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宝儿说完,仰着小脑袋看着顾辞。
冥凰和崽崽也仰着脑袋看着顾辞。
一宝俩宠,呆萌萌的。
顾辞看着三个脑袋,挨个摸了一把。
只不过,买人?
他们这样的庄户人家也可以买奴仆吗?
“辞姐姐,”李清莹说道,“宝儿说得对。”
这么大的宅院,每天都是自己在打理,也幸亏紫家人多,要不然得多辛苦。
“你和姐夫如今身份不同往日,凡事总是亲力亲为可不行。”
“假如官场上来个客人,总不能亲自端茶倒水,咱自家人不在意,外人可就不一定。”
走一步说一步的话,一个圈子有一个圈子的规矩。
特立独行?
除非与世隔绝。
“行,明天一起去趟牙行。”顾辞也是个听劝的人,没有犹豫就应下。
紫宝儿在心里偷偷乐着,她早就想让家里买下人,一直没说出口,就是怕他们接受不了。
现在好了,阿爹是镇守,没有下人怎么行?
明天的任务比较艰巨,吃完晚食,大家在屋里溜达消食,早早睡下了。
元月十五日,宜出行、搬家、动土。
尽管阳光明媚,可那寒风却还是如影随形,无孔不入。
人在室外,即使穿着再厚实的棉衣,也会觉得冷风“嗖嗖”的,冻到骨头里。
就连呼出的气息,也会瞬间化作团团白雾,消散在冰冷的空气中。
紫宝儿起了个大早,收拾利索,等着坐马车,去镇上。
紫宝儿坐在中间,照旧是左边崽崽,右边冥凰。
“姨姨,一起去!”紫宝儿冲李清莹招手。
李清莹摇头:“姨姨不去了,让李嬷嬷跟你们一起去,她眼力好,会挑人。”
“好啊,”紫宝儿拍着小手,“多谢姨姨。”
“麻烦嬷嬷啦。”
“不麻烦。”
李嬷嬷蹲下身子,摸了摸紫宝儿的小手。
还好,热乎乎的。
她太喜欢这个小丫头了,乖巧不说,还十分贴心、懂事!
只要看到她,就能心情愉悦。
辰时初,准时出发。
马车、牛车一起出动。
不过,今儿个赶牛车的,换成紫二郎。
紫三郎留在家里陪伴吴余。
行至拐弯处,赵桐度也赶着牛车过来。
车上坐着赵桐寒、赵桐慧兄弟俩,还有郑有银和赵庭。
“大郎,”赵桐度笑着招手,“阿爹让我们一起去搭把手。”
紫大郎也不客气,点头:“走。”
一辆马车、两辆牛车,也算是浩浩荡荡吧,出了梧桐村。
紫宝儿掀开车帘一角,三个脑袋挤在一起。
小四和小五看到崽崽和冥凰也跟着往外看,遂问道:“小姑姑,外面好看吗?”
“好看呀。”
“到处都是雪白雪白的,可好看。”
小四按下紫宝儿的小手:“谁说的灌冷风,放臭屁?”
紫宝儿小手一哆嗦,下意识地夹紧小屁股。
她可没忘当初王三妞他们噗噗放屁的画面。
不但紫宝儿没忘,车上的人都不约而同想起那个美好画面。
“噗。”崽崽很是应景的放了个响屁。
众人:……
这绝对是直肠子。
小四皱巴着一张小脸,小手扇啊扇的。
“崽崽,你今早吃啥了,放屁咋这么臭?”
侯雯海看着小四,一脸惊讶:“闻闻就得了,怎么,还想和崽崽要配方啊?”
众人一时没反应过来。
坐在车辕上的紫大郎首先反过味儿来,“哈哈”大笑起来。
车上的人这才明白过来,也都捂着嘴巴,乐不可支。
这话说的,没毛病。
一路上,孩子们吵吵闹闹的,也没觉得有多慢,到北城门时,都快辰时末了。
现在执勤的衙役,就没有不认识紫大郎的。
紫大郎向后指了指,冲衙役竖起两根手指。
衙役点头,三辆车全部免检放行。
待下了车,进了镇守府侧门,赵桐度几人都是神情恍惚。
这可是镇守府啊,以前都望而生畏的地方。
现在,他们就这么大拉拉地进来了?
“想啥呢?”紫大郎用胳膊肘拐了下赵桐度,“赶紧看看,下一步需要盘火炕、地热的。”
“哦,好,”下一秒,“啊?还要盘火炕?”
这是又来钱了?
紫大郎不忍直视,让他们自行参观后院。
赵桐度拿出随身携带的小本本,一边看,一边记录。
紫大郎则是直接找到秦岭。
“秦师爷,可否有熟识的牙人?”
“有,你等着,我这就让牙人把人带过来,你们慢慢挑。”
秦岭乐呵呵的,秒懂。
这种小事找他就对了。
北元城没有他不熟悉的地方。
还别说,秦岭办事效率就是高。
紫二郎和赵桐度那边后院还没逛完,这边牙人就带着一溜儿的人过来了。
牙人也是个人精,一听说镇守府要人,恨不能把人全部给带过来。
顾辞坐在堂屋主位,李嬷嬷侍立一旁。
先进来的是男子。
李嬷嬷严肃地问道:“先行自我介绍一下,多大年纪,哪里人,为啥要卖身。”
“从你开始吧。”李嬷嬷指了指右手边的第一人。
“小的叫二虎,今年十九岁,家在南边,发大水,田地被淹,没死的都出来逃荒,辗转被卖到北地。”
“先前就在镇守府,签的死契。”
二虎说完,心里忐忑,就怕新任镇守夫人嫌弃他。
“原先做的什么?”
“回夫人,小的跟着老账房学记账。”
“小的叫顺东,十七岁,家里穷,还要供后娘的儿子读书,俺爹就把俺卖了,也是签的死契。”
顺东的声音很是平静,只是他袖子下的双手却是紧握成拳。
“小的叫狗剩,十五岁,本就是北地人,家中父兄从军,都死了,家里的地也都让那向狗贼抢占了。”
“老子娘也被活活气死了,俺没办法,把自个儿卖了,买了棺材,签了死契。”
“县令大人不是把向奎霸占的田地都还回去了吗?”顾辞不动声色地问道。
狗剩紧咬嘴唇,没有说话。
顾辞若有所思起来。
“你是那个村的?”
“俺是西古镇梨花村的。”
顾辞一听,不是北元镇?
她若有所思起来。
第二批进来的是女子,有年幼的,自然也有年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