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雨现身《流浪蓝星 2》首映礼的消息,如同一道惊雷在网络上炸开,瞬间掀起轩然大波。
相关话题以惊人的速度攀升至各大社交平台热搜榜首,短视频平台上的现场片段播放量在半小时内突破千万,网友们的评论和转发更是如潮水般涌来。
在燕京天星院线旗舰店的徐朗,无疑是这场风波中最懵的一个。
他站在影院大厅的海报墙前,原本从容的笑容僵在脸上,嘴巴微张,半天没回过神来。
“老大啊,您要是早说会来首映礼,我就算是挤破头也得把首映礼安排到天星乐园去啊!”
徐朗在心里疯狂呐喊,内心的委屈和无奈几乎要溢出来,“咱们这分开举办算怎么回事啊?您这不是明摆着玩我们呢嘛!”
可再多的无语和抱怨也无济于事,现场的媒体记者们已经敏锐地捕捉到了这诡异的局面。
数十个话筒和摄像机镜头瞬间对准了徐朗,一连串尖锐的问题如连珠炮般袭来:“徐导,请问您是不是和天星集团闹掰了,才选择单独举办首映礼?”
“对于苏雨导演现身天星乐园首映礼,您有什么看法?”
“两家影院同时举办首映礼,是不是意味着影片发行方内部出现了分歧?”
这些问题像一根根针,扎得徐朗头皮发麻。
他那原本锃亮得能反光的光头上,瞬间布满了细密的冷汗,顺着脸颊滑落。
“我徐秃子就算是喝了假酒喝到断片,也绝对不敢跟天星集团决裂啊!”
徐朗在心里哀嚎,脸上却还得强装镇定,努力挤出笑容应付记者,“大家别误会,这只是正常的排片安排,不存在任何矛盾……”
可他自己都觉得这话毫无说服力,声音都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与此同时,王京、徐客那边也遭遇着类似的 “围攻”。
记者们的追问如出一辙,让整个首映礼现场的氛围变得异常尴尬。
不过,短暂的慌乱之后,王京和徐朗等人也都迅速反应过来。
虽然这突如其来的状况打乱了计划,但苏雨的现身无疑为影片带来了巨大的热度和关注度,这对于电影的票房来说未必是坏事。
“有热度总比默默无闻强,至少大家都在讨论这部电影。” 王京在心里暗自思忖,随即调整状态,开始主动引导媒体话题,将焦点转移到影片本身。
初一上午十点,华夏影市迎来了年度重头戏,五部备受期待的电影同时举行首映。
其中,《流浪蓝星 2》和《福尔摩斯 1》更是走出国门,将在不同时间登陆蓝星其他国家的影院,接受全球观众的检验。
此时,《流浪蓝星 2》放映的影厅内早已座无虚席。
观众们早早地戴上了 3d 眼镜,兴奋地交头接耳,期待着电影的开场。
回想起第一部上映时的情景,许多老观众感慨万千。
当初,几乎所有人都对这部华夏式硬核科幻电影不抱希望,认为华夏在科幻电影领域难以与国际接轨。
可结果却狠狠地打了所有不看好者的脸,苏雨用一部堪称完美的作品,让《流浪蓝星》成为了现象级的科幻巨制。
第一部中,华夏式的浪漫在宇宙的宏大背景下展现得淋漓尽致 —— 为了家园毅然前行的勇气,跨越时空的亲情羁绊,都让观众为之动容。
而反个人英雄主义的思想更是贯穿始终,人类团结一心对抗危机的画面,深深烙印在每个人的脑海里。
电影中的爆点层出不穷,太空站爆炸的震撼场景、行星发动机启动的壮观画面;燃点直击人心,航天员们义无反顾的牺牲、科学家们夜以继日的研究;泪点更是戳中无数人的心,亲情的离别、人类面临绝境时的无助与坚持。
再加上当时国际顶尖的特效水平,让第一部几乎没有任何短板可言。
也正因如此,很多观众在期待第二部的同时,心里也充满了顾虑。
他们觉得这个系列的第一部已经达到了巅峰,第二部很可能会 “狗尾续貂”,难以超越前作。
但即便如此,大家对第二部的期待热情丝毫没有冷却。
因为虽然第二部不再由苏雨亲自执导,但剧本依然出自苏雨之手,这就是作品质量最好的保障,让观众们吃下了一颗定心丸。
随着影院灯光渐暗,银幕亮起,《流浪蓝星 2》正式拉开帷幕。
让观众们惊喜的是,第二部讲述的并非第一部之后的故事,而是将时间线拉回了更早之前。
这个设定让许多观众松了一口气,纷纷在心里暗赞:“原来是往前拍摄啊,这样就有太多可挖掘的剧情了,不用担心故事断层了!”
