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林耀也十分的紧张,暗暗盯着梁青娥。

生怕她答应叶银红,让大毛妮去和陈姓的那群小子们相看。

但想到人家亲族庞大,往后有个啥事都能有人帮衬。

而自个唯有一个弟弟,便是往后有啥为难的事儿,也只能自个出头顶上。

他自是不怕这些为难辛苦,可作为女方的家人,但凡心疼闺女的人家,只怕都舍不得把闺女嫁入毫无依靠的小子。

一瞬间,林耀满是沮丧,低头默默搓着馒头碎。

这些思绪,几乎都在转念之间,叶银红听婆婆这么说,当即高兴起来:“娘,这么说,你是答应大毛妮二毛妮同我侄儿们相看了。”

梁青娥扯了扯嘴角:“行了,你照管好大壮二壮就行了,俩丫头的婚事,自有她们爹娘操心。”

陈秋莲一口气还没松完,就听男人在身后道:“我倒觉得大壮他太姥家的风气挺好的,旁人家要是几代人一起过活,只怕早吵翻天了,可是娘你看,大壮他太姥家这么些年,愣是没传出啥吵嘴干仗的闲言。”

秦兰花闻言,只觉林老虎这话是在暗讽她娘家家风不好。

但人家话没挑明,便是她想回怼,都找不到由头。

她暗暗翻了个白眼,心里那是说不出的憋闷。

她生了三个儿子,明明是三个媳妇里的头一份,偏偏到头来,她搁家里活的最是卑微。

不提秦兰花暗自伤神,陈秋莲听男人似有意动,立即反驳回去:“你懂啥,人多事也多,咱们大毛妮性子绵软,比起几代人一起过活,我倒情愿她嫁个简单的小家庭,也省得这些鸡毛蒜皮的琐碎事消磨她。”

林老虎少有见婆娘板着脸说话的时候,见媳妇儿真不想闺女嫁进陈家,尴尬讪笑两声,拎着桶,又出门打水去了。

叶银红见状,忙凑到陈秋莲身边,想要劝她一劝。

只陈秋莲心里主意已定,她看一眼林耀,淡声道:“他二婶莫要再说了,咱娘说她给大毛妮看了个顶好的男娃,只等年一过完,就让大毛妮相看呢。”

顶好的男娃…林耀:“……”

林耀错愕看向梁青娥,原来,他在阿奶心里竟是这么优秀的吗。

梁青娥看他一眼,笑着接话道:“我虽瞅着好,到底也要大毛妮点头,要是大毛妮不乐意,到时老二家的你再说和吧。”

叶银红原有些气馁的心情,顿时又乐呵起来。

老实说,她娘家人口多,那事儿可也真不少,之所以这些年没闹出啥笑话,则是长辈们还能压得住。

大毛妮脾性柔和,又知根知底,要是能嫁去她娘家,家里的纷争,也能少上许多。

灶房里,大毛妮埋头烧火,只一颗心七上八下落不安稳。

既好奇阿奶看好的男娃是谁,又惶恐嫁去旁人家受人眼色挨欺负。

思绪乱乱纷纷间,就听一道脚步声走了进来,她抬头看去,就见是娘进来拿陶盆。

陈秋莲一眼瞅见闺女眼中的惊惶,当即心疼的不行。

她看一眼外面,见无人注意这边,便凑到闺女耳边,轻声道:“放心,你阿奶疼你呢,不会给你胡乱许人的,这男娃,娘也满意的很。”

说完,她拍拍闺女的肩膀,示意她安心,然后拿起陶盆走了出去。

二毛妮见大姐一脸的魂不守舍,冲她轻声道:“娘都觉着好,这人应当不错,退一万步说,要是大姐不喜,直接拒绝了就是,阿奶不会见怪的。”

大毛妮轻轻嗯了一声,慢慢定下心。

自家里日子好过后,阿奶确实没有亏待过她,她得相信阿奶。

灶膛火烧着,锅里咕噜噜冒起泡泡,不多久,就有香味溢散出来。

小火焖煮了小半个时辰后,梁青娥拿肉叉子挑出一块猪肝,又挑出一块大肠,各切一片尝了尝,见火候已到,便让大毛妮褪去柴火。

卤味卤好后,还要再继续浸泡,方能彻底入味。

天近傍晚时,梁青娥挑出三根猪大肠,又叉出三块猪肝,三块猪肺,外加两根猪蹄,装了满满一盆。

而后又把一早留下的两刀约十斤重的五花肉拿麻绳穿上,又称出二十斤白面粉,十斤大米,以及一些干枣橘皮啥的干货装了约摸三斤,便吆喝林老虎兄弟仨,亲自送去老宅。

等她从屋里出来,另又拿出两块暗色的绸布尺头,并四包糕点装进小竹篮里递给乐宝。

“和你爹他们一起去吧,两包糕点和尺头给你太爷太奶,余下两包糕点给你小侄儿补充营养。”

乐宝以为阿奶昨儿只是说说,这会儿见果真给大嫂准备了糕点,立刻喜滋滋接过,跟着爹爹叔叔们,就往老宅行去。

兄弟仨端着卤味,背着精细米面,另还有那么重那么肥的一大刀五花肉……

更别提乐宝挎着的小竹篮里,还有两块上等的绸布尺头……

一路上村里人瞧见,待又一打听,听闻是梁青娥给公婆的年礼,俱都羡慕不已,纷纷竖起大拇指,赞她是河湾村第一孝顺的儿媳妇。

旁人听见这话犹可,唯独王秀娟,俩人同作为从老宅分家出去的儿媳妇,被村里人堵着问她给公婆准备了啥。

那脸色难看的,恨不能冲上门骂梁青娥能显摆,故意给她难堪。

梁青娥才不管王秀娟是何心情,晚上一家人拿卤味吃了顿香喷喷的肥肠拌面,天色黑下来后,众人把各个盆子都盖好压实,就都回房睡觉去了。

直到关门落栓,乐宝都没找着机会和大毛妮知会这事。

二日天不亮,梁青娥住的主宅就忙活起来了。

先是熬制猪油板,很快,院里院外飘满了诱人的荤香。

孩子们闻着香味,一个个很快从暖和和的被窝里爬了出来。

猪油板熬出油,油渣捞出来,梁青娥装了满满一大海碗油渣,洒上辣椒粉,再洒上擀碎的盐粒,端去堂屋里,让孩子们先解解馋虫。

油渣捞出,陈秋莲和叶银红就着锅里的荤油开始炸酥肉,炸粉肉,炸肉丸子,炸素丸子……

待所有这些都炸好,太阳也升的老高,大锅里煮的大肉拿肉叉轻轻一捅,就能轻易穿过。

叶银红把大肉捞出来,沥干水后,开始涂抹酱油,待大肉的边边角角都让酱油涂均匀后,便开始下油锅进行炸制上色。

今年杀了一头猪,除去留下的生肉和骨头,众人直忙到天将晌午,才终于把年货炸完。

炸完年货,赶在腊月二十八这日,大壮二壮把对联写好,又过一天,除夕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