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窗外的阳光斜照在电脑屏幕上,#非遗变装秀#的话题仍在持续发酵。

温婉突然想起自己策划案的灵感来自于那布满灰尘的鎏金战鼓,那时她想:得胜鼓曾鼓舞着无数战士们为保家卫国冲锋陷阵,如今华国依旧有无数青年满怀热血投身军旅保家卫国,这何尝不是一种传承?

得胜鼓不该成为历史的展品,而应成为传承爱国精神的火炬。

“我讲。”温婉接过发言稿模板,笔尖在“传承”二字上重重顿了顿,“但我想加个即兴环节——让新兵代表和非遗传承人同台击鼓。”

她抬头望向程瑾瑜,眼里闪着光:“就像今早在巡游现场,老鼓手把鼓槌递给新兵的那一刻,有些信仰,天生就该这样代代相传。”

……

夜幕降临时,洛市体育中心的舞台亮起千盏明灯。

国歌前奏如洪钟般响起,三十六名国旗护卫队队员身着笔挺军装,踏着整齐划一的步伐从舞台两侧鱼贯而入。

他们手中的五星红旗在聚光灯下猎猎飘扬,夜虎训练基地的徽章在肩章上折射出冷冽的金属光泽,洛市爱国拥军促进会推荐单位的红绸在臂章上格外醒目。

全场观众自发起立,新兵们挺直腰板,目光如炬地注视着国旗。

当第一句\"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响彻场馆,稚嫩却坚定的童声与雄浑的男声交织成浪,激荡着每个人的胸膛。

新兵方阵前排的青年们眼含热泪,他们明白,这面旗帜承载着多少先辈的热血,又寄托着多少同胞的期望。

国歌余韵未散,佩戴绶带仪式正式开始。

洛市武装部的老兵代表们手持印有“光荣入伍”字样的红绸绶带,庄重地为新兵们代表系上。

一位头发花白的老班长颤抖着双手,将绶带抚平在新兵胸前:“小兄弟,这不仅是荣誉,更是责任。”

新兵们回以标准军礼,两代军人的目光交汇,无声的传承在此刻完成。

在如雷的掌声中,洛市领导代表、新兵代表、家属代表上台讲话,鼓励新兵们,也祝福新兵们。

随着讲话结束,由现役军人组成的方阵,迈着铿锵有力的步伐走上舞台。

他们整齐划一的动作,震耳欲聋的口号,展现出了华国军人的钢铁意志和磅礴气势。

随后,特战队员们带来了精彩的战术表演,他们在模拟战场环境中,进行高空索降、擒拿格斗、实弹射击等项目。

子弹呼啸而过,爆炸声此起彼伏,现场观众仿佛置身于真实的战场,紧张得屏住了呼吸。

当特战队员们干净利落地完成任务,以标准的军礼向观众致意时,全场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华国军人,威武!”的欢呼声响彻场馆。

军事表演结束后,非遗表演闪亮登场。

首先是一场精彩绝伦的皮影戏表演。

舞台上,白色的幕布亮起,几位皮影艺人操纵着精美的皮影人偶,演绎着《精忠报国》的故事。

皮影人偶在艺人的手中栩栩如生,动作流畅自然,配合着传统的戏曲唱腔,将岳飞“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的壮志豪情展现得淋漓尽致。

台下的观众们也是新兵的家属不由得被深深吸引,沉浸在皮影戏独特的艺术魅力之中,不人纷纷拿出手机,记录下这精彩的瞬间。

紧接着,是河洛浚县的大鼓表演。

一位周老先生坐在鼓架前,手持鼓槌,一边敲打着大鼓,一边用高亢激昂的嗓音唱起了为新兵们特别创作的鼓书:“河洛儿女志气高,响应号召把军报。保家卫国守边疆,青春热血铸辉煌!”

鼓点与唱腔相互配合,时而激昂澎湃,时而婉转悠扬,诉说着河洛人民对新兵们的不舍与牵挂,也表达着对他们保家卫国的期望与祝福。

表演结束,周老先生拿着鼓槌走到舞台中央谢幕,主持人也拿着话筒走上台对周老先生道,“周老先生,大家都知道您今天打的得胜鼓又叫威风鼓、仗鼓,在2006年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和大家说说这得胜鼓的历史吗?”

周老先生接过话筒,便主持人点点头,“咱们河洛的得胜鼓最初叫仗鼓,起源于隋末,保境安民的英雄汪华血战沙场时,用‘仗鼓’以壮军威,得胜之日也用‘仗鼓’欢庆胜利。”

周老先生抚过鼓面凸起的鎏金纹路,目光穿过聚光灯投向台下新兵:“后来这仗鼓也成了咱们河洛人刻在骨子里的记忆。抗战时,鼓点声就是集结号;解放后,丰收年也要擂上三天三夜。”

主持人笑了笑,又问,“听说这次非遗送新兵的策划,背后还有个动人故事?”

主持人话音刚落,全场突然响起熟悉的鼓点前奏——正是今早巡游时震撼全网的得胜鼓旋律。

周老先生笑着指向后台:“要说故事,那得请咱们今天这场仪式的策划人。”

主持人笑,“接下来让我们掌声欢迎这位神秘的策划人上台。”

随着鼓点节奏加快,温婉身着藏青色正装款步登台,聚光灯下她的身影与屏幕上循环播放的巡游画面重叠。

观众席传来零星的惊叹,有人认出了上台的人竟然是温婉,掌声立刻如潮水般漫过场馆。

温婉接过话筒,主持人和周老先生也走下舞台。

“各位领导、来宾,亲爱的新兵战士们、家属朋友们,大家晚上好,我是温婉。”台下掌声不断,温婉的粉丝群体极广,台下的观众不少是她的粉丝,他们也没想到温婉会出现在新兵欢送晚会上,这让他们又惊又喜。

“今天能在这个场合站在这里讲话,我深感荣幸!”

“讲话前,我想问大家,今天的热搜看到了吗?”

台下的观众齐声喊道,“看到了!”

“今天我们的仪式感够不够?”

“够——”台下回应温婉的声音震动全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