银幕上,正片缓缓展开。
为了拯救岌岌可危的蓝星和延续人类文明,全球各国终于放下分歧,联合起来制定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宏大计划 ——“移山计划”,也就是后来被世人熟知的 “流浪蓝星计划”。
电影的第一个爆点很快就来袭,紧张刺激的太空电梯危机事件瞬间抓住了所有观众的眼球。
时间来到 2044 年,随着移山计划进入关键的实施阶段,太空电梯成为了连接蓝星与空间站的重要生命线,承担着运输物资和人员的重任。
然而,就在这关乎人类未来的关键时刻,“数字生命派” 发动了突如其来的恐怖袭击。
他们凭借高超的技术手段入侵了太空电梯的控制系统,导致电梯瞬间失控,一个个电梯舱如同断线的风筝般从高空坠落,火光冲天,场面惨烈至极。
与此同时,空间站也遭到了大量无人机的疯狂攻击,爆炸声此起彼伏,空间站的外壳被炸开一个个缺口,碎片在太空中四散飞溅。
刘培强和韩朵朵作为航天员大队的优秀成员,在这场突如其来的危机中经历了九死一生。
他们驾驶着战斗机在枪林弹雨中穿梭,亲眼目睹了太空电梯坠毁的惨状,看到了战友们在爆炸中牺牲的画面,深刻感受到了人类在浩瀚宇宙的危机面前,是如此的脆弱不堪,却又在绝境中展现出顽强的坚韧。
太空电梯危机虽然最终被平息,但人类面临的挑战却愈发严峻。
“数字生命派” 的活动日益猖獗,他们坚信将人类的意识上传到计算机中,以数字生命的形式存在,才是让人类文明得以延续的最佳方式,并且不断在全球范围内宣扬他们的理念,吸引了不少支持者。
而 “移山计划” 则遭到了部分国家的质疑和反对,他们认为这个计划过于庞大,需要投入的资源难以想象,而且风险极高,成功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不如将资源投入到数字生命的研究中。
在这样的背景下,联合政府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一方面,要时刻警惕并应对 “数字生命派” 的各种破坏活动;另一方面,还要顶住压力,努力推动 “移山计划” 的实施。
为了验证 “移山计划” 的可行性,联合政府经过反复研讨,决定在月球上建造三台发动机,通过推动月球脱离蓝星轨道的实践,来验证行星发动机是否具备推动天体移动的能力。
这一计划被命名为 “逐月计划”。
数字研究所所长马兆带着最先进的量子智能计算机 550c 进入月球基地,全面负责发动机的建造和调试工作。
图恒宇作为一名在人工智能领域极具天赋的工程师,也受邀参与到这项至关重要的任务中。
然而,图恒宇的内心一直隐藏着一个秘密 —— 他的女儿图丫丫在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中不幸身亡,悲痛万分的他通过数字生命技术,将女儿的意识上传到了 550c 中,让丫丫以另一种形式获得了短暂的 “生命”,这也成为了他心中唯一的慰藉。
在月球基地,图恒宇和马兆等人面临着数不尽的困难。
就在发动机建造工作即将取得突破时,一场突如其来的太阳风暴袭击了月球基地,导致量子智能计算机 550c 严重受损,无法正常工作,整个 “逐月计划” 陷入停滞。
为了确保计划能够顺利进行,图恒宇在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后,决定冒险用自己一直珍藏的 550A 替换受损的 550c。
在这千钧一发的关键时刻,图恒宇不顾太阳风暴残留的辐射危险,穿上防护服毅然进入机房,凭借精湛的技术成功将 550A 接入系统。
随着一阵低沉的轰鸣,月球发动机终于点火成功,推动月球产生了 0.4 纳角秒的角位移,这一成果有力地验证了通过发动机推动天体移动的可能性,“逐月计划” 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
