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见其人,却听其声。
“好的!”
得到老师回应后,裴茹颜往里面回了一句,就和陈景一起,把自行车放在屋檐下,提着东西走进房子。
进入一楼客厅后,就看到一排木质椅子,中间是一个疑似喝茶的木桌。
客厅靠墙一边,是餐桌和椅子,上面铺了一层米白色桌布,桌上放着一些干货零嘴。
一楼客厅的整体空间不算太大,也足够容纳不少人,旁边四个木门,应该有三个还是四个房间。
其中一个木门敞开,还能听见里面传来炒菜的声音,看样子应该是厨房。
至于其他几个木门,因为都关着,陈景和裴茹颜也不好去打开看。
一起走到餐桌旁边,把麻袋里的东西拿出来。
“来就来了,还带什么东西,当老师是外人?”
在两人从麻袋中往外掏东西的时候,周明慧端着一盘青菜走出来,注意到这一幕后,脸色微变,淡淡地开口。
“不是的,是....这些东西都买不到,就.....”
身后传来老师那平淡的声音,给裴茹颜吓一跳,连忙转过身;对上老师那有些不满的眼神,她顿时结巴起来,断断续续地回应。
陈景跟着寻声望去,看见一位身型坚挺,身穿浅色系衣服,两鬓斑白,慈眉善目的老妇人。
一头带着银丝的秀发梳理整齐,袖口与衣角都打理得没有一丝褶皱,透着一股雷厉风行和一丝不苟。
注意到旁边投来目光的周明慧,并没有急着回复学生,扭头看去。
只见一位身型壮实,身穿黑色中山装,带着一股莫名神秘气质的男人。
五官俊朗,配合壮实的身型,形象看上去非常不错。
对上那深邃的眼神,让周明慧一愣;反应过来,继续上下打量着陈景。抛开其他的不谈,形象方面确实优秀,加上年纪小,和学生在一起,她倒是不反对。
可,真正生活在一起,靠的又不是形象,物质条件很重要。
想到对方没有正经工作,周明慧的目光就犀利不少,在心里默默给他减分。
没有正经工作,代表没有收入,甚至连定量都没有,怎么保证两人未来的生活?
这种情况下,学生还打算辞职,跟他去了县城,难不成天天喝西北风?
“老师您好,我是茹颜姐的丈夫,陈景。”
见媳妇老师在打量自己,陈景倒是不在意,和其对视一会,露出一道微笑,主动打招呼问好。
怎么说他都是晚辈,应该主动向长辈打招呼问好。
“嗯,我是茹颜的老师,周明慧。”对方主动和自己打招呼问好,周明慧也温和地回应。
哪怕心里对他有几分不满,总不能真不给面子;不说他,学生还在旁边。
“周老师好,听茹颜姐说您想见见我,中午就打扰了。”
“知道您关心茹颜姐,我这个做丈夫的也高兴,带了点东西过来,希望您不要嫌弃。”看媳妇老师温和的态度,陈景微微一笑,轻声开口。
顺着杆子往上爬,知道名字直接喊周老师。
对于媳妇老师想见见自己的事,他心里并没有任何不满,反而为媳妇感到高兴。
至少媳妇和父母那边断绝关系后,有一位老师会关心她。
“老师~有很多好东西呢!”
“一桶花生油、二十斤猪肉、二十斤牛肉、二十斤羊肉、十根腊肠、二十斤苹果、二十斤橘子。”
“肉都是新鲜的,水果也新鲜,在外面根本买不到!”一旁的裴茹颜听丈夫这么说,连忙附和!
因为刚才一起把东西从麻袋里拿出来,她知道有什么东西。
“嗯?鲜肉?新鲜的水果?”对于陈景的话,倒是让周明慧有些意外,没想到这小子还挺会说话。
听到学生说的东西,让周明慧感到不可思议,把菜放在桌上,掀开布袋查看。
确定都是鲜肉,就连水果都新鲜,让她越发不解起来。
学生有几分能耐,她很清楚,根本不可能弄来这些东西。
就连她自己,想要弄这些东西都不容易,甚至弄不到。
弄点肉干什么还好,鲜肉想都不要想,更别提还有新鲜水果。
家里的肉,都是丈夫和几个儿子、女儿、拿回来的肉罐头,要么就是肉干,根本没有鲜肉。
如果不是学生,那只能是陈景;一想到自己刚才对他的减分,心中五味杂陈。
先不说工不工作的问题,能弄到这些东西,都说明他不简单,不会是「普通人」。
“对的,嘻嘻嘻~”
看老师一直波澜不惊的脸上,露出不可思议的表情,裴茹颜很是开心,笑嘻嘻地回应。
从学校出来后,就一直被老师带着,不管是工作还是生活,老师都异常严谨、严肃。
加上老师年纪比她大很多,经历了很多,许多对她而言非常震惊、难受、悲伤的事情。
在老师眼里,始终不算什么,很少表露出情绪。
在医院工作,难免要面对患者的死亡、患者家人的哀求等。
刚开始经历这些的时候,她哭的稀里哗啦.....
“有心了,那再加两个菜吧。”抬头看了一眼笑嘻嘻的学生,周明慧眼中闪过一丝无奈,温和地开口。
既然东西都拿过来了,那就拿着加菜;原本她打算用肉罐头招待两人。
自己学生带着丈夫过来,总不能随便应付。现在有鲜肉,那肯定用鲜肉,肉罐头可比不上鲜肉。
“老师,这些都是给您带的,您留着自己吃就行。”看老师准备拿自己和丈夫带来的肉加菜,裴茹颜连忙阻止。
她知道自家男人的实力,以后不会缺肉吃,反而老师这边比较缺....
“行了,早吃晚吃都得吃,一起来帮忙。”面对学生的阻止,周明慧一脸淡定地开口,压根不把她的阻止当回事。
家里不是缺肉,只是缺鲜肉;鲜肉又不止自家缺,市里谁家不缺鲜肉?
何况,学生和她丈夫过来吃饭,看她模样,是真跟定陈景了。
这顿饭,对她意义不一样;学生跟着去县城,以后不能经常见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