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文娱声望系统 > 第920章 姑苏行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不过能不能用华夏的传统乐器在金色大厅的舞台上一鸣惊人,就要看苏雨接下来的表现了。

他们真的希望苏雨可以拿出更多很好的曲子,来震撼全蓝星,将华夏民乐发扬光大!

随后,《姑苏行》三个字出现在大屏幕上。

苏雨将竹笛贴上唇边,《姑苏行》的旋律便如潺潺流水,从笛孔中缓缓淌出,将听众瞬间拽入那座千年古城的氤氲烟雨中。

这支由江先渭创作、经俞逊发大师演绎而闻名遐迩的笛子曲,在苏雨的吹奏下,不再只是音符的组合,而是一场跨越时空的江南漫游,一幅灵动鲜活的水墨长卷。

乐曲以舒缓的引子开场,苏雨的气息仿若晨雾般轻柔。

低音区的音符被赋予绵长的尾音,仿佛姑苏城的晨钟暮鼓,在水面上荡开层层涟漪。

那细微的气震音,恰似薄雾中摇曳的柳枝,若有若无,却又真实可感。

这还是苏雨第一次当众吹奏竹笛!

之前根本就没有人知道苏雨还懂华夏的传统乐器,而且水平还这么的高!

还有,这首竹笛曲子的质量也太高了点吧。

哪怕是不懂音律的网友们,也能够听出曲子的优美!

这就是一首优秀作品最好的体现了。

而随着笛音渐起,听众仿佛能看见东方既白,晨雾还未散尽,平江路的青石板上倒映着朦胧的天色,整个姑苏城在这空灵的乐声中慢慢苏醒。

进入慢板部分,主旋律如江南女子手中的丝线,细腻而绵长。

苏雨运用了大量的叠音、打音、颤音技巧,将每个音符雕琢得精致入微。

叠音让旋律多了几分俏皮灵动,恰似园林中跳跃的锦鲤;打音清脆利落,仿佛雨滴敲打在芭蕉叶上;颤音则如微风拂过湖面,荡起阵阵温柔的涟漪。

他的吹奏强弱控制堪称一绝,在演奏“6 5 3 2”这样的乐句时,弱音处如私语呢喃,强音时又如心潮涌动,将江南人含蓄内敛又细腻丰富的情感诠释得淋漓尽致。

而在这一段中,苏雨的演奏与姑苏城的景致完美交融。

笛声悠扬,仿佛带着听众漫步在拙政园的回廊间,亭台楼阁在眼前一一掠过;又似泛舟于护城河上,两岸粉墙黛瓦的民居向后退去,垂柳轻拂水面。

随着旋律的推进,他的吹奏渐入佳境,情绪愈发饱满,仿佛是从初见姑苏的惊喜,逐渐沉淀为对这座城深厚的眷恋。

行板部分的出现,为乐曲增添了一丝灵动的气息。

之后苏雨加快了演奏的节奏,音符如珠落玉盘般欢快跳跃。

此时的笛声,像是穿梭在七里山塘街巷中的孩童,充满活力与生机。

他运用吐音技巧,让每个音符清晰而富有弹性,与慢板部分形成鲜明对比,展现出姑苏城热闹繁华的一面。

游人如织的观前街,琳琅满目的小商品,此起彼伏的叫卖声,都在这欢快的笛音中一一浮现。

然而,苏雨并未让这种欢快流于表面,在快速的节奏中,依然保持着旋律的优雅与韵味,就如同姑苏城即便热闹非凡,骨子里却始终透着江南水乡的温婉。

当乐曲临近尾声,旋律又回归舒缓,苏雨的吹奏渐弱渐远。

他以绵长而悠远的音符,为这场姑苏之旅画上句号。

当最后一个音符消散在空气中,余韵却久久萦绕在听众心头,仿佛是姑苏城的身影,在暮色中渐渐模糊,却又在记忆里愈发清晰。

现场观众们之前的质疑全都消失无踪,有的只是激动的神色与震天的掌声!

他们感觉苏雨的《姑苏行》不仅仅是一场听觉的盛宴,更是一次心灵的旅行!

苏雨用一支竹笛,将姑苏城的千年历史、人文风情、自然风光,都融入到这美妙的旋律之中。

仿佛每一个音符都饱含着他对江南的深情,每一段旋律都诉说着姑苏城的故事。

当笛声响起,我们仿佛能触摸到古城墙斑驳的痕迹,闻到茉莉花茶淡雅的清香,看到烟雨朦胧中撑着油纸伞的姑娘。

让无数人对江南、对姑苏心生向往。

而竹笛这华夏的传统乐器,也走入了蓝星各国音乐爱好者与网友们的视野。

苏雨在音乐会上弘扬传统民乐的第一步,算是走稳了!

“这笛声是蘸着太湖水汽吹的吧!每个音都带着湿漉漉的江南味!绝了!”

“叠音打音听得我鸡皮疙瘩起成园林假山了!苏雨吹的不是笛是水墨画啊~!”

“行板一起我直接魂穿山塘街!这吐音跟小贩吆喝似的活灵活现谁懂?这是一首神曲!”

“尾音消散时我突然懂了什么叫'余音绕梁'!现在满脑子都是烟雨里的乌篷船!画面感太强了!”

“......”

弹幕在疯狂的涌现着,真的很难想象此时华夏网友们那激动的心情。

其实他们不知道的,一种叫做民族自豪感的情感,这一刻已经在他们的心底萌芽了。

而随着苏雨独奏的一曲《姑苏行》结束,第三天音乐会的基调也算是定下来了,今天是华夏民族乐器专场!

而一首经典中的经典笛子名篇的开场,也预示着这一场华夏民乐曲目的水准之高。

很快在现场观众与各国网友们的期待之中苏雨下台,而第二位登台的人,同样是古色古香的汉服装扮,有熟悉此人的华夏网友们,已经在弹幕上打出了他的名字——张维。

这是蓝星华夏最为知名的民乐大师之一,他精通的民乐有竹笛、洞箫、古筝、埙等等。

他同样是一位作曲家,有多部华夏知名的民乐曲子流传。

谁都没有想到,苏雨这一次竟然将这位大师请了过来,而且他手中拿着的是埙吧?

今天的第二首曲子是埙曲?

这种乐器很多的华夏网友们都叫不出来名字,就更不用说海外网友了。

所以当张大师手捧陶埙,吹奏的一瞬间,所有人都在屏气凝神的聆听。

而张大师所演奏的埙曲名为《楚歌》!

当《楚歌》那低沉而沙哑的音色如穿越时空的叹息出来的时候,瞬间将听众拽入楚汉相争的血色黄昏!

埙特有的古朴质感,恰似从历史尘埃中挖出的青铜编钟,每个音符都裹着岁月的锈迹,带着无法言说的沧桑。

单音缓慢流淌,气息在埙腔中震颤,似孤雁在暮色中哀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