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权力之巅 > 第1576章 两根手指的含义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几个月前,退出大友公司之后,邵建义是想彻底退休的,毕竟,这些年,他挣的钱已经足够花了。

可真正过了一段时间的退休生活,邵建义却发现,退休生活也不是那么美好,整天无所事事,心里空落落的,连吃饭都提不起精神,

邵建义自己分析了一下,主要还是这么年,他的大脑一直是全速运转的状态,突然间停下来,很难适应。

所以,还是要找点事干,而且最好是费脑子的事。

二次创业,便成了最好的选择。

曾几何时,由于缺乏起步资金,他只能和廖大友合作,一合作就是十年。

二次创业,他打算不再做合伙的买卖,一个人单干。

至于具体干什么,在哪干,邵建义却没有想好。

直到廖大友给他打电话,求他回青山,代为主持大友建工,他才逐渐有了方向。

过去十几年,邵建义有一半的时间在青山,青山完全可以称得上他的第二故乡,他对青山这块地方熟悉,对这里的人更熟悉。

将二次创业的地点,定在青山,风险无疑会小很多。

不过,干什么,邵建义还没有完全确定。

他最为熟悉的行业,肯定是房地产行业,但是,房地产行业从几年前,就开始走下坡路了,而且是一眼望不到头的下坡。

这时候,再扎进房地产行业,和自杀没有什么区别。

至于房地产的上下游,房地产都不行了,上下游肯定更不行。

廖大友在大友房地产之外,又注册了大友建工,投身工程行业,其实就不是一个很好的选择,要不是运气比较好,拿下了运河景观带工程,大友建工多半会惨淡收场。

在把能够排除的都排除掉之后,邵建义结合青山的实际情况,给自己的二次创业划定了三个方向。

第一个方向是旅游。

现在青山正在大力发展旅游业,打造旅游城市,未来五年甚至十年,在青山做旅游都是很有前途的。

第二方向是高科技。

青山目前有宝信集团的大数据中心,有戴浩淼院士的人工智能大模型,另外江北大学新校区也已经开工建设,依托着三大基础,高科技行业大有可为。

第三个方向是电商。

京海集团的自营仓储中心和物流转运中心落户青山,势必会带动青山整个电商产业的发展,现在开始在青山做电商,应该可以赶上一波高潮。

这三个方向,邵建义都没有真正的接触过,对这三个方向的了解,都是基于一些公开资料,属于纸上谈兵。

因此,他很想听听彭春来和宋思铭的意见。

彭春来是商务局局长,在招商引资过程中,肯定积累了大量经验。

而宋思铭在王寨乡亲自操刀了多个项目,其中就有旅游,高科技,以及电商方面的项目,理论上,更有发言权。

等邵建义讲完,宋思铭率先发表意见,“邵总。我觉得你选的这个三个方向,都非常不错,闭着眼随便挑一个,都不会出错,但如果非得让我从三个里面选一个的话,我会选择第二个,高科技产业。”

“高科技产业?”

“为什么?”

邵建义问道。

“因为,在未来的几年,青山会大力扶持高科技产业,相关的优惠政策会拉满。”

宋思铭解释道。

“是吗?”

坐在宋思铭旁边的彭春来,留出狐疑的目光,

作为商务局局长,各项招商引资政策他最为清楚,目前,他可没听说,高科技项目会有什么额外的优惠政策。

邵建义也持怀疑态度:“青山的招商政策,并没有向高科技产业倾斜吧?”

他几个月前,才离开的青山,青山的各项政策是怎么样的,邵建义还是非常清楚的。

“现在没有,但很快就会有。”

宋思铭顿了顿,询问邵建义,“不知道邵总,听没听说青山新来了一位副市长?”

“齐广太副市长?”

很明显,邵建义听说了。

“齐广太副市长,之前是干什么的,想必邵总也是知道的。”

宋思铭又说道。

“国科大的教授,博导,国内知名的青年科学家。”

邵建义并没有专门研究过齐广太。

但齐广太回国的时候,引起过不小的轰动,邵建义当年就看到相关报道。

这次,齐广太调任青山市委常委,副市长的新闻,邵建义又恰巧刷到,新闻中,有齐广太的简历。

邵建义相当于又复习了一遍,所以,才能脱口而出。

“任何人都喜欢干自己更为擅长的事。”

“齐副市长的经历在那摆着,调任青山市副市长之前,他还曾在科技部二司任职过一段时间,对国内高科技产业的发展现状,发展方向,最有发言权,如今,齐副市长又分管着青山的招商引资工作,未来,肯定会大力引进高科技项目。”

宋思铭认真地分析道。

“原来如此。”

听完宋思铭的分析,不光邵建义,彭春来也是恍然大悟。

怪不得前几天,齐广太把他和几个副局长,叫到市政府,讨论招商引资的事,每一次他们都会挨骂,原来是没有说到点上。

如果,他们当时就告诉齐广太,未来会把招商引资的重点,放在高科技产业上,也许就没有那几顿骂了。

“高科技产业范围很广,具体做什么呢?”

邵建义虚心向宋思铭求教。

“那得看邵总能投入多少资金了。”

宋思铭并没有盲目推荐,他得根据邵建义的实际情况来。

“投入多少资金……”

邵建义思考了片刻,伸出两根手指。

“两个亿?”

宋思铭试探着问道。

“不。”

邵建义摇摇头,解释两根手指的真正含义,“是二十个亿。”

“二十个亿?”

“这么多?”

不只是宋思铭,就连更为了解邵建义的彭春来都是大吃一惊。

在他们的认知里,邵建义仅是大友公司的合伙人,而整个大友公司,这些年也没赚到二十亿,邵建义哪来的二十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