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撤吧,官渡之战打完了,我们损失太大了,再打下去没有意义了。”袁绍站在高处,看着远远撤退的曹军,也是无奈的说道,当初要给他儿子报仇是一方面,但是仇恨在这近一年的战斗里面也是消磨殆尽了,毕竟活着的人才是最重要的不是吗?另一方面就是,袁绍也想借着这个机会,看看能不能击溃曹操,这样能够加快他统一中原的节奏,但是显然,不能,那就拉倒吧。
一旁的田丰也逐渐变得通人性了,开始安慰起了袁绍:“陛下莫急,等我们拿下金矿,实力必然能够快速上升,到时候再踏平中原就行了。”
袁绍震惊了,这田怼怼怎么越来越通人性了,不知道怎么回事,算了,这是好事,毕竟袁绍也知道,论能力,田丰才是河北第一人,可以跟曹操的戏志才媲美的人。
“元皓,你说曹操在襄阳的改革能不能成功。”袁绍虽然之前大大咧咧的看不起曹操的改革,但是私底下还是充满了担忧。
田丰懂,毕竟历史上大国变革,还是有成就的,比如管仲变法,比如胡服骑射,比如商鞅变法,比如建元新政(虽然失败了),比如桑弘羊的均输法,尤其是商鞅变法等,筑造了一个又一个春秋战国时期的霸主,造成的结果可太耀眼了,“陛下,臣倒是觉得我们一直小瞧了江东徐靖,民国之所以能一统江东,在曹操手里抢走大半荆州,定然是有极强的实力的,而曹操,您最了解了,他的实力很强,甚至能够和陛下您打的有来有回,让曹操都忌惮的力量,不惜放下脸面去学习的国家,想必定然有可取之处,陛下不妨让人潜入江东去详细探查一番?”
“嗯,中肯的,元皓你是河北顶尖的智者了,我大汉,就指着你了,这件事情你说说,应该派谁去比较靠谱。”袁绍直接就是扣大帽子。
“河北甄家!陛下,甄家是最佳的人选,但是为了把甄家绑在河北,陛下比如下旨,直接让皇子迎娶甄家女儿,甄家如今是冀州地区的顶级豪族,祖上可追溯至西汉末年的甄邯(王莽政权大司马),家族世代为官,享有“世吏二千石”的特权?。如今甄家有五女,均未出嫁,陛下不如为两位皇子各娶一人?同时,征召甄逸入朝为官。然后让甄家商队去江东,探查我们所要的情报。”田丰建议道。
“我儿袁谭,袁耀倒是未曾娶妻。”袁绍沉思道。
袁绍指尖轻轻敲击着案几,目光落在窗外摇曳的树影上,沉吟半晌后缓缓开口:“袁谭性子急躁,做事容易冲动,甄家乃冀州望族,家风严谨,若让他娶甄家女儿,还需多叮嘱几句,让他收敛性子。袁耀倒还沉稳,只是年纪尚轻,处理事务不够老练,有甄家在一旁辅佐,或许能让他更快成长。”
田丰闻言,眼中闪过一丝赞同,上前一步说道:“陛下所言极是。袁谭公子虽勇猛,但确实需要一位贤内助在旁规劝,甄家女儿自幼受家族熏陶,知书达理,定能胜任。袁耀公子聪慧过人,只是缺乏历练,甄家在冀州根基深厚,人脉广阔,有了这层姻亲关系,甄家定会不遗余力地扶持袁耀公子,这对两位皇子日后发展,乃至我河北的稳固,都大有裨益。”
袁绍微微点头,随即又皱起眉头:“只是甄家会不会不愿与我袁家联姻?毕竟如今我们刚在官渡之战中失利,实力有所受损,甄家或许会有所顾虑。”
田丰轻笑一声,胸有成竹地回道:“陛下多虑了。甄家虽为冀州豪族,但一直缺乏强有力的靠山。如今陛下主动提出联姻,对甄家而言,是攀附皇室的绝佳机会。有了陛下这棵大树,甄家在冀州的地位将更加稳固,甚至能借助皇室的力量,将家族势力扩展到其他地区。而且,陛下还可以征召甄逸入朝为官,给予他高官厚禄,这更是对甄家的极大拉拢。甄家权衡利弊,必然会欣然应允。”
袁绍听田丰分析得头头是道,心中的顾虑顿时消散不少,脸上露出了笑容:“元皓果然深谋远虑,此事就按你说的办。你尽快安排人去甄家提亲,务必将此事办得妥当。另外,甄家商队去江东探查情报之事,也需提前谋划。你觉得该让甄家商队从哪些方面入手探查?”
