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士孔育德提出的这个问题,确实也是二皇子周立心中所担忧的。他不禁暗自思忖,如果自己决定进攻南州,那么太子周明是否会趁机对他发动攻击呢?这无疑是一个让人头疼的问题。
然而,南州如今就像一块摆在眼前的肥肉,让人垂涎欲滴。福亲王之前的错误决策,导致其势力大幅削弱,此时的南州正处于实力最弱的阶段。若是错过了这个绝佳的机会,等到福亲王恢复了实力,再想要攻打南州恐怕就会变得异常困难了。
面对如此艰难的抉择,二皇子周立意识到自己目前只有两条路可走。其一,便是与太子周明携手合作,共同对抗镇北王周宁。这样一来,或许能够避免被太子攻击的风险,但同时也意味着他需要与太子分享胜利的果实。其二,则是冒险直接进攻南州,企图一举将其拿下。毕竟,南州作为鱼米之乡,对于缓解二皇子的粮食压力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经过深思熟虑,二皇子周立最终下定决心,毅然决然地说道:“南州,朕势在必得!只是不知二位大人对此有何良策呢?”
郑为国略作思考,然后回答道:“陛下,依微臣之见,此事不妨询问一下兵部尚书卫洪,听听他有何高见。”
二皇子周立心中对卫洪充满了疑虑和不信任,毕竟卫洪的儿子卫青云在镇北王周宁的麾下效力,这让周立对卫洪的忠诚度产生了怀疑。然而,周立身边能够为他出谋划策的人实在是少之又少,所以尽管心有疑虑,他还是不得不依赖卫洪。
周立决定派人去请卫洪前来,希望能听听他对于当前局势的看法和建议。卫洪接到传召后,不敢怠慢,迅速跟随小太监来到了御书房。
进入御书房后,卫洪向二皇子周立行礼,恭恭敬敬地说道:“臣卫洪,拜见陛下。不知陛下召见微臣所为何事?”
周立看着卫洪,开门见山地说道:“朕有意进攻南州,但又担心太子会趁此机会对我们发动攻击。卫爱卿,你对此有何计策?”
卫洪略作思考,他深知此时进攻南州确实是一个绝佳的时机,但周立的担忧也并非毫无道理。太子很有可能会抓住这个机会,对他们发起攻击。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卫洪终于开口说道:“陛下,如果您决心进攻南州,那么就必须先抵挡住太子的进攻。只要我们能够成功攻下江城,那么就无需再担心太子会出兵攻打我们了。”
二皇子周立慢慢地走到地图前,他的目光落在了江城的位置上。江城虽然规模不大,但它的地理位置却极其重要,因为它是通往帝都的必经之路。
周立凝视着地图,心中暗自思忖着。他知道,如果能够攻占江城,那么他就能在战略上占据优势,进一步逼近帝都。然而,他也清楚地意识到,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周立皱起眉头,缓缓说道:“江城现在在太子的手中,若此时我们贸然进攻江城,太子很有可能会调遣大军前来支援。一旦他的军队抵达,恐怕我们就会陷入一场激烈的战斗。”
站在一旁的卫洪听了二皇子的话,连忙接口道:“殿下所言甚是。不过,据我所知,太子之前曾派遣裕亲王和孔辉在茂兰河与我们交战。尽管他们最终取得了胜利,但裕亲王却一直驻守在那里,不敢轻易撤离,显然是担心我们会趁机反击。”
卫洪顿了顿,接着说道:“不仅如此,紧接着太子又与福亲王在益州展开了一场激战。最终,周权大败而归,退回了南州。这场战争虽然让太子获得了胜利,但他的军队也遭受了巨大的伤亡。”
卫洪分析道:“所以,即便我们现在进攻江城,太子周明恐怕也不敢轻易调动军队。毕竟,他需要时间来休整和恢复元气。”
二皇子周立听完兵部尚书卫洪的分析,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卫洪的话确实有道理,如果能够顺利拿下江城,那么他就可以毫无后顾之忧地进攻南州了。
二皇子周立问道:“卫爱卿,你觉得派何人去攻打江城比较合适呢?”
卫洪说道:“陛下,臣愿意亲自领兵进攻江城。”
二皇子周立皱起眉头,思考着卫洪的提议。他知道卫洪是个有能力的将领,但他同时也对卫洪主动请缨的动机产生了怀疑。
周立的目光紧盯着卫洪的脸,试图从他的表情中解读出一些端倪。
卫洪则显得十分坦然,他毫不退缩地与周立对视着,似乎在等待着周立的决定。他的心中并没有什么其他的想法,只是认为自己有足够的能力去攻下江城。
周立沉默了一会儿,终于开口说道:“如果我们要进攻南州,确实需要卫爱卿你的配合。你的军事才能和经验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所以你不能带兵去攻打江城。”
他顿了顿,接着说:“至于孔辉,虽然他刚刚吃了败仗,但我相信他经过这次失败会更加谨慎和成熟。而且,给他一个机会证明自己,也许他会有出色的表现。”
周立的决定让卫洪有些失望,但他也理解周立的考虑。毕竟,他的儿子卫青云在镇北王麾下效力,这是担心他会叛变。
还有就是南州的战略地位同样重要,确实需要卫洪的配合,不能因为江城而忽视了南州的进攻。
卫洪微微颔首,表示自己完全接受周立的安排。其实,他对此结果早有预料,毕竟数万兵马交付于他手中,二皇子周立又岂能真正放心呢?
卫洪嘴角含笑,语气轻松地回应道:“一切皆由陛下做主,微臣定当全力配合他们。”
二皇子周立见状,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随即吩咐身边的侍从去传达命令给孔辉,要求他在三日内率领军队启程出征。同时,他还特别叮嘱兵部要全力协助孔辉,确保物资准备充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