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人,进入2号维修通道,停留时间,十分钟。”
他缓缓念出这行字,然后抬起头,目光如炬,直刺墙上那幅巨大的荷花大桥结构图。
那一刻,他的眼神变了。
不再是审视,而是解剖。
那道目光仿佛化作了无形的手术刀,要将这具冰冷的钢铁尸体一寸寸剖开,暴露出其内里隐藏的所有致命脓疮。
他忽然开口,问了一个让所有人大脑宕机的问题。
“一个成年男性,背着二十公斤的重物,在光线不足、结构复杂的桥梁维修通道里,十分钟,能走多远?”
问题,砸在空气里。
陈子安和程志明同时被问懵了。
“平地……大概七八百米?”陈子安完全是下意识地回答,声音干涩。
祁同伟摇了摇头。
他的手指已经落在了结构图上,指尖就是游标卡尺的尖端,精准地在图纸上缓缓移动。
“那是理想状态。”
“桥梁内部,通道狭窄,管线交错,视野受限。”
“他们是去放炸弹,不是去散步。做贼心虚,速度会比正常慢三成。”
“但他们也怕死,时限紧迫,求生本能会让他们比正常快两成。”
“一减一加,十分钟,他们能深入的极限距离,绝不会超过五百米。”
祁同伟的每一个字,都像一把重锤,狠狠砸进程志明的颅骨深处。
程志明的大脑,嗡的一声,一片空白。
他明白了!
他彻彻底底地明白了!
祁同伟从一开始,就不是要从那两个烂仔嘴里问出什么惊天秘密!
他要的,从来就不是结果!
而是过程!是这些被所有人当成垃圾,弃之如敝履的行动轨迹!
祁同伟没有给任何人消化的时间,他顺手抄起桌上的一支红笔,以结构图上的2号维修口为圆心,手腕一转。
一个刺目的半圆形区域,被他干脆利落地画了出来。
“这是第一个人,可能安放炸弹的范围。”
话音未落,他翻到笔录的另一页,目光一扫。
“第二个人,7号维修口进入,停留十二分钟,负重相同。”
这一次,不等祁同伟再开口。
陈子安浑身剧震,仿佛被一道惊雷劈中了天灵盖!
他猛地冲到地图前,抓起另一支黑笔,双手因为激动而剧烈颤抖,完全复刻着祁同伟的思路,画下了第二个圈!
两个颜色分明的圆圈,像两道致命的烙印,死死地钉在了庞大的桥梁结构图上。
之前那三十多公里令人绝望的搜查长度,在短短一分钟内,被压缩到了两个肉眼可见的,可以被精确打击的区域!
程志明呆呆地看着那两个圈,再看看那个从风暴开始到此刻,连呼吸频率都没有丝毫紊乱的男人。
一股寒意,并非恐惧,而是源于对一种无法理解的强大智慧的敬畏,从他的尾椎骨直冲天灵盖。
头皮,阵阵发麻。
他终于懂了。
他终于懂了祁同伟那份置身于风暴中心的绝对平静,究竟来自何处!
那不是伪装。
那是一种将天地万物都视为棋子,将所有变量都纳入计算的,绝对掌控!
就在此时,办公室的门被猛地推开。
霍生带着几名神情冷峻、气息悍然的排爆专家,风尘仆仆地走了进来。
“祁厅,人已到齐!”
祁同伟点头,将手中的红笔往桌上一丢,发出“啪”的一声轻响。
他转身,指向墙上的地图。
那一刻,他身上所有温和的伪装尽数褪去,只剩下军人般的冷硬与果决。
“情况紧急,长话短说。”
“根据口供反向推演,目标物百分之九十的概率,就在图上这两个区域内。”
“霍生,你带一组,负责红色区域,由外向内,地毯式排查!所有承重结构、检修暗箱、通风管道,一寸都不能放过!”
“李队,你带二组,负责黑色区域,反向推进!”
“我只给你们三个小时!”
“记住,安全第一!一旦发现目标,立刻上报,不准擅动!”
“是!”
两队专家甚至没有多问一句,对着地图用视网膜记下关键点,转身便如出鞘的利剑,瞬间消失在门外。
急促而有力的脚步声在走廊里迅速远去。
程志明从那巨大的灵魂冲击中,缓缓地,艰难地回过神来。
他看着祁同伟那仿佛能撑起整片天空的背影,张了张嘴,喉咙干得像是要冒出火。
之前满腔的焦灼、绝望、恐惧,在此刻被一种更强大的情绪彻底碾碎、蒸发。
最终,只汇成了一句嘶哑的,几乎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感叹。
“祁厅……神了……”
程志明死死盯着那两个刺目的红圈,大脑因过度缺氧而轰鸣,几近停摆。
他以为这就是极限。
他以为这已是人力所能触及的,堪称奇迹的终点。
然而,祁同伟接下来的动作,让他瞬间明白。
自己所谓的“终点”,不过是人家的起点。
祁同伟甚至没有回头看那些神情肃穆的排爆专家,只是用那支红笔的笔尾,轻轻叩了叩2号区域的圆心。
“霍生。”
“在。”
“你是专家。告诉我,如果一个外行,想在最短时间内,安放一颗能对桥体造成链式毁灭的炸弹,他会选哪里?”
这个问题,让刚刚还自信满满的专家组组长霍生,眉心瞬间拧成一个川字,脸上的自信褪得一干二净。
他一个箭步冲到图纸前,视线在那个红圈内急速扫视,大脑飞速运转。
三秒后,他伸出手指,在圈内点了三个位置。
“承重柱节点、检修暗箱的结构缝、还有这里,主钢缆的锚定区。”
“这三处,任何一处被引爆,都会瞬间瓦解大桥的应力结构,造成不可逆的坍塌。”
祁同伟微微颔首,对这个答案似乎早有预料。
他的目光转向另一位负责结构分析的专家。
“李工,如果再加入两个变量:安装的隐蔽性和便捷性。这三点,哪个最优?”
那位被称为“李工”的专家扶了扶眼镜,脱口而出。
“检修暗箱。”
“那里空间最逼仄,最容易被忽视,内部管线犬牙交错,是天然的视觉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