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皇甫嵩缓缓踏出自己的院落,两名六扇门捕快见状,赶忙躬身行礼。

皇甫嵩微微颔首,他那如鹰般锐利的目光,随即落在其中一人身上,沉声道:“警钟九响,召六扇门所有高层集合!”

他的声音低沉而威严,仿佛蕴含着无尽的力量,带着一丝让人无法质疑的决然。

那名捕快心中一凛,深知这九响警钟的意义非同小可。

在六扇门中,警钟九响意味着遇到了极其紧急之事,需要所有高层迅速集结,共同应对。

他不敢有丝毫怠慢,立刻转身离去,如疾风般传达皇甫嵩的命令。

随着警钟的鸣响,刚开始几声还好,那清脆的声音在空气中回荡,仿佛是在提醒众人即将面临的挑战。

然而,当警钟响到第六响时,六扇门内的气氛瞬间紧张起来。

高层们纷纷放下手中的事务,匆匆赶往集合地点。

他们的步伐匆忙而坚定,每一步都似乎带着一种使命感。

眼神中透露出的那丝凝重,仿佛预示着一场风暴的来临。

待到九响过后,六扇门之中顿时陷入一片混乱。

所有高层均全力使出轻功,身形如电,往六扇门总部的议事大厅疾驰而去。

他们的身影在空中交错,仿佛一群矫健的飞鸟,带着对未知的恐惧和对责任的担当。

九声钟声响后,皇甫嵩却松松地背着手,不紧不慢地向着议事厅走去。

他的步伐看似悠闲,实则蕴含着一种沉稳和自信。

议事大厅之中,所有的六扇门高层已然到齐。

然而,议事大厅的首位,那个本应属于皇甫嵩的位置,却依然空空如也。

这让六扇门之中的中高层们都心生疑惑,纷纷小声议论了起来。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门主为何还未现身?”

“难道是发生了什么比我们想象中更为严重的事情?”

“这九响警钟,可是前所未有的啊!”

“据说太曾言,九响警钟,那是关乎国家兴衰,如今警钟九响,到底发生了何事?”

众人的议论声此起彼伏,整个议事大厅都弥漫着一股紧张的氛围。他们焦急地等待着皇甫嵩的到来,心中充满了各种猜测和担忧。

这球场的警钟不仅是六扇门,乱作一片,整个大宋的朝廷也乱作一团。

此时,皇宫之内,一座奢华的大殿之中,一名看起来五六十岁的老妇人忽然睁开了双眼。

只见,老妇人双目含煞,欲要择人而事怒吼道:“来人,究竟发生了何事?”

一名小太监急匆匆的跑了进来,扑通的一声双膝跪地:“太后娘娘,响声……响声是从六扇门的方向传来的!”

这名老妇人,便是如今掌权,垂帘听政的高太后,人称宣仁圣烈皇后。

老妇人皱了皱眉:“响了几次!”

由于此时的宣仁,圣烈皇后已然年迈,他只听到了三四声响声,她便被吵醒了,所以他有些疑惑,到底响了几声?

小太监连忙回答:“回太后娘娘的话,响响……响响了九声!”

听到响了九声,老妇人顿时一拍桌案:“放肆,他皇甫嵩要造反吗?”

就在此时,一阵脚步之声传来,只见,仅有十岁的宋哲宗赵熙缓步走了进来:太后,为何动怒!”

见到是十岁的赵熙,高太后的脸色稍微和缓了一些,她轻声说道:“太祖曾有言,六扇门钟声九响,乃是关乎国家兴衰之大事。然而,如今大宋四海升平,国泰民安,何来灭国之祸呢?”

“显然是皇甫嵩这逆贼,心怀不轨,妄图造反。哀家定要将他满门抄斩,以绝后患!”高太后怒不可遏,眼中闪烁着愤恨的光芒。

听到这话,赵熙心中一紧,连忙上前劝阻道:“太后息怒,切莫动气。待朕回宫之后,即刻传皇甫嵩前来,当面问个清楚便是。”

此时的赵熙,虽然年纪尚小,但他深知要想彻底掌握政权,必须培植一批属于自己的势力。

如今太后高氏权势滔天,若自己身边没有一些真正忠于自己的人,恐怕高氏会成为第二个武则天,独揽朝政。

而眼下,六扇门的皇甫嵩得罪了太后高氏,这不正是自己送上门来的拉拢对象吗?

赵熙暗自盘算着,似乎已经看穿了其中的利害关系。

然而,太后高氏似乎也洞察到了赵熙的心思。

她心中冷笑,自认为自己势力庞大,给赵熙一个拉拢皇甫嵩的机会,或许可以暂时稳住他。

毕竟,先皇遗诏明确规定,自己只是垂帘听政,待皇帝成年之后,便要还政于他。

而此时朝中仍有不少忠于先皇的臣子,他们对太后的专权颇有微词。

如果此时自己将赵熙逼得太紧,或许朝廷会陷入动乱,这并非太后所愿。

于是,太后高氏决定暂且按兵不动,看看赵熙会如何应对。

一个时辰之后,赵曦从太后轻功返回了自己的御书房。

回到御书房,宋哲宗赵熙朝屏风之后说道:“速传皇甫嵩来见朕!”

宋哲宗赵熙的话音刚落屏风之后便传来了一声不男不女的声音:“是,陛下!”

紧接着就是一阵破空之声远去。

然而听到阵阵破空之声,宋哲宗赵熹似乎已经司空见惯,丝毫没有惊讶的意思。

片刻之后,皇甫嵩走入御书房,他来到了宋泽宗的跟前,连忙单膝下跪:“臣,参见陛下……”

赵熙微微颔首,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威严:“皇甫爱卿,可知朕宣你前来所为何事?”

皇甫嵩心中一紧,他深知皇帝此番召见必定与今早那六扇门的九声钟响有关。

然而,他明白有时候太过聪明并非好事,于是连忙垂下脑袋,低声回应道:“陛下,微臣不知!”

见到皇甫嵩并未点破自己的意图,赵熙心中稍感满意。

他缓缓起身,端坐于御书房的龙椅之上,声音低沉而有力地说道:“今日六扇门,钟声九响。太祖曾有言,若非关乎国家兴衰之事,钟声不得九响。”

说到这里,赵熙的语调略微一转:“因这九响的钟声,太后凤颜大怒,欲将你满门处斩。”

“朕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才说服太后暂且息怒。”

说完,赵熙并未等待皇甫嵩的回答,而是目光灼灼地凝视着他,似乎在等待着他的抉择。

皇甫嵩岂能不知皇帝的心思,他深知自己如今已陷入两难之境。

赵鑫表明了是让自己站队,如果站队皇帝那方,自己便能成为皇帝的人,皇帝自会保下他的性命;

可若是拒绝,恐怕自己和家人都将面临灭顶之灾。

想到此处,皇甫嵩毫不犹豫地双膝跪地,将头重重地磕在地面之上,诚恳地说道:“多谢陛下救命之恩!微臣愿誓死追随陛下,为陛下效犬马之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