田丰略一思索,便说道:“臣认为,甄家商队首先要探查江东的军事实力,包括军队的数量、装备、训练情况,以及江东将领的能力和部署。其次,要了解江东的经济状况,比如农业收成、手工业发展、商业贸易情况,尤其是江东的金矿开采和冶炼技术,这对我们日后提升实力至关重要。另外,还要探查江东的政治局势,了解江东内部各势力的关系,以及徐靖的治国方略和用人之道。”
袁绍点头称是:“你考虑得很周全。为了确保甄家商队能顺利完成探查任务,我们还需给他们提供一些帮助。可以让军中的情报人员暗中协助他们,为他们提供必要的情报支持和保护。同时,要叮嘱甄家商队,行事务必谨慎,切勿暴露身份,以免引起江东方面的警觉。”
田丰躬身领命:“陛下放心,臣定会妥善安排。待甄家应允联姻后,臣便立即与甄逸商议商队探查江东之事,制定详细的计划,确保万无一失。相信用不了多久,我们就能掌握江东的详细情况,为日后踏平中原做好准备。”
“嗯,元皓你办事,朕放心的。你且放心大胆的去办,这枚金牌和虎符交于你手,你全权负责江东情报的探查,还有三韩地区的情报探查,也一并交给你了,有这枚金牌,你就可以随意调动任何人,以及人以内的军队!”袁绍从怀里掏了一枚金牌和一枚虎符出来,交给了田丰。
“陛下,这,这使不得!”田丰惊呆了,金牌也就算了,甚至还有虎符!太夸张了,这他怕隔夜就被人刀了啊!
“叫你拿着你就拿着!另外,我调20名虎卫随身保护你的安全,这两件事,你务必要办好!”袁绍认真的看着田丰说道。
“这,臣遵旨!臣一定办妥此事。”田丰目光坚定的接过了袁绍给他的虎符和金牌,他懂,袁绍给他这么大的权力,恐怕必要时刻是要他亲自上前线去了,毕竟三韩那个十万斤产量的金矿,太诱人了,谁能抢到谁将相当于实力翻倍啊!袁绍的家底加上这金矿,那就无敌了。
那么,第一个目标就是甄家,然后就是高句丽,然后就是三韩,田丰也是默默给自己下好了目标。
江陵,此刻所有的建设任务全部走上了正轨,徐靖也是成功南下了,第一站就是长沙,毕竟长沙是自己的大本营了,微服私访的徐靖也没有惊动任何人,如今的长沙,城墙已经扩大了十倍,城内功能分区非常严谨,商业区,住宅区,等等一应俱全,徐靖也是自豪不已,虽然比不上后世的大都市吧,但是三层,四层的小楼也是让人蛮震撼的了。
街角处,一家挂着“福记粮行”招牌的铺子正热闹着。掌柜的是个满脸堆笑的中年汉子,正指挥伙计将新到的糙米倒进木质粮仓,粮仓上用红漆写着“平价供民”四个大字。徐靖凑过去时,恰好听到一位提着竹篮的老妇人笑着说:“掌柜的,这新米比上月又便宜了两文,往后俺家孙儿天天能吃大米饭吃饱咯!省下来的钱还能多买两只鸡了!”汉子擦了擦额头的汗,嗓门亮堂:“托当今陛下的福!如今湘江码头通了漕运,南来的粮船直接卸到城郊粮仓,省了几道中转的运费,自然能给乡亲们让些利!”
徐靖心中一暖,正欲转身,却被不远处传来的孩童笑声吸引。只见主街东侧的住宅区里,几座四层小楼格外惹眼,朱红的木窗棂配着青灰瓦,每层都留出了半人宽的露台,晾晒的粗布衣衫在风里轻轻晃着。一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姑娘正趴在三楼露台的栏杆上,手里举着个陶制的风车,朝着楼下喊:“阿爹!今日学堂先生教了新字,我写给你看!”
楼下院子里,一个正在劈柴的汉子朗声应着,眼角的笑意藏都藏不住。徐靖记得,这片住宅区原是城郊的荒坡,当初规划时特意留了通风的巷道,每座楼之间还辟出了小广场,如今竟成了孩童追逐嬉戏、老人闲话家常的好去处。他正看得入神,忽然闻到一阵面香,转头见巷口开了家“张记面馆”,热气腾腾的大锅里煮着宽面,案板上码着切好的酱肉,掌柜的正给客人端面,嘴里念叨着:“您慢用!这酱肉是用陛下工坊里酿的酱油腌的,味道绝了!”
徐靖没惊动任何人,只是沿着街道慢慢走。从商业区里满货的绸缎庄、五金铺,到住宅区旁新开的药馆、学堂,再到远处湘江码头上忙碌的漕船、工坊里传出的机器声,每一处都透着生机。他想起初到长沙时,这里还是个城墙破败、民生凋敝的小城,如今不过数年,竟已是这般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