与此同时,蓝星上的行星发动机一号试验机也顺利建造完成并成功启动,蓝星发生了 2 皮角秒的角位移。
这两个重要的成果让联合政府信心大增,“移山计划” 由此正式更新为 “流浪蓝星计划”,人类朝着拯救家园的目标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然而,危机并没有就此结束。
时间来到 2058 年,图恒宇为了让女儿丫丫能够拥有完整的一生,不再只是短暂的片段式存在,在经过无数次的尝试后,终于找到了机会将她的意识上传到了运算能力更强大的量子智能计算机 550w 中。
可就在上传完毕仅仅 1.7 秒后,意外再次发生 —— 月球发动机突然发生过载,紧接着引发了剧烈的爆炸,月球的轨道发生偏移,开始不受控制地向蓝星坠落。
这一消息传来,全球陷入恐慌,如果月球真的坠落,蓝星必将面临灭顶之灾,人类文明可能就此终结。
面对这千钧一发的危机,联合政府紧急召开会议,制定了一套大胆的应对方案:将全球所有的核弹集中起来,以相控阵核爆的方式精准排列在月球的环形坑中,通过引发月球核聚变,使月球解体。
同时,蓝星启动所有的行星发动机,全力推动蓝星朝着月球残骸的反方向运动,脱离月球残骸的引力范围,避免被撞击的命运。
为了实现这个关乎人类生死存亡的任务,电影通过三条支线展开了紧张激烈的叙事。
支线一,空间站接到紧急命令,派出航天员队伍运输三千多枚核弹,并将它们精准排列到月球的环形山上,这一路充满了太空碎片的威胁和设备故障的挑战。
支线二,指挥所紧急组织顶尖的密码专家,全力解密全球核武库的引爆密码,计划将所有密码串联到同一个密码上,实现同步引爆。
然而由于核武库的密码时间跨度长达百年,而且各国的设密方式各不相同,解密工作进展缓慢,最终未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无奈之下,只能转而由空间站派出敢死队,以人工机械引爆的方式完成核爆,航天员们抱着必死的决心踏上了征程。
支线三,一支先遣队被组织起来,他们的任务是重启位于华夏燕京、霓虹东京和米国纽约的根服务器,以此启动全球互联网,确保一万台行星发动机能够同时启动。
因为如果不能同步启动全球的发动机,蓝星将会因受力不均匀而被撕裂,而同步启动必须依靠稳定的网络支持,根服务器的重启就成了重中之重。
在支线一中,空间站的航天员们在极端恶劣的太空环境中,克服了燃料不足、设备故障、太空辐射等重重困难,凭借着顽强的意志和精湛的技术,成功将核弹运输到月球并按照计划完成排列,为核爆做好了准备。
支线二中,敢死队的航天员们驾驶着飞船冲向月球,每一个人都清楚这是一趟有去无回的旅程。
他们在月球表面艰难前行,躲避着爆炸产生的碎石,最终在预定时间启动了引爆装置,巨大的蘑菇云在月球表面升起,核聚变反应成功引发。
而在支线三中,燕京先遣队的任务异常艰巨。
他们要在洪水淹没机房之前,成功重启位于地下深处的燕京根服务器。
马兆亲自带队,图恒宇因为对计算机系统的熟悉,也被特批加入队伍执行任务。
进入机房后,他们遭遇了重重阻碍,洪水不断上涨,机房的大门因为故障突然关闭,将他们困在其中。
马兆为了掩护图恒宇完成任务,不幸被洪水淹没,永远地留在了机房里。
图恒宇在生命的最后一刻,没有丝毫犹豫,将自己和女儿图丫丫的数字备份成功上传入 550w,他用尽最后的力气告诉丫丫要记住数字秘钥。
最终,以数字生命形式存在的图恒宇在图丫丫的帮助下,成功完成了服务器的解析工作,燕京根服务器重启,全球互联网恢复连接,一万台行星发动机在同一时间成功启动,蓝星开始全力朝着安全区域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