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时间段,街上行人比较稀少,偶尔有那么几个,也是裹得严严实实,只露出一双眼睛,闷头走路。
口中呼出的热气在眼前凝聚成团团白雾。
“阿伯阿婶、大郎哥大嫂,宝儿妹妹……来年再见咯。”少年们跳下马车,互相招呼着,挥手告别。
可不就是,再见面就是新的一年。
紫大郎负责把任洪涛和展武清两人送回家,王管家则是带着王楚歌直接回王家。
王管家他们都邀请众人到自个儿家住上一宿,但是紫大山拒绝了。
这么多人,时间又太晚,不好上门打扰。
一行人就在城门附近找了家干净的客栈住下,明儿个再回梧桐村。
……
此时的梧桐村,正是吃晚食的时间,家家户户飘着炊烟。
村口的梧桐树早已经光秃秃了,树下却还是人影攒动,踮着脚尖不时朝大路方向张望着。
“唉。”赵二牛叹了口气,今天又等不到了。
他摸了摸小四的脑袋:“天黑了,回吧,明儿个咱再来等。”
紫二郎低头看了儿子那明显红了的眼眶,不忍道:“二牛叔,你们先回,我带小四小五再等等看。”
“那好,你们早点回,可别等宝儿他们回来,你们却倒下了。”
赵晨曦也看到小四眼睛红了,抬头说道:“阿爷,我要陪小四再等会儿。”
“嗯,”赵桐慧也说道,“一起。”
其他几个孩子也纷纷点头。
众人谁也没挪步,任凭北风呼呼地吹,依旧原地徘徊,时不时地眺望着通向北元镇的唯一的路,久久没有离去。
又等了大约半炷香的时间,紫二郎知道,他们不走,大家也都不会走。
紫二郎故作轻松地说道:“走吧,一起回,明儿个说不定睁开眼,他们就回来了。”
……
四天前,十二月二十四日。
北晖学堂临时放假,紫二郎和赵光耀驾着牛车将孩子们接了回来。
王三妞和吴余联手准备了一大桌子菜,庆祝紫四郎和小一二三四五正式放年假。
小五夹了一筷子大白米饭放进嘴巴里,又塞了一口大白菜,皱着小眉头,边咀嚼边叹息着。
“小五,咋地了?”吴余担忧地看着儿子。
怎么吃着饭还叹气起来了?
“哎,”小五回过神来,又叹了口气,“二伯娘做的大白菜,还是……”
“一言难尽啊!”
可惜他们家那水灵灵的大白菜了,还不如生啃呢!
听了小五的话,小四也没胃口了,不过他不是嫌弃自家阿娘做的饭菜,而是……
“哎,也不知道小姑姑啥时候能回来?”
俩小子这么一感叹,欢乐风顿时变得伤感起来。
“快了,快了,”紫二郎边扒拉着饭菜,口齿不清地安抚着,“明天不回,后天指定回。”
“真的吗?阿爹。”小四转头惊喜地看向自家老爹。
紫二郎:……
他哪儿知道。
他这不是在顺口安慰他们吗?
就在紫二郎愣神期间,大门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紧接着就是“砰砰砰”的大力敲门声。
“二郎,二郎,快开门。”赵光耀一边拍门,一边大声喊着。
“小一二三四五,快开门。”继赵光耀之后,赵桐慧也吆喝起来。
紫二郎正尴尬着呢,听到有人叫他,赶紧放下筷子去开门。
“村长叔?”紫二郎打开门,语带惊讶,“快进来。”
“这位是……林夫子?”紫二郎看着赵光耀身边裹得严实的男人,不确定地问道。
他见过林夫子,但此时这个人捂得太过严实,一时还真不敢确定。
“正是老夫。”
紫二郎赶紧行礼:“见过林夫子。”
“三四郎、小一二三四五,”紫二郎回头冲后院喊道,“林夫子来家访啦!”
林夫子:……
后院正在干饭的几人放下碗筷,齐齐跑了出来。
待见了礼,紫四郎问道:“夫子不嫌弃,一起吃饭?”
“好,”林夫子摸着他那干瘪的肚子,也没客气,“咱们边吃边说。”
很快,王三妞和吴余又添了几个新菜,在正屋单独摆了一桌。
赵光耀和赵桐慧也留下作陪。
林夫子喝了碗汤,肚子暖和了,又吃了几口饭菜,这才开口说道:“这次过来是专门给你们报喜的。”
众人一听也不吃饭了,都眼巴巴地看着林夫子。
是他们想的那样?
林夫子哈哈大笑起来:“这次呀,咱们北晖学堂可算是出名咯。”
也不待众人追问,林夫子继续说道:“县试前十名,有六名都是咱北晖学堂的学子。”
“真的吗?”小五惊呼,就差没跳起来,“这么厉害!”
“可不,”林夫子洋洋得意起来,“紫顾衽还考了个案首呢!”
“哈哈哈……”林夫子说完,自己先乐得大笑起来。
这几个孩子可给他们长脸咯。
没看到北文学堂的那几个夫子,那脸黑得哟,堪比锅底灰!
还有北元书院,那些人平时都是目中无人,现在倒好,如果眼刀子能杀人,他们已经慷慨就义无数次。
“太好了,”小三惊喜道,“还得是咱们五叔啊!”
紫家人乐得都找不到北了,只知道咧着大嘴笑。
赵光耀也是激动得搓着双手,不知说什么好。
虽然他们梧桐村有过一个童生,但是,案首还是第一个。
哈哈哈,他恨不得仰天大笑,这也是他的政绩啊!
屋子里一下热闹起来。
林夫子也不介意,又乐呵呵地告知了其他学子的名次。
“估计下午或者明天,镇府衙门那边报喜的官差就能过来,你们做好准备。”
吃完午食,众人乐呵呵地送走了林夫子,并且装了满满一马车的新鲜菜蔬,让他带回家。
林夫子大乐,这趟可是没白来,光是这一马车的菜蔬,这个季节,那可是有钱也买不到的。
幸好他赢了董夫子,接了跑梧桐村的活计。
林夫子走了没多久,外面就传来一阵锣鼓喧天的吵闹声。
紫家大门敞开,迎接镇府衙门的报喜。
村里的男女老少也不怕冷,都跑了出来,聚在紫家门口,脸上满满的都是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