国女首富。
当然,怕皇上猜忌,她们十分低调。
顾明淮本来有机会进兵部,怕皇上忌惮他家有钱有权,他向皇上请辞,和小棠四处游山玩水。
两年后,小棠生了一对龙凤胎。
满月宴上,亲朋好友一起上门道喜,鞭炮声震耳欲聋,热闹又红火……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