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三天,一凡一头扎在采摘木梓的现场,开着小货车奔跑在木梓岭上,把工人釆摘的木梓及时运回公司的晒坪。
天遂人愿,这几天艳阳高照,公司周围到处都是晒着的木梓,形成一道道特有的风景。
发小邱至旭骑着摩托车,早出晚归,每天都有几大车的茶枯拉回公司,让一凡预想不到的是邱至旭还组织了人手,在全县收购茶枯饼,大大的增加了枯源。
邱至旭还告诉一凡,霜降后的茶枯饼才刚开始,预计七八十吨应该没问题。
第三天的下午,晒了一星期的木梓仁,笫一批全部晒干,山茶油公司四台榨油机试榨成功,看着黄橙橙的山花油如水一样注入铁桶,一凡和陈艳青的心情无比激动,终于看到了辛苦一年的收获。
二十九日,整座木梓岭的木梓全部摘下了山,为了答谢众乡亲的帮忙,从下午开始,那些摘木梓的女人就在山茶油公司炸起了米果和薯丸,晚上炒几个菜,用米酒泡薯丸,那又是一道客家特色美食。
还没吃晚饭,一凡就将炸好的薯丸用塑料袋装着,提上几瓶米酒,送给了满叔婆和林叔,在他们家分别坐了有半个小时。
满叔婆暂时还没跟着她的孙子去县城居住,按她的话说,还是乡下好,邻居和睦,平时没事就跟阿娘叔嬷聊家长里短,种种菜,到了县城,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
看到一凡提着的炸薯丸和米酒,满叔婆很是高兴,自从满叔公逝世后,老家的人有时送些菜,有时摘了有野果也会送些给她,她总是说她牙门不好,吃不了这么多,要邻居们拿回去给小孩吃,心里却是甜滋滋的,她也知道,邻居们不会因为满叔公的离世而疏远了她。
一凡在离开满叔婆家时,给了她两百块钱,说沛叔经常不在家,自己喜欢吃什么就去买。
满叔婆拉着一凡的手,很久不愿放开,叫一凡在外多注意身体,到了县城去建昌家坐坐。
这次摘木梓的人手,很多都是林叔代表村里组织的,很多闲置人员,没什么事做,上山做事,是他们的强项,一个星期下来也能赚到四百多块钱,中午还管饭。
\"林叔,木梓摘完了,谢谢你帮忙!\"一凡提着薯丸和米酒来到林叔家,一进门就这样说道。
\"谢啥,你和艳青还帮了我的忙呢,至少你公司又要忙上几个月了,村里的剩余劳力又有事做了。\"林叔高兴地说道。
说实话,自从甄叔的农旅公司落户在村里,再加上一凡的山茶油公司成立,整个村就象是小城镇,乡亲们上着八小时的班,下班后还可以做些自留地的活,种些蔬菜、瓜果,既解决了劳动力的问题,又照顾到家里,小孩早上送到学校,下了班接回家,又解决了照看小孩的后顾之忧,前不久成立的孝老食堂,连老人中午吃饭的问题都解决了,村民们家中吃不完的蔬菜都会摘好送到食堂去,按照她们的说法就是不能让一凡一个人吃亏。
\"这些都是应该的,远亲不如近邻,能帮到乡亲们就是山茶油公司成立的初衷,大家有事做,收入就上去了,生活水平自然就提高了。\"一凡说道。
\"昨天,吴总特意来村里,说是认识一下村干部们,听他说是你推荐他来农旅公司上班的,他人不错,懂上七下八,不象老魏,自公司成立以来,都还没来过村部。\"林叔看人很准,他说行的十有八九不是看走眼。
一凡听到林叔表扬吴诗焕,心里也高兴,这些拜码头的事,本就应该他去做,想当初,甄叔来这里办公司,也是拜访过镇政府,村委会,有句话叫强龙难压地头蛇,一凡跟丁爱玲在欧涌办公司同样也多次去拜访林书记。
这一刻,一凡终于领会了甄叔说的魏总不会加强横向联系,基本关系都处理不好。
\"林叔,吴总准备给所有在农旅公司上班的人都办保险,这样就解决了乡亲们上班有保障的问题,也解决乡亲们的后顾之忧,我那山茶油公司也准备给一些相对工作稳定的乡亲办保险。\"这个问题本就是一凡提出来的,为在他那公司上班的人办保险也是他的初衷。
\"这点好呀,政府上班的也开始有社保了,你们跟得上形势,也算支持了村委会的工作。\"林叔一拍大腿,高兴地对如老婆喊道,\"桂英,酒还没烫热吗?\"
\"来了,急啥!\"桂英婶提着锡壶,叠着几个碗就从厨房出来。
\"一凡,按照往年的经验,今年的山茶油应该有七八千斤,销路联系好了吗?\"林叔提了一个关键性的问题。
\"叔,你放心,剩不了多少?基本销往东莞,到时沉淀好了,叫艳青也送两桶给你尝尝,看看新管理出来的山茶油质量如何?\"一凡端起碗,喝下半碗米酒说道。
\"那我就不客气收下,外面的油价定下多少?\"林叔问道。
\"四十块钱。\"一凡答道。
\"跟去年价格差不多,如果那几户有油多,你方便的话,顺便帮他们买掉,也算帮我。\"林叔说道。
\"要我做的事,叔尽管开口,我们两叔侄不用客气。\"一凡说道。
\"一凡,你满叔公没看错你,当初他提出让你当执事,我还认为你太嫩,后来很多事,你都想在叔前面,叔也该出外去走走,见见世面。\"林叔端起碗喝了一小口。
\"叔有空就带着桂英婶来东茺,我带你去走走,看看外面的世界,过几年要带孙子孙女,机会就少得多了。\"一凡笑着看了一下听两人说话的桂英婶。
\"一凡,哪有这么容易,鸿越大学都还没毕业。\"桂英婶笑着说道。
\"说不定鸿越在大学就谈了女朋友,哈哈哈!\"一凡说完后,爽朗地笑了起来。
\"一凡,婶给你加点酒。\"桂英婶提起锡壶就要加酒。
此时一凡的手机响了起来,他掏出一看是陈艳青打来的。
\"婶,别加了,艳青叫我吃饭了,喂,艳青,哦,好好,在林叔家,马上回!\"一凡说完后就挂了机。
\"什么时候回东莞?\"林叔问一凡。
\"明天,回来一直在公司忙,临走就来见见你和婶。\"一凡喝完剩下的酒,\"我先回去。\"
晚上山茶油公司真的热闹,炸油机的声音一直没停,传来一阵阵新鲜的山茶油的香气,公司餐厅传来一声声敬酒的声音,在这个山脚下,从来没这么热闹过,看到乡亲们高兴的样子,一凡比他们更高兴。
一凡举起杯先敬了陈艳青的父母,这对老人,从公司成立以来就一直守在这里,见证了山茶油从稚嫩走向成熟,见证了从矮小的树苗,长成人头高的木梓树,成片的木梓林。
第二杯酒敬了养父和养母,是他们在默默支持自己工作,自己不在家时,对陈艳青早出晚归毫无怨言,尽心尽力带好两个孙辈。
第三杯洒敬了所有为山茶油公司成长洒下辛勤汗水的各位乡亲,是他们教陈艳青如何种木梓树,怎样管理木梓林,到现在能见到丰硕成果。
因有老人和孩子在,饭后要送他们回家,吃完饭一凡就跟家人先回,但喝酒的气氛仍然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