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渊阁。
陈羽坐在办公室内,透过窗户,看着外面已经开始张罗五日之后的元宵佳节,不由会心一笑。
元宵节一到,除了皇宫、大街小巷张灯结彩,布置的极具节日氛围外,还会给朝中官员带来不亚于后世国庆的假期。
在大明,元宵节不仅是重要的民俗节日,更是被官方纳入法定节假日体系的特殊时段。
朝廷会明确放假,且假期时长在明代各时期中尤为突出。
洪武一朝,明太祖朱元璋是一个工作狂人,而且还是一个极具剥削主义的老板,所以将元宵节假期定为三天;
而到了永乐一朝,永乐帝朱棣即位后,为彰显天下太平、与民同乐的治国气象,大幅延长了假期,将其固定为十天。
假期内,朝廷会下令取消夜间宵禁,允许官民在夜间赏灯、游街,打破一更三点禁夜的常规制度;
据说节日前后,宫内殿宇扎灯结彩,灯火通明,流虹百道,火树千寻,皇帝会召集百官在殿内大宴,邀请大家观灯,通宵达旦,尽情欢乐;
殿外百姓同乐,民间也会搭灯楼,游灯市,买彩灯,街头巷尾放灯十天,开展舞龙、舞狮、踩高跷等活动,场面非常盛大。
而陈羽府上的伙计,最近也开始为了元宵购买相应的物件。
对于这种主打热闹的事情,陈羽也不反对。
而临近元宵节的时候,因前段时间结束了恩科,再加上对恩科改革,致使许多人停留在京师,所以今年的京师,估计会比以往更加热闹。
……
在这种临近节日的氛围当中,陈羽这段时间却也不怎么凑热闹,只是待在办公室中。
毕竟,等到大学彻底建设起来之后,他将要担任大学的监丞。而他可从来没有在类似的工作相关经历。
说到底陈羽还只是一位职场新人,一个入仕连一个月都不到的小白。
自进入文渊阁的内阁以来,还从来没有实际的去处理过问题。
在奉天殿上展现过一波自身的才能,只不过那时的他是凭借着脑海中对于教育划时代的认知,从而侃侃而谈。
并且这种划时代的教育认知,可以用来震撼全场。但哪怕说的再如何天花乱坠,最终还是需要考虑现实因素。
即从理论,落到实处。
而永乐帝叫陈羽去执行,可陈羽完全没有监丞方面的相关经验。
自奉天殿装逼之后,可以说朝中已经有许多目光,开始关注陈羽。
在这种情况下,他当然要好好准备,然后再去走马上任。
争取将事情办的漂漂亮亮。
因此这段时间,陈羽一直在办公室当中,埋头恶补国子监的运行规则,还有监丞的职责,包括在背靠朝廷的学府,在日常运行的过程中需要的一些注意事项。
甚至自洪武时期到现在,国子监里面的教材兴替。
这些都需要提前知道,做到心中有数,才能在兼任大学监丞的时候,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当一个人全力去做一件事情的时候,时间往往过得飞快。
这不,转念之间,四天的时间悄然流逝。
明日就是元宵佳节了。
这段时间,朝廷也是催促工部抓紧时间将学府完善好;并让礼部与翰林院抓紧时间进行大学的入学考试,抓紧阅卷,将第一批大学的人员名单公布出来。
毕竟这些事情,若是在元宵节之前还没有完成,那么就太耽误事了。
元宵举国上下欢庆十天,这期间你总不可能让京师之中,滞留的数千学子继续埋头备考吧?
