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权力之巅 > 第1483章 存在感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曾几何时,陈辉只是把支教当成逃避现实的一种手段,这才跑到无人问津的姚家岭小学当老师。

但现在,他已经完全把支教当成一项事业来做。

这和春节前,宋思铭与他的那次交谈,密不可分,宋思铭告诉陈辉,一个人的力量终究是有限的,如果陈辉真想让更多贫困地区的孩子受益,那就发动更多的人,来参与到支教当中。

一番认真的思考过后,陈辉接受了宋思铭的建议,开始从网络上,召集那些有意参与支教的年轻人。

半年时间,陈辉的支教群,已经有二百多人。

真正来到贫困地区,成为支教老师的,超过五十人。

别小看这五十人,这五十人,足以支撑起崇棠县十所乡村小学的教学任务。

因为,崇棠县这边的乡村小学,都在山区,学生数量相对较少,一个小学有三位数的学生,就算是比较大的小学了。

在教师短缺的时候,一个小学,往往就只有一名老师。

如今,以姚家岭小学为中心,周边十余所乡村小学的教师短缺问题,都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善。

这一切都要归功于陈辉的组织动员。

所以,周边其他村的村民,对陈辉也充满感激。

宋思铭和陈辉交谈之间,不时就有其他村的村民代表,来到姚家岭小学,向陈辉表达新婚的祝福。

由于陈辉提前声明,不收礼金,各村代表带来的,都是当地土产,以及各村小学师生写就的祝福语。

婚礼总指挥,姚家岭村村委会主任姚增喜,也让人把这些特殊的贺礼,摆放在最显眼的位置。

“思铭,你让我找到了人生的真正意义。”

看着那些特殊的贺礼,陈辉感慨万千。

“被人认可的感觉很好,对吧?”

宋思铭问道。

“非常好。”

陈辉顿了顿,说道:“我可能境界还是有点低,境界高的人,就是默默做好事,不在意外界的评价,哪怕没有外界的评价,他们依旧能坚持下来,但是,我不行,我非常在意这些,我把这些当成前进的动力。”

“我也是。”

宋思铭笑了笑,说道:“我们都不是圣人,就算圣人,追求的不也是精神价值吗?只不过我们这些人,更喜欢看得见的精神价值。”

“看得见的精神价值,对,就是看得见的精神价值。”

宋思铭的表述,让陈辉连连点头。

“陈姨什么时候到?”

宋思铭随后问陈辉。

“她得下午了。”

陈辉回答道。

“你父亲来吗?”

宋思铭犹豫了一下,问道。

“他不来。”

陈辉摇摇头,说道。

“他的身份,确实不方便出席。”

宋思铭安慰陈辉。

“不光是身份问题,他可能还是觉得我没有走对人生的路吧!”

陈辉有些失落地说道。

很小的时候,父母离异,陈辉跟着母亲生活,再加上父亲那边又重组了家庭,导致他跟父亲的关系本来就很疏远,直至八个月前,他未做请示,辞去公职,两人的关系,彻底跌到了冰点。

但结婚这种大事,陈辉肯定还是要说的。

他也希望父亲,能够到场,见证他迈向人生的另一阶段。

可电话中,父亲只回了三个字,“没时间。”

这让陈辉无比失落。

好在母亲,全力支持他,支持他所做的一切决定,包括不按常规,将婚礼放在自己所支教的小学举行。

“他介意的,可能只是你没有按照他规划的路线走,至于你现在这条路,在他眼里并不一定就是错的。”

宋思铭为陈辉分析。

陈辉父亲所在的位置,决定了其觉悟不可能低到会认为辞去公职,转而支教这件事是错的,假设做这件事的换成其他人,陈辉的父亲说不定还会大加赞赏。

但现在是陈辉。

为了维护一个父亲的威严,他只能对陈辉冷言相向。

“真是如此吗?”

宋思铭的分析,让陈辉眼前一亮。

陈辉刚才也说了,他很在意外界的评价,这个外界,自然而然,也包括父亲,如果父亲认可他现在做的这件事,他的动力,无疑会更足。

“我觉得是。”

对于父子之间的沟通,宋思铭没有任何经验。

但是他觉得,陈辉的父亲没有反对陈辉现在所做的事,其实就是一种支持,只是这种支持比较含蓄罢了。

“江北大学也有一个支教团,等你婚礼结束有时间了,我约一下江北大学支教团的负责人,你们可以坐下来,好好沟通一下。”

宋思铭接着说道。

既然陈辉把支教当事业来做了,那就要做大做强,与江北大学支教团合作,肯定能让陈辉的支教事业,更上一层楼。

“这个可以有。”

经过半年的尝试,陈辉也愈发意识到,自己现有支教模式的弊端,老师过于分散,稳定性不足。

如果能有大学这种稳定的组织作为依托的话,有些事就好办多了。

中午,宋思铭和陈辉,以及姚家岭村的村干部,一起吃的大锅菜,这也是当地婚礼的习俗。

等到晚上那一顿,就要变成面条了,寓意长长久久。

午饭吃完没多久,陈珊到了。

除了陈珊,还有陈家的一些亲友,比如陈辉的二姨,三姨等等,看穿着看打扮,就知道都是体制内的,而且级别很低。

对于陈辉把婚礼放在一个山区小学里办,这些亲戚不太能理解。

但不理解归不理解,既然来了,肯定要满脸笑容。

而当她们看到,当地村民已经把婚礼的准备工作,都做好了,一如给本村人办婚礼一样,她们也逐渐明白了,陈辉为什么坚持在这里办婚礼了。

陈辉辞去公职前的状态,用一字形容,那就是“混”。

没有追求,过一天算一天。

相应的,周围人对陈辉,也非常敷衍。

但是到了这个小山村,大家是真的重视陈辉,陈辉在这里,找到了作为一个人,最最需要的存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