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嘶……”聂大勇吃痛呼出声。
他坐在凳子上抬起头,莫名其妙的看着站在身旁的媳妇问道:“你这婆娘,打我干啥?”
李春梅,“打你干啥?你说打你干啥?我都气死了,你还夸那个心眼子多的孔祥威。”
聂大勇,“我也没夸他啊,我说的都是实话。”
李春梅,“他哪里老实踏实了,我看就是心眼子贼多,不然怎么忽悠咱女儿上当的,还让咱女儿死心塌地跟着他出去打工。
你这当爸的也是心大,赶明儿他们领着孩子回来,我看你到时候怎么办?”
被媳妇这样一说,聂大勇也是担心起来。但又不能像去乙城那样,把人找回来。
他们这次去的地方远,他也不知道具体位置,根本没办法去找回来女儿。
他叹了一口气道:“由他们去吧!反正路是向红自己选的,咱们也不可能管她一辈子,孩子大了有了自己的主意,咱们也无能为力。”
今天一家人都是闷闷不乐,这件事也不能去亲家家里闹。
她们自己女儿去找人家儿子,人家能说什么,总不能把他们闺女拴起来吧!
再说,村里那些妇女都看着他们两家的笑话呢!可不能让人知道,女儿是出去找孔祥威了。
只能装作女儿出门打工了,具体去了哪里,他们都不知道。
…………
乙城市里。
孔秀芬给张海英介绍了一个工作,是在一个中学食堂里帮忙。
人家给开一个月300块钱的工资,说干好了给涨工资。张海英年龄小,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只能先凑合干着。
这个承包食堂的老板,是来孔秀芬这买白条鸡的老顾客了。
都比较熟悉了,因为店里缺人,把这件事告诉了孔秀芬,想通过她找个能干的小姑娘来帮忙。
就这么巧,孔秀芬想到了张海英,让云丫通知了她。第二天下午,张海英就骑着自行车来到了云丫干活的地方。
承包食堂的老板也按时来到了孔秀芬店里。老板一看这小女孩年龄不大,还很利索,随即两拍即合,张海英直接跟着去了学校,熟悉工作环境。
工作解决了,张海英晚上回家去云丫家里找她,和她道谢。
云丫不在意的说道:“不用,不用,别这么客气。咱俩还是同学呢!小时候咱俩经常在一起玩,你不记得了?”
张海英,“记得,怎么不记得。以前咱俩是同学是朋友,以后也是好朋友。”
云丫微笑着,“好啊!我最喜欢交朋友了,现在我又增加一个好朋友,真好!”
张海英也很开心,后来,她下班后一有时间,就来找云丫玩。有时还去二婶家找张海燕聊天。
三个女孩就这样凑成了一台戏,只要三个人碰面,总有说不完的话。
时间就在她们八卦吃瓜聊天中度过了,一晃眼到了初三毕业的时候了。
孙菲告诉云丫带着钱去学校照相,有全体同学的合影还有毕业照。
云丫喊着黄青青一起去了她们曾经上过的母校乙城第三中学。
走进学校两人有点拘谨,看着校园里熟悉又陌生的环境,总有种恍如隔世的感觉。
来来往往的学生老师是那样陌生,云丫四处寻找着认识的老师,终于看见了那个头发梳的铮亮,一脸骚包劲的贾铮璟。
她忐忑不安的走到贾铮璟面前,和他打招呼。然后又询问他照相的事情。
贾铮璟教了她们两年,肯定记得这些学生的面孔。即使已经叫不出名字来,却也知道是他班的学生。
毕竟当初是他劝退学的,他能不记得。
贾铮璟告诉云丫去排队照两寸的照片,然后把钱收了上去。
黄青青一直跟着云丫身后,只喊了就“老师!”其它什么也没说。
贾铮璟抬起眼皮看了看黄青青,轻轻“嗯”了一声,啥也没说。
看见这样的情景,云丫心里又是一阵恶心加寒心。如果黄青青的父母是有本事的,能给他提供帮助,他一定不会是这样的态度。
就是对和他说话的自己,贾铮璟也是爱搭不理的。只告诉了她们去排队,收了钱,就走了。
也不知道他忙活个啥劲,都有班长组织排队。还有相熟的几个同学在一起拍合照。
这边的毕业证件照已经拍完,贾铮璟又把所有同学聚集在一起,排好了位置,拍了一张全班的合影留念。
黄青青、云丫、齐飞云还有几个云丫不熟悉的同学,都是提前退学的几个学生。
留校上完初三的那些同学,没有一个人和她们说话打招呼。
也许在他们眼里,这些早早退学的人,已经和她们不是同学,也没关系。
云丫的目光扫到了英语课代表谭丽娜,那个曾经和她关系挺好的同学。
谭丽娜和她眼睛对视在一起,只是咧嘴笑了笑,就算打过招呼了,根本没有想走过来和她说话的意思。
云丫也识趣没有去打扰人家和其他同学说笑。
音乐课代表方巧慧和班长姚静以前对云丫的态度不错,这次看见云丫也只是笑笑不说话。
云丫突然就觉得自己好像明白了,别人说的“人走茶凉”这四个字的具体意思。
在学校也好,在社会上也罢,只要没有利用价值,没有坚实的后台,连自己也没有过硬的本事,谁还拿你当回事。
云丫落寞的看了看身边的黄青青,看来只有同等地位的人,才是现实中的生活。
怪不得人们常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就是这个道理。
照完相后,云丫和黄青青默默地离开了学校。
走在路上,黄青青突然开口:“孙云雅,以后咱们得努力了,不能让人看不起。”
云丫点了点头,眼中闪过一丝坚定。
回到家,云丫把照片的事情告诉了二姨孔秀珍。
孔秀珍摸摸她的头说:“别往心里去,只要自己过得好就行。管他们什么事,不理咱们拉倒,咱还不稀罕呢!”
云丫嗯了一声,心里还是有点不舒服。但也比刚才好多了。
此时,张海英在学校食堂的工作也逐渐上手,还学会了不少新菜的做法。
她算账快又准,干活又麻利,老板非常欣赏她。给她加了工资,一个月开到了400块钱。
一个月的工资都赶上云丫两个月的工资了。张海英很知足,干的也带劲。
她想着要是能攒够钱,以后自己也开个小饭馆也可以。
而远在外地的聂向红和孔祥威,也在努力打拼着,虽然辛苦,但两人相互扶持,日子也算有滋有味。
不过孔祥威怕聂向红怀孕,还是采用了措施。他可不想让心尖尖上的人,这么早就受罪生孩子。
还是要好好养几年,等她快成年了再说生孩子的事情。聂向红还是那样缠着他,下班以后等在厂子大门口。
孔祥威下班比较晚,总比女工那边晚上十几分钟。聂向红自己回小胡同的出租屋也害怕,所以只能等着孔祥威。
周末双休的时候,两人还去了海边玩。聂向红吃了大闸蟹和小龙虾,还有许多海里的连名字都没听过的美食。
聂向红觉得跟着孔祥威出来打工,是对的。她感觉和他在一起非常开心非常幸福。
这是她在亲人身边不曾有过的感觉。也许亲情和爱情确实不一样。
一种是朴实的惦念和多年的陪伴。另一种是分不开舍不弃的感情,也是心里那一刹那的悸动…………
生活就像一条奔腾的河流,每个人都在自己的航道里奋力前行。
明天会发生什么,谁也无法预料,但他们都怀揣着希望,勇敢地迎接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