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小一二三四五几个晃荡够了,呼啦啦地从外面涌进来。

争着抢着要给新来的下人们取名字。

其他几个也跟着点头。

“那就交给你们了。”顾辞也不介意,笑着说道。

“好嘞,”小二拍着小胸脯保证道,“阿奶,您就瞧好吧!”

几个皮小子就凑到一起,他一言他一语,咋咋呼呼地开始取名字。

“这里是五男十二女,”李嬷嬷提醒着,“还有一对兄弟去医馆了。”

“知道了,嬷嬷。”侯雯海乖巧地说道。

李嬷嬷欣慰地点点头,她现在对自家小少爷那是一百个满意。

“你们都跟我来。”李嬷嬷带着十七个人到后院打扫。

“我和哥哥的小厮以‘元’字开头,元宝和元宵。”侯雯海很有经验地说道,“你们也可以这样取。”

“五叔,你说,咱们先取个什么字比较好?”小一看着紫五郎问道。

他家五叔毕竟是县试案首呐!

紫五郎也没推辞,想了想说道:“‘安’字,怎么样?”

“国泰民安、安居乐业。”

“好,就‘安’字。”

“我们再取一个字就行。”

“要通俗好记的,”小五撇撇嘴巴,“阿爷那么大年纪了,太复杂的也记不住。”

紫二郎看了看四周,有没趁手的武器:“小五,你屁股又痒了是不是?”

连镇守大人都敢编排!

虽然,他内心里也是这般认为的,但也不能就这么大啦啦地说出来啊!

镇守大人不要面子的吗?

“我敢保证,阿爷连我们的名字都记不住。”

小四瞥了眼身后,见没什么人,这才小声嘟囔着。

小五不怕死地继续作,又对着紫二郎和紫五郎说道:“不但记不住我们的名字,就连你们的,阿爷指定也是记不住的。”

小五的语气肯定极了。

也嚣张极了。

说完,小脑袋还仰得高高的,不可一世的模样。

他家阿爷除了阿奶和小姑姑的名字,其他的都记不住。

唉,铁打的儿孙,流水的名字!

“什么名字?”紫大山的声音突地在小五身后响起,“谁记不住?”

小五惊恐地转身,下一秒……

满脸堆笑。

“阿爷,我们刚刚在讨论给那些新买的下人起啥名字比较好。”

“哦?真的吗?”

小五点头如捣蒜:“再真不过!”

“不信,阿爷可以问五叔,名字的头一个字还是五叔给起的呐!”

“我怎么听说有人在说,什么年纪大啊,记不住名字啥的。”

“阿爷耳背,听错了。”小五不假思索地秃噜着。

众人:……

这是上赶着找揍啊!

“阿爷,不是,小五嘴瓢,说错了。”

紫大山乐了,这臭小子,胆子越来越肥!

众人也跟着哈哈起来。

“阿爷,我叫什么名字?”小四还没忘记这一茬,颇为严肃地问道。

他还是想知道阿爷到底记没记住他们的名字。

几个皮小子,包括紫二四五郎都一脸希冀地看着紫大山。

紫大山:……

别说,他家老妻给起的那些个文绉绉的名字,还真就记不住!

尴尬中。

“大人……”

“什么事?”恰巧此时胡二过来,紫大山趁机面无表情地转身离去。

转身的瞬间,紫大山狠狠松了口气。

众人面面相觑。

看来,小五还真没说错!

新上任的镇守大人就是个脑子不好使的。

几个人看着紫大山渐行渐远的背影,也没了取名的欲望。

“简单点也挺好,”阮泽灏随口说道,“要不就东西南北中?”

“或者是甲乙丙丁戊?”

众人:……

“还是前者吧。”

“还有两个呢?”

“安全、安康吧。”紫五郎说道,“怎么样?”

还能怎么样,一致通过呗。

“那丫鬟呢?”

“花开富贵,春夏秋冬,很多啊。”侯雯涛也放开了。

随便取吧。

“花开”还凑活,“富贵”基本上就是男人名。

几人闷头一顿商议,最后选定了春夏秋冬、风霜雨露、梅兰竹菊十二个字。

这下,十九个人的名字全有了。

三个厨娘分别叫安春、安夏、安秋。

安春暂时留在镇守府,负责紫大山的吃食。

安夏和安秋跟随顾辞他们回梧桐村,跟着杨盼盼学习厨艺,出手后再和安春交换。

那个力气贼拉大的小丫鬟叫安冬,先让李嬷嬷调教一番,会跟在紫宝儿身边。

四个干粗活的妇人为风霜雨露,刺绣的四人是梅兰竹菊。

会记账的二虎,现在是安东,狗剩叫安西,余下的三个擅长种地的男人分别叫做安南、安北、安中。

顺东和他弟弟,安全和安康。

这些人,顾辞统一交给了李嬷嬷。

“嬷嬷,还要拜托你帮我调教调教。”

“夫人言重了,老奴必定尽力。”

这些人原本在牙行,已经培训过规矩、礼仪,她再调教一番,很快就能主打一面。

后院,李嬷嬷分配好名字和任务,众人手脚麻利开始清扫。

门房、马厩,原本的配套设施已经很齐全,现下清理出来即可。

杨盼盼还烧了热水,这下几人感动坏了。

还没遇到哪家主子专门烧热水让他们用的。

干得更起劲了。

选好人,顾辞也轻松下来,和紫宝儿待在屋子里,没有出去吹冷风。

“阿娘、小姑子,中午想吃些什么?”杨盼盼风风火火地走进来。

“大嫂嫂,这么多人,随便吃点吧。”紫宝儿懂事地说道。

要不然,大嫂嫂太累了。

她又想起那个力气贼拉大的,哦,现在是安冬。

“多买些馒头,咸菜,”紫宝儿建议道,“大嫂嫂做一大锅稀粥就好。”

顾辞也赞同地点点头。

“嗯,按照宝儿说的做吧。”

“好嘞,阿娘。”

预定的盘碗盆早已经送过来,杨盼盼都用热水烫煮过。

按照小姑子的说法,就是“消毒杀菌”。

筷子就更不用愁了。

紫二郎做了一大堆,随用随取。

几人说话间,紫大郎和紫四郎也回来了。

跟着他们一起回来的,还有三大车砖头。

“男人们都过来卸车啦。”

紫大郎一声吆喝,呼啦啦,大男人小男人全部跑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