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文娱声望系统 > 第948章 疯狂引流!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更何况借着全球媒体聚焦的镜头为《爆裂鼓手》造势,简直是顺理成章的美事。

此刻各国记者的摄像机正对着自己,每一句评价都将随着卫星信号传遍世界,这种免费的宣传机会,傻子才会放过。

他能清晰地感觉到,这部影片的口碑正在全球范围内如野火般蔓延,烂番茄新鲜度稳稳地定格在 92%,Imdb评分更是逆势上涨至 8.9分,在专业影评人圈里收获了一片赞誉。

此刻再加一把火,定能让单日票房冲破现有瓶颈,再攀高峰。

不像《流浪蓝星》,那部科幻巨制的票房曲线已经触及天花板,全球市场的观影热情虽仍高涨,却难有突破性的增长空间了。

翻译器将苏雨的回答同步传至德国记者耳中,他脸上瞬间写满错愕,下意识地推了推鼻梁上的金丝眼镜,镜片后的眼睛里满是难以置信。

这位从业十五年的德国记者跑过七届柏林电影节、五届戛纳电影节,见过无数影坛大佬在镁光灯前的唇枪舌剑,却从未见过如此不按常理出牌的人物。

哪有在国际电影节的红毯采访区,当着全球媒体的面公然为竞争对手吆喝的?

这简直打破了影坛默认的潜规则,就像拳击手在赛前发布会上夸赞对手的拳速更快一样荒谬。

还未等他整理好混乱的思绪追问,下一个提问权已被《好莱坞报道》的记者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抢走。

对方举着印着金色 LoGo的话筒,越过前排的同行高声喊道:“苏雨先生,您有信心斩获最佳男演员银熊奖吗?”

那洪亮的声音带着美式英语特有的卷舌音,在嘈杂的采访区格外刺耳。

在大多数记者看来,金熊奖的归属早已毫无悬念——《海上钢琴师》在首映礼上获得的数分钟全体观众、影评人的起立鼓掌,就是最有力的证明。

追问这个问题纯属浪费宝贵的提问机会,他们更关心的是苏雨能否凭借 1900这个角色,实现演员生涯的重要突破,完成从顶级导演到影帝的双料加冕。

“1900这个角色对演技的要求其实不算严苛。”苏雨的声音透过麦克风传遍全场,带着恰到好处的谦逊,既不显得自傲,也没有刻意贬低角色,“比起我个人能否获奖,我更看好《爆裂鼓手》中元龙饰演的魔鬼教师——那个角色的复杂性与完成度,值得一座奖杯。”

他特意加重了“复杂性”三个字,尾音在空气中微微震颤,仿佛眼前正浮现出元龙在片场反复打磨台词的专注神情。

为了一个眼神的细微变化,对着镜子练习几十遍;为了一句台词的语气拿捏,缠着编剧讨论到深夜。

话音未落,现场已响起一片惊雷般的哗然。

相机快门声骤然密集如暴雨倾盆,咔嚓咔嚓的声响交织成一张无形的网,将整个采访区笼罩。

各国记者交头接耳的议论声浪如同涨潮的海水,层层叠叠地冲击着玻璃房的四壁,几乎要掀翻这临时搭建的屋顶。

法语的惊叹、德语的质疑、英语的议论混杂在一起,形成一股喧嚣的洪流。

谁都没想到苏雨会如此直白地将话题引向竞争对手,这哪里是东拉西扯,分明是光明正大地为《爆裂鼓手》引流,而且一捧就是两次!

在场的记者大多看过这部小成本文艺片,深知苏雨所言非虚。

元龙在片中塑造的那个病态严苛的教师形象,简直像一把淬了毒的手术刀,眼神里的偏执与嘴角的刻薄如同利刃般精准,每一次爆发都带着令人窒息的压迫感,足以让观众脊背发凉。

不少人在采访元龙时,还能从他眼底捕捉到角色残留的锐利锋芒,那份被支配的心理阴影至今未散。

若苏雨真的无缘最佳男演员,元龙的确是最有力的竞争者,这一点在影评人的预测榜单上早已得到印证,他的名字紧随苏雨之后,赔率正以惊人的速度下降。

此刻,已走完红毯的《爆裂鼓手》剧组正站在休息区的巨大落地窗前,远远观望着采访现场的直播屏幕。

安德鲁紧张地攥着礼服衣角,指节因为用力而泛白,心脏在胸腔里擂鼓般跳动;元龙则双手插在西装裤袋里,努力维持着前辈的镇定,耳根却悄悄泛起可疑的红晕,被鬓角的碎发遮遮掩掩。

听到苏雨两次力挺自家影片,尤其是第二次直接点名夸赞自己的演技时,剧组众人激动得几乎要跳起来,赵晓路更是用力拍了拍元龙的肩膀,掌心的温度透过衣料传过来,眼中闪烁着难以掩饰的感激光芒。

尤其是元龙,在听到苏雨当众大夸自己塑造的角色时,那股得意劲儿几乎要从眉眼里溢出来。

他悄悄挺了挺腰板,嘴角抑制不住地上扬,心里暗自庆幸:当初接到这个剧本时,经纪人还劝他三思,说反派角色容易招黑,现在看来,自己毫不犹豫接下的决定简直太明智了!

虽然国内的网上已经有大批网友借着这个角色玩梗吐槽他,说“早对逆子这么严苛,搞不好都成才了”。

更有脑洞大开的网友,把电影里他暴打安德鲁的画面进行换头处理,将安德鲁的脸换成他那不争气的儿子,配上“这下知道错了吧”的字幕,上传到天星短视频上。

还别说,那热度流量是真的高,短短两天就突破了1亿播放量。

而论玩梗的创造力,谁能比得上华夏的沙雕网友呢?

“苏雨先生,您的下一部电影打算什么时候开机,现在前期筹备的怎么样了?”有记者见缝插针地抛出新问题,脸上露出“锐智”的眼神。

问奖项的问题,苏雨能扯到《爆裂鼓手》;问新电影,总不能再绕回去了吧?

苏雨闻言看了对方一眼,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意,从容回答:“预计年末开机,这部电影前期筹备工作非常复杂繁琐,光是场景搭建就需要耗费大量时间,而且在选角上也挺有难度。不过目前我看《爆裂鼓手》之中的安德鲁就非常不错,演戏认真敢拼,也有足够的天赋,不出意外的话,我会让他来做这部电影的男主角!”

苏雨这抹笑容落在记者们的眼中,仿佛带着一丝戏谑的嘲讽。

毕竟谁能想到,无论抛出怎样的问题,最后都会被苏雨巧妙地引回到《爆裂鼓手》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