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记载本县的资料非常多,宋宣花了一天时间,整理好需要的材料。
第二天清晨,太阳初起,宋宣就揣着材料来到了成局长上班的必经之路。
他特意提前打听好,成局长每天七点四十会骑自行车过来。
其实堵在路边见领导,属实有些冒昧失礼。
可留给宋宣的时间不多了,县城里吃饭喝水都要花钱,经济实力不允许他在这里待太久。
之前找办事员碰壁,托人办事又没门路,若是再等 “正常流程”,说不定还会错过秋收后整地的好时机。
好在农业局一楼大厅的墙上,有一面墙公示了领导班子的基本信息。
成局长的彩色照片就贴在最上面,旁边写着局长成建军,分管农业产业发展、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宋宣昨天特意记熟了照片上的眉眼,倒不怕人到了跟前却认不出人。
-
他选了个不挡人的路边,目不转睛地盯着来往的自行车。
路过的行人大多是上班的干部,大都穿着笔挺的中山装,穿着的确良白色衬衣,偶尔有人好奇地瞥他一眼。
宋宣全都目不斜视回望,宋宣是在坦荡,对方倒是不好再盯着他看下去。
没过多久,又传来一阵清脆的自行车铃声。
宋宣抬头,就见一个穿着黑色中山装的男人骑着二八大杠过来,车把上还挂着一个公文包。
男人面容儒雅,眼角有几道浅纹,看起来四十来岁,比公示板上的照片看起来要年轻不少。
尤其是骑着车时,腰杆挺得笔直,不像照片里那样严肃,倒多了几分随和。
宋宣快步走了上去,挥了挥手道:“成局长,您好!”
“我叫宋宣,是下边襄阳村的村民,想跟您说几句有关发展农村中药材种植产业的事情,能耽误您两分钟时间吗?”
成局长按住刹车,认真地打量着眼前的年轻人,没有立刻拒绝,只是问道:“种药材?你找过办公室的人了?”
“找过了,我是想申请无锡贷款,但他们说没有无息贷款的先例,没批我的贷款申请。”
宋宣把材料递过去,“我查了我们县的县志,咱们这儿种药材是有底子的,从明代开始这边就有大规模种植药材,这里种出来的药材质量好,药商也愿意收,就是缺启动资金。”
“您看这是我的计划书,还有我整理的文献记载……”
成局长接过材料,随手翻了两页,眉头轻轻动了动,抬头看了看宋宣:“你倒是下了不少功夫,行,到我办公室说吧,这儿不是说话的地方。”
宋宣心里一松,能谈就好了。
成局长微抬下巴:“上车吧,我载你。”
“不了,我走路就行。”
宋宣觉得这要是让农业局的人看到,肯定会造成误会。
“上来,不要浪费我时间。”成局长语气严肃了几分。
宋宣不想‘得罪’领导,只能从善如流。
阳光透过树叶缝隙落在他头顶,宋宣忽然觉得,这冒失的 “堵路”,或许真赌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