因此就在昨日,大学的学府已经整理出来,并配置了相关的宿舍。不仅如此,大学的录取名单,也在今日完成了发放。
录取人数不到五百人左右。
人数依旧很少,但这也是情理之中。
毕竟总不可能将京师之中聚集的七千多名考生全部招录。
反正最终还是有很大一部分人,在这场考试之后,落得一个黯然归乡的结果。
……
明日就是元宵节了,今日是大学第一批学子前来大学报到的日子。
礼部方面也对陈羽发出了报到通知。
总的流程是上午相关人员前去报到,并商议下午入学典礼的相关流程。
陈羽猜测,开学典礼的时候,作为大学校长的李志刚,大概率要发表一番振奋学子埋头苦学的演讲。
陈羽昨日收到了消息,因此今日在内阁点卯之后,便直接坐上马车,前往大学所在地。
掀开车帘,透过车窗,可以看见街道两旁张灯结彩,人流如织,热闹非凡。
由于大学是建立在建文奸佞的府邸之上,所以位置处在京师的中心地带,也就是所谓的豪华区。
陈羽坐上马车从皇宫出发,赶往大学所在地,这个距离算不上太远。
马车上大约行驶了十几分钟,便稳稳的停在了大学学府门前。
他从马车上下来,只见许多书生打扮的人,正穿梭在大学学府与附近的街巷之间。
大学学府并不是单单的一个豪华府邸,而是附近许多街道都一同划归了大学这个范围。
其中包含了教室、宿舍、图书馆等府邸改装而来的建筑。
今天是大学新生报到且举办开学典礼的日子,大学中的各部门官员需要全部到场。
至于参加的学生,则是通过了入学考的跟通过捐赠额外费用的商贾子弟。
由于朝中的官员的服饰,都有着较为清晰的辨识,因此当陈羽身穿七品官员的服饰出现在大学门口的时候,顿时吸引了许多人的目光。
对于附近恩科落榜却通过了大学考试的学子,虽然没能入仕成功,但是大部分对于朝中的官员服饰,还是有着一些研究。
什么品阶的官员,应该穿什么样式的官服;
这就跟后世有些人虽然买不起车,却不妨碍他们对于一些车、甚至名车的品牌、与不同品牌的性能,都说的头头是道。
因此他们一眼就认出了陈羽的是朝中的七品官职。
这样品阶的官职,放在朝中,是一个非常不起眼的小官。
但对于还在仕途门外的大学学生来说,这已经是他们可望不可及的存在了。
而且,他们是知道在今天这个日子,能来到大学的官员,多半就是未来大学中的官员与教书先生。
大学里面的教书先生……
虽然大学里面的教书先生,没有进入朝中的官员体系,但也是一位七品官。
可看着陈羽的样子,众学生明显感觉不太可能。
能够在大学当中担负起教书的重任,怎么着也需要是一位博学之人。
陈羽的外貌年龄,一眼看过去,给人的印象就是一个二十左右的小年轻。
有人在这个年龄,博学到能够在以朝廷背书的学府充当老师?
明显不可能。
因此,陈羽在大部分人的眼中,只能是将来大学当中的官员。
虽然陈羽年轻,还是一位七品官员,但只要将来的职责是在大学里面任职,那么就不是他们这些学生能够忽视的存在。
陈羽下了马车,简单整理官服,朝中大学门口走去时,附近出现的学生,都将目光看向了陈羽。
在这个过程中,愣是没有一个人认出陈羽就是与他们曾经同届参加恩科的状元郎。
其实在众人的意识里,见过陈羽的人多多少少有那么一丝熟悉的感觉。
但陈羽在内阁任职的事情已经在民间传遍了。
这就使得众学子压根就联想不到新科状元那去。
在众人的注视下,陈羽来到大学门前,从怀中拿出了礼部出示的任职公文。
守在大学门前的那名士兵,经过简单的例行检查,突然瞳孔一缩。
明显是认出了陈羽就是这段时间风靡整个京师的风云人物,当即一脸堆笑的说道:
“原来是陈主事,您的任职公文我检查过来,以后就不需要再进行检查了。”
“对了,礼部尚书已先您一步来了,进去之前给我留话,若是见到陈主事,告诉他进来之后去找他,有事要说。”
“陈主事,您快快请进。”
官兵对陈羽很热情,一个是因为陈羽现在在内阁任职。
在内阁里面任职的官员,不要看最高的也才是七品,但朝中的人都清楚,最好不要招惹。
再者朝中最近有一股流言,说是当朝的状元郎,正处在龙恩正盛的时间段。
又是身处要职,又是皇帝看中的人,他一个看门的官兵,自然要将态度放端正,恭敬无比。
陈羽笑着微微颔首,从官兵手中接过任职公文,大步流星的朝中大学里面走去。
恰在此时,陈羽觉察到身后传来阵阵脚步声。
随后一名学生小跑来到陈羽跟前,恭敬的行了一礼后,试探性的询问道:
“这位官家,可是此届恩科的陈状元?”
