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重生2014:一个人的豪门 > 第七百一十三章 见面礼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你们为何能在剧毒的氧气之中生存?”

通讯器里的声音依旧平稳,可孟川却从那“空旷感”里听出了一丝真切的好奇。

就像生物学家遇到了从未见过的生物标本,既困惑又兴奋。

孟川和影蝶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错愕。

这算什么问题?

氧气有毒,这事儿早就被证明,但凡对科学有一定了解的人都知道。

铁之所以生锈,就是氧化反应。

但是,氧气是人类生存的基石,或者说对绝大部分的生命都是必需品。

可是,这要如何解释?

孟川在快速梳理思路。

既然对方提出了这个问题,就说明这不是故意的挑衅。

而是他们文明“常识”的盲区。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得让对方明白“生命形态的差异性”。

孟川清了清嗓子,对着通讯器开口,尽量用平和的语气解释:

“你口中的‘剧毒’,对我们而言是‘必需品’。这或许和我们的生命起源环境有关。”

“起源环境?”

通讯器里的声音多了一丝追问的意味。

“是的。”

孟川点头,组织着语言:

“我们的母星——地球,大气层里含有大约21%的氧气。我们的祖先在这样的环境里进化了数百万年,身体早就适应了氧气的存在。氧气能参与我们体内的能量代谢,没有它,我们活不过五分钟。”

顿了顿,孟川补充道:

“就像你们可能依赖某种我们看来‘有毒’的气体生存一样。生命的形态不同,对‘必需品’和‘剧毒’的定义自然也不同。”

对方既然能问出这样的问题,很显然他们还没有发现地球。

但是孟川也不在乎暴露地球。

因为,以他们的速度,要想知道地球的位置,跟着孟川迟早能知道。

还有就是,既然他们认为氧气是剧毒的。

就说明他们承受不了氧气的“毒”。

对他们来说,地球是个毒星球,也是一个废星球。

对他们来说作用不大。

因此为表诚意,主动说出地球还能获得对方的好感。

听了孟川的解释,通讯器那头沉默了。

这次的沉默比之前更久,久到孟川几乎以为信号又断了。

舷窗外的光也没再闪烁,只是静静地悬着,像一块凝固的月光。

就在孟川准备再问一句时,那道声音再次响起,这次带上了明显的“恍然大悟”:

“原来如此。‘环境适应性’导致的生命形态分化……我们之前观测到的所有碳基文明,都是依赖‘氮基气体’生存的,你们是第一个依赖‘氧’而存在的文明。”

当然了,声音的恍然之中,还带着更大的好奇。

但是孟川却不准备继续这个话题了。

有些事情浅尝即止才是最好的。

“现在可以说说你们的条件了吗?”

孟川把话题拉了回来,这才是他最关心的。

“条件是‘共享’。”

对方的声音很坦然:

“共享你们的文明发展数据,共享你们的‘社会结构’,共享……你们对‘宇宙’的理解。我们是‘观测者’,‘记录’本身就是我们的‘存在意义’。”

孟川明白了。

他们想要的不是资源,不是地盘,而是“信息”。

用技术换信息,这听起来……似乎是笔划算的交易?

“这……我们需要时间考虑。你应该理解,对一个文明来说,这不是我一个人能决定的。”

孟川没有立刻答应。

这也是谈判的技术。

任何东西都不可以轻易被对方获得。

否则就太廉价了。

“可以。”

对方很爽快地同意了:

“我们会给你们‘时间窗口’——大约一个星球年。就是你之前殖民的那个荒芜星球。在这期间,我们不会再干扰你们的行动。”

孟川一愣。

一个火星年,那可是相当于两个地球年。

因为火星工转一圈是六百多天。

“那我如何联系你们?”

孟川追问道。

两年时间,足够孟川好好思考和盘划。

“为了表示我们的‘诚意’,我们会给你们一份‘见面礼’。”

“见面礼?”

孟川愣了一下。

“是的。”对方的声音里带上了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

“我们监测到你们的星舰速度太慢。”

话音刚落,控制台旁的舱门突然“嗤”地一声滑开。

孟川的星舰居然被对方轻易就掌控了。

舱门在没有任何操作的情况下,自动打开了。

紧接着,一道柔和的白光从舱外探进来。

一个小小的戒指浮现在孟川的面前。

“这是‘信使级’量子宇宙航船的控制器,它能提供‘最低级’的亚光速航行。”

对方的声音同步响起:

“实物全长7.3米,宽2.1米,仅需1名驾驶员。巡航速度0.1c,紧急状态下可短时间提升至0.15c。但持续时间不超过1小时,会消耗30%储备能源。”

仿佛是生怕孟川不理解。

那声音不断地解释。

简单来说,c就是光速,0.1c就是光速的百分之10。

这个速度已经是相当可以了。

如果地球和火星最近的距离下,从地球到火星只需要30分钟左右。

如果是最远的距离(4亿公里),也只需要3.7小时。

这可比孟川的星舰动辄一个多月要快得多得多了。

这所谓的宇宙航船平时就悬浮在太空之外。

孟川随时都可以控制它出现在自己的面前。

动力核心是‘微型曲率谐振器’。

孟川虽然理解不了什么叫曲率谐振器,但孟川知道这宇宙航船不依赖核聚变提供能量。

而是通过谐振空间粒子自动获取动能。

一次能源储备可支持从地球到火星一次往返。

而蓄能一次需要一个月左右。

“防御和载重呢?”

孟川呼吸有些急促地追问道。

这玩意对他来说简直就是及时雨。

如果用来运输,对火星的改造速度绝对可以加快。

“无主动防御,但机身覆盖‘粒子缓冲层’,可抵御小型陨石撞击,直径不超过1米。但如果你熟练驾驶,可以及时躲避。上面有最先进的雷达预警系统。”

对方的回答很实在:

“载重上限为1吨,除驾驶员外,可额外携带2名成员。我们还在上面模拟了你们的制氧设备进行了改造,你们可以在上面自由呼吸。”

“还有,上面有我们的联系系统,你随时可以呼叫我们。”

孟川越听越是兴奋。

这些参数恰好卡在他的需求上。

无论是紧急传递情报、接送关键人员,还是执行小规模勘探任务,都够用了。

“这见面礼太贵重了……”

孟川声音都无法平静。

“因为你们的‘坦诚’。”

对方笑着说道:

“你没有隐瞒‘氧气依赖’的问题,也没有因为我们的‘技术优势’而卑躬屈膝。这种‘理性且坦诚’的态度,值得我们释放善意。”

孟川沉默了。

他突然意识到,这些“观测者”或许比他想象的更“纯粹”。

他们在意的不是“利益交换”,而是“文明的态度”。

“谢谢。”

孟川认真地说,“这份礼物我们收下了。一年后,我们会给你们一个明确的答复。”

“期待你们的答复。”

对方的声音顿了顿:

“另外,提醒你们一句——你们的通讯信号已经恢复了。你们的同伴……似乎很着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