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乡村憨憨野丫头 > 第271章 好心不图回报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来到孔祥东家里,周彩云已经做好了热腾腾的饭菜。

她看见公公婆婆和云丫跟着自己男人一起回来了,赶紧招呼他们洗手吃饭。

听见家里来了一群人,5岁的庆生从卧室跑出来。他先走到爷爷奶奶身前热情的打招呼,随后又喊了云丫姐姐。

几人洗过手后,走进了屋里。穆淑云笑盈盈的摸摸孙子的头,眼里全是宠爱。

孔通明坐下来,喊着乖孙给自己倒酒。孔祥东坐在他爹身边陪着老爷子喝了几杯。

周彩云也跟着他们一起吃饭,庆生坐在奶奶和云丫中间,自己拿着筷子夹菜。

忽然周彩云想起了小叔子没来,她说道:“咦,怎么没看见祥耀?”

问完话抬脸看着婆婆,穆淑云笑着回答:“哦,他留下看材料呢,一会你爹去替他,他再回来吃饭。”

周彩云支支吾吾:“这…那个…娘,我没有给他单独留饭,要不一会儿他来了,我在重新炒几个菜。”

孔通明听见他们婆媳的谈话,摆摆手:“没事,不用这么麻烦。他回来热热咱们吃剩下的菜就行。”

穆淑云很心疼小儿子,她提议道:“要不这样吧,你去拿个空碗过来,咱们每样菜先给他留出来一点,这样也不用吃咱们吃剩下的。”

周彩云觉得这个办法好,赶紧去菜橱窗里拿了一个大碗,把每样菜都夹出了几筷子。留出来的菜放回菜橱里,大家继续吃饭。

孔通明喝高兴了,还要一会儿才能吃完饭。穆淑云怕饿坏小儿子,拿着饭菜装进篮子里,提着给孔祥耀送去了。

云丫在二舅家无聊,也跟着去送饭了。庆生跟在云丫身后,一边蹦蹦跳跳的走路,一边和云丫说着今天看的动画片。

来到老宅,穆淑云把饭菜从篮子里拿出来,放在四方桌子上,孔祥耀围着桌子坐下,拿好筷子开始出发。

他已经饿的饥肠辘辘,大口大口的咀嚼着嘴里的食物,把嘴巴塞的满满当当。

穆淑云看了心疼的说道:“慢点吃,慢点吃,不行,明天我先看着,你先去吃饭,吃完了来替我就行。”

孔祥耀哪里能同意,他说道:“这,哪行啊?娘,您都多大年龄了,可不能饿着了。”

穆淑云坚持说道:“我们老年人胃口小,吃的少,饿一会儿会更健康。你们年轻人不一样,活动量大,饿一会就会浑身没劲,行了听娘的。”

孔祥耀没办法只能妥协,仔细想了想,刚才确实饿的心慌慌。

穆淑女给儿子递过去一杯水,孔祥耀接过去,抬头咕咚咕咚喝干了水。

云丫已经开始好奇的围着拆掉的老房子转圈圈。庆生就跟在她身后跑。

俩小孩跑的满头大汗,这时彩霞顺着声音找来了。云丫看见彩霞来了,高兴地喊她过来玩。

彩霞笑着跑过来,几人在老宅里玩起了捉迷藏。庆生年纪小,跑得慢,总是第一个被找到,可他一点也不气馁,每次都兴奋地继续参与。

孔祥耀吃完饭,陪着母亲说了会话,也加入到孩子们的游戏中。

他故意放慢脚步,让孩子们更容易藏起来,老宅里回荡着他们欢快的笑声。

玩了一会儿,天色渐渐暗了下来。穆淑云招呼大家回去,孩子们虽然有些意犹未尽,但还是听话地跟着她往回走。

路上,云丫和庆生还在叽叽喳喳地讨论着刚刚游戏里的趣事。

回到孔祥东家里,周彩云已经把碗筷收拾好了,又给大家泡上了热茶。

一家人围坐在一起,继续有说有笑,温馨的氛围弥漫在整个屋子里,仿佛所有的疲惫和烦恼都被这浓浓的亲情驱散了。

孔通明已经小憩了一会儿,现在精神头十足。他准备去接替小儿子了,穆淑云说道:“路上慢点,天都黑了。”

孔通明应答:“好,没事的,你们也赶紧休息吧!”

孔通明拿着手电筒出门了,走出大门,他关了手电筒,抬头看着天上的月亮,今晚的月亮亮堂堂的照着这个村庄,如白昼一样清晰明亮。

来到老宅,孔通明和小儿子坐在石头上聊了很久。孔祥耀把自己在外面干活遇见的听见的新鲜事,一样样告诉了父亲。

孔通明认真的听着儿子讲外面的世界,新奇的故事和打工人的苦与泪,眼里都是不可思议。

正聊着,孔祥耀突然想起什么,说道:“爹,有一个外地来的兄妹俩,哥哥叫陈虎,是在我们工地上做小工的。那哥哥人挺老实,干活也卖力,妹妹陈禾苗看着柔柔弱弱的,但眼里透着股机灵劲儿,也是找了工作,在工地附近给人当保姆。”

孔通明来了兴趣,问道:“哦?怎么突然说起他们了?”

孔祥耀接着说:“他们兄妹命很苦。爹肺痨生病住院没钱,只能在家熬着。娘也腿疼腰疼,干不了重活。一家人都指着哥哥赚钱养家。”

孔通明摸了摸下巴,思索着说:“你具体是什么意思?又想怎么做?”

孔祥耀坚定的说道:“爹,我想帮帮他们。”

孔通明没有任何迟疑点头答应了。说道:“要具体怎么帮呢?”

孔祥耀兴奋的笑起来说道:“其实我回来的时候已经给他们留了5000块钱,还和富贵还有几个工友说了这件事,他们也都捐了些钱。”

孔通明拍拍儿子的肩膀赞赏的看着他“你这样做是对的,不错,人活一辈子都不容易,遇见了也是缘分,能帮就帮一把。”

孔祥耀认真点点头。

在外面他们都是打工人,都是普通的老百姓,虽然没有多大的本事,但能不求回报的帮助别人,就是值得尊重的人。

说完,父子俩又接着聊了会儿别的事情,之后孔祥耀收拾东西去了晒谷场。

其实他也可以留在院子里,天热铺个草席就能睡。不过在院子里蚊子比较多,夜里围着人打转,嗡嗡的吵的头疼,相比之下还是晒谷场清净。

厨房旁边搭的棚子和看瓜地的人们搭的一样。天热了放下蚊帐即可,下雨了给蚊帐披上塑料布就可以了。

孔通明留下来继续看守材料,儿子走了他也睡不着,借着月光卷了一根烟,深深的吸起来。

夜晚月色洒在老宅上,一切显得宁静而祥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