陈羽从下了马车之后,就已经吸引到了周遭学生的注意。他递交任职公文的事情,自然也是被许多学子收入眼中。
但听的不是很清楚。
而那位站在陈羽跟前询问身份的学生,他的声音很大,这道声音一出来,使得周围的学子在惊讶的同时,纷纷聚拢过来。
距离近些,人群中有人发出了悉悉索索的声音。
大约就是卧艹,这个官员跟此届的状元郎,还真挺像。
古代信息不流通,若是想要看一个人的相貌,除了面对面,就只有画像。
而他们大多都经过面对面,见过陈羽的外貌。
那还是陈羽高中的时候,两次骑着高头大马在京师游行前往皇宫的途中,有许多的学子都来一睹这种金榜题名的风采。
这是其他所有学子,哪怕是其余贡士、进士学子都不曾有的待遇。
只不过,看过一遍,也只有一个模糊的大概轮廓。
毕竟众人都是隔着一定的距离,肯定做不到那种当面看的一清二楚。
因此在一个是知晓陈羽在内阁身份的情况下,还有一个就是看的不太清楚的情况下,使得众人哪怕感觉有些相像,也不敢贸然上去认领。
只不过,方才走到陈羽跟前的那名学子,之前距离大门比较近,听见了官兵检查陈羽任职公文的时候那一个‘陈主事’的称呼。
一番思索之下,这才鼓起勇气,上前询问。
陈羽见对方询问,也不打算隐藏身份,而是十分利落的爽朗说道:
“不错,本官就是此届恩科的状元郎陈羽,不知你可有事?”
话落,周围顿时纷纷出现倒吸一口凉气的声音。
好家伙,谁也没有想到,眼前这位身穿七品官服的年轻人,真就是前些日子出现在告示栏黄榜上,不辞艰辛、为天下读书人开一条退路的陈羽,陈主事!
现场经过短暂的沉寂,顿时沸腾了。
周遭本就是大学的范围,如今这边的热闹情况,也是将许多学子纷纷吸引过来。
当听见热闹的源头是因陈羽来此,顿时聚集的人群更多了。
经过片刻的嘈杂,那名询问陈羽身份的学子,当即一脸欣喜的弯下腰,对着陈羽深深的鞠了一躬,
“陈主事您为天下读书人博出一条新道路,使得外面这些落榜的寒门子弟有了去处,而且还是朝廷这种国家级别的学府深造。而我也是靠着您的请命,这才有了进入大学的机会,您就是我的大恩人啊,请受我一拜!”
众人见有同窗行礼,当即也是不甘落后,纷纷对着陈羽就是鞠了一个最高礼仪的躬。
“状元郎如此品行高洁,为天下学子请命,请务必受我一拜。”
“陈主事,若是没有你的据理力争,使得朝廷开设学府,我恐怕已经归乡,家中更是没有多余的钱财,在来支持我参加恩科,我的仕途一道,算是走到头了。”
……
这一幕,顿时吸引了周围更多的注意,不管是在干什么,全部停下来手中的动作。
听见是新科状元陈羽到此之后,纷纷开始做着鞠躬的动作,对着陈羽就是行了一个大礼。
鞠躬的动作一直,说的感谢话语却是七嘴八舌。
但总的来说意思大体一样,无外乎就是表达陈羽本人深明大义,对在场的众人与天下学子有着再造之恩。
他们大多来自寒门,只能以鞠躬来表示自身的感激之情。
话语中,已然是将大学兴建的大部分功劳,都算在了陈羽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