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重生刘辩,掌汉末英豪 > 第478章 见了就想踹两脚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仔细说说。”

“敦煌池盐,盛名天下,那里自然产盐,无需煮炼。其次祁连山铁矿可大肆开采,专项供给弘农,从弘农郡赚取收入。”

让钱流通起来。

“好好!”

刘辩连连点头,再次看向张昭。

张昭皱着眉沉思片刻,又道:“羌马与军械贸易,预计可带来收入一亿钱,朝廷可用茶盐换河曲马,再内销往各州郡。此外,设武威械坊产环首刀,成本800钱,售价3000钱,可以供给给南匈奴。”

这条提议极为大胆,马也好军械也罢,都不是能乱卖的。

刘辩却在思考可行性。

现在朝廷有养马场,也有弘农这个产铁器的大郡。

不过两者都只供给本国,握着大好的技术,却不能迅速让百姓富裕。

想要使国力再上一个档次,外汇是必要的。

用精良的武器,卖高价,去换类似南匈奴这种地方的钱。

再拿他们的钱,去买他们本国低价的牛、羊、粮食、衣裳、珠宝、特产。

买回来的东西,再投入本国市场,给百姓实打实的好处。

而且只要技术领先,模式便能不断复制。

刘辩暗自将张昭的话记下心,看向两人继续追问:“还有吗?”

糜竺短暂思索后,拱手道:“河西屯田与军粮贸易,最多能带来两亿收入。”

又一个和军相关的,刘辩耐着性子问:“怎么说?”

“于湟中屯田,招募羌人耕种,分田三十亩,官六民四,向长安、洛阳贩卖高原麦,凉州麦抗旱,价比中原高两成,朝廷开发50万亩,亩产1.5斛,年收75万斛,按长安粮价,值1.5亿钱。”

他算的很粗暴,没有将成本算进去。

不过同样的,凉州不止五十万亩耕地。

好法子,一可以让凉州耕地得到充足的利用,二能使羌民迅速安定。

不过这个办法不能持续太久,等到凉州情况好转,朝廷需要将田地都撒出去,让凉州百姓也能尽快富足。

现在用刚好,正好度过这般贫苦的时间。

再加上盐铁,积攒一定家底后,凉州便可打开互市。

一念至此,刘辩的心放回了肚子里,将重振凉州的重任,完全交到糜竺身上。

“糜卿,朕已经让司金府铸好大印,等朕挑好凉州牧人选,卿要多与其配合,尽快让凉州富庶起来。”

“臣遵旨。”糜竺当场答应,没有半点犹豫。

刘辩挥手让他们两人退下,随后差人去传袁绍。

君臣相见,客套和规矩居多。

刘辩和袁绍之间不算很亲近,为了拉近距离,给袁绍赐座以后,刘辩主动关心起他的生活。

“朕记得当日离开洛阳时,本初变卖了所有资产,如今可有住处?”

袁绍停顿几息,才拱手道:“承蒙陛下挂念,臣有落脚之处,西城那边臣置办了一处院落。”

刘辩又问:“本初可曾回过袁家?”

袁家可是大汉的顶级世家,能扛事的人虽死的差不多了,但家产都还在呢。

袁绍摇头,眼里闪过些许复杂,刘辩能理解。

他回去,袁家人不骂他就不错了。

至于那抹复杂之色,刘辩明白是怎么回事。

当初袁绍检举袁隗造反时,内心一定很纠结。

小家和大汉,他选择了后者。

历史上袁家也确实因袁绍而覆灭。

双方不合,袁绍出走,联军组建而成时,董卓拿袁家性命威胁,袁绍果断放弃,执意攻打,致使袁家满门被灭。

刘辩叹口气,道:“袁家已名存实亡,留下一个空壳,不少人逃离洛阳,至今不知去处。”

袁绍沉默,不知去处?大概是往南方跑了。

袁隗一倒,在袁家那些人眼里,唯有袁术能扛起大旗吧?

刘辩继续说道:“回去吧,袁家尚剩一些妇孺,若无人照料……说起来,洛阳之中还缺少一些官吏,最近糜卿正在大司农府兴办三令使,缺大量官吏,将来这伙人要统筹全国赋税,本初若愿意为朕排忧解难,可写份奏疏,举荐些人上来。”

三令使是最近在洛阳试点操办的东西。

分别为盐铁令、度支令、户部令。

盐铁令管工商税、禁榷收入、市舶税之类。

度支令管田赋、漕运、军需等。

户部令管酒曲、户籍、身丁钱、坊场钱等。

朝廷创造了那么好的营商环境,还给洛阳百姓解决了工作、土地、住处,自然是要收些运营的钱上来。

光印钱不往回赚,迟早要暴雷。

刘辩定下了个基准,就是抽两成。

糜竺再根据实际情况,上下调整。

如此就进入良性循环,朝廷越干实事,饿肚子的百姓、没地种的百姓越少,能收的税就越多。

收的税多了,就有更多的钱办更多实事。

袁绍并不懂什么三令使,但他懂了天子的意思。

这是鼓励他去重新把袁家张罗好,此外给他走个后门,让他能拉着一些袁家人站起来。

袁绍只要不倒,未来几十年里,袁家总有人能重新崭露头角。

袁绍古井无波的内心有了些触动。

让他去当袁家家主,同时了结了他的两个心结。

庶出和致使袁家颓废。

只是,他该以什么身份回去?

袁家剩下的人虽都是妇孺没什么能力,但士族的骄傲让他们不会轻易低头。

这一点刘辩早就替他考虑好了,问道:

“本初,朕欲让卿去代理北军中候拱卫洛阳,不知卿意下如何?”

袁绍浑身一震,几乎是下意识的抱拳:“陛下,北军任务繁重,乃京师防卫根本,且北军将士多百战之兵,需寻德高望重的老将才能担任,臣资历尚浅,如何镇的住三军?”

“朕认为卿合适。”

刘辩完全没听进去。

按理来说接朱儁班的,确实要寻一个跟皇甫嵩、卢植等差不多资历的人。

但这种不好找,而且袁绍身上有一点够格。

那就是他拿下了凉州。

皇甫嵩、朱儁、盖勋等皆在凉州折戟。

凉州刺史袁绍,是带着荣耀回来的。

刘辩还相信他有魅力使北军众将听令。

最关键的是,若不带上前世的记忆,就靠眼前的判断,通过各方奏疏及所见所闻,袁绍是一个极度完美的人。

就算只论人格魅力,他也远超曹、刘、孙。

袁绍之下是刘备,刘备之后是孙坚,孙坚再之后是曹操。

曹操属于他义父皇甫嵩见了都想踹两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