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边让?”

百官听到这个名字,窃窃私语。

不少人纷纷点头。

边让与孔融、陶丘洪二人齐名,名动天下。

孔融的名头不必多说。

陶丘洪在历史上的名气不大,那是因为他死的早。

当初张新杀了陶丘洪,就引得半个青州的士族反叛,由此可见,他在这个时代的名气有多大。

边让能与此二人齐名,足见其望。

就连蔡邕也十分推崇他。

中平年间,边让被何进征辟,担任令史,在雒阳待过一段时间。

因此百官之中记得他的人还有不少。

“边让天授逸才,聪明贤智。”

蔡邕当即表示赞同,“由他出任豫州刺史,再合适不过。”

淳于嘉想了想,也点头赞成。

豫州天下之中,名士豪族无数。

若让个名声不显之人去做豫州刺史,怕是镇不住那些士族豪强。

边让的名声大,镇得住那些人。

朱儁见司空和司徒都答应了,百官中也没什么反对的人,也拱了拱手。

“俺也一样。”

刘协开始履行他的职责。

“拟旨,拜边让为豫州刺史。”

豫州之事尘埃落定,今日的朝会就没什么大事了。

刘协赶紧宣布退朝。

张新回到府中,将曹纯召了过来,巴拉巴拉。

“子和,真不是我不愿为孟德争取豫州刺史一职啊......”

张新唉声叹气,“实在是三公都不同意,我也没有办法哇......”

“大将军辛苦了。”

曹纯见张新情真意切,心中十分感动。

确实。

曹操做豫州刺史,本来就不合法。

即使是张新这样的人,也只敢做几个月的冀州牧。

一与朝廷联络上,就得立马卸任。

再者说了,张新又不是董卓、李傕之流,三公一致反对的话,他这个大将军也没法强行通过。

哪怕是董卓,也得先把反对的人杀了,才能通过某项决议。

制度如此,只要反对者还活着,他也没办法直接通过。

曹纯感动完,心里开始发愁。

豫州刺史的名头拿不到,曹操就不能合法的领兵出郡作战。

单单肃清汝南境内?

这点微末之功怕是拿不出手哦......

怎么办呢?

难搞哦。

“子和勿忧,我知孟德忠君报国之心。”

张新观其面色,微微一笑,“豫州刺史虽不能授,但我给孟德请了一将军之号。”

“如此,也能方便他出郡作战。”

曹纯抬起头来,眼中露出惊喜之色。

曹操的目的,就是想通过剿匪来累积功劳。

杂号将军虽然没办法整合全州之力,但也有出郡作战的资格。

曹操大胜袁术,和蔡瑁等人分赃......分了战利品之后,得了两三万的降卒,不少钱粮。

有这些资本,打个葛陂黄巾,倒也足够。

“末将代大兄多谢大将军了!”

曹纯连忙起身行礼。

“不必多礼。”

张新连忙上前,握住曹纯的手。

“我与孟德有讨董之谊,他欲报效国家,我又怎么能不成全呢?”

大将军真是个忠厚人呐!

曹纯心中感慨,又说了一些感谢的话,随后便提出告辞。

他此行前来的目的虽然没有完全达到,但也算是达成了大半。

该离开了。

张新留曹纯住了一日,设宴与他饯别。

次日,曹纯拜别张新,领着亲卫,打马回汝南去了。

与此同时,两队天使车驾出了长安,东向而行。

一路去兖州,征辟边让。

一路去汝南,授予曹操官职。

边让得知朝廷征辟他做豫州刺史,心里十分意外。

直到接旨的流程走完,他依旧有点懵逼。

要知道,当初他就是因为有感于天下大乱,自己把握不住,这才弃了九江太守的官职。

按理来说,像他这种近似于临阵脱逃的人,除非朝廷实在是没有人选了,否则不会再次启用。

况且张新和他的关系也不好。

当初在孙坚的葬礼上,他还骂过张新来着。

怎么张新入主朝政之后,反而还拔擢他做豫州刺史?

“有阴谋?”

边让心中狐疑。

“也不对啊......”

“袁公路已被逐走,豫州之地,如今只剩下葛陂黄巾这等贼匪。”

“圣旨上说了,黄巾之事有曹操前去料理,让我无需操心。”

“那黄巾小儿有这么好心,授我如此美职?”

边让不明白。

思来想去,他突然想到了一个可能性。

“莫不是那孙伯符听不得我之谏言,写信让他师尊将我调走么?”

边让越想越觉得有可能。

“呵......”

边让冷笑一声,“匹夫之子亦是匹夫,岂不知忠言拂于耳之理?”

“一些谏言而已,不仅不能接受,反而疏远贤才,真匹夫也!”

“那黄巾贼子也是。”

边让骂完孙策,又开始骂张新。

“宠幸亲近,因私废公,也是庸人一个!”

当然了,边让骂归骂,这豫州刺史一职,他还是要的。

眼下豫州又没什么战事,唯一的祸患葛陂黄巾,还有曹操这种打手去卖命。

他没有不去的理由。

名士扬名,那是为啥?

不就是为了做官么?

边让当即令家仆收拾行李,一路骂骂咧咧的到豫州上任去了。

孙策得到消息后,把周瑜叫了过来,哭得稀里哗啦。

“师尊爱我......”

曹纯回到平舆,向曹操汇报此行的成果。

“杂号将军么......”

曹操点了点头。

这个结果倒也在他的意料之内。

张新打着讨灭国贼,吊民伐罪的旗号,九日速通冀州副本,威震天下,也不敢长久占据冀州牧一职。

他的威望实力与张新相比,差的实在是太远了。

现在的朝廷,也不是之前的朝廷。

董卓不占大义,王允没有实力。

他们都需要向关东诸侯妥协,授予官职安抚。

天下大乱,能稳一些是一些,一些制度上的问题,就没人计较了。

张新就不一样了。

他既有大义,也有实力,根本无需妥协。

不听话?

出兵揍你......哦不。

奉旨讨贼哦!

“杂号将军就杂号将军吧。”

曹操燃起斗志,“倒也足够我肃清黄巾,立下功劳了!”

“来人,传友若过来议事。”

过了几日,天使来到平舆,拜曹操为讨逆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