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的午后,阳光透过百叶窗,在胡桃木桌面上投下斑驳的光影。空气中弥漫着武夷岩茶的醇厚香气与若有若无的咖啡芬芳。秦枫端坐在“智媒·创变”沙龙活动的一角,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温热的白瓷茶杯。他是一家中型文化传媒公司的创始人,公司主营业务涵盖品牌策划与新媒体推广。近年来,他敏锐地察觉到市场风向的变化——流量红利逐渐消退,用户注意力日益稀缺,传统的内容生产与推广模式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破局?如何找到新的增长点?这是萦绕在他心头许久的难题。
今天这场由行业协会牵头组织的AI数字人视频应用推广茶话会,正是他寄予厚望的“破局点”。七八位来自不同领域的企业家、创业者围坐一堂,有科技公司的技术总监,有mcN机构的操盘手,也有实体企业的市场负责人,大家都带着对新技术的好奇与期待,眼神中闪烁着探寻的光芒。
一:初识“数字分身”——工具赋能的震撼
“……传统视频拍摄,从脚本、演员、场地、拍摄到后期,周期长、成本高,而且一旦需要修改,牵一发而动全身。”台前的讲师,来自一家知名AI科技公司的产品总监李哲,声音清晰而富有磁性。他没有过多的寒暄,直接切入正题,“但现在,有了AI数字人视频转换工具,这一切都将发生改变。”
随着李哲的演示,大屏幕上出现了一个简洁而功能强大的软件界面。他首先展示了“数字人创建”模块:用户可以通过上传几张照片、一段视频,甚至仅仅输入文字描述,就能生成高度逼真的2d或3d数字人形象。这些数字人不仅面容各异,还能调整发型、服饰、姿态,甚至细微到眼神的光彩和嘴角的弧度。
“这位是‘小雅’,”李哲调出一个知性优雅的女性数字人,“她可以是你的企业代言人、产品讲解员,甚至是客服助理。”
接着,他演示了核心的“视频生成”功能。用户只需输入文本脚本,选择数字人形象、声音(包括不同的音色、语速、情感)、背景场景,甚至可以添加ppt、产品图片等素材作为画中画,短短几分钟,一段流畅自然的数字人讲解视频便生成完毕。视频中的“小雅”口型与语音完美同步,表情生动,动作自然,若非事先知晓,几乎难以分辨其与真人的区别。
“更重要的是,”李哲强调道,“它支持多语种实时转换,支持批量生成,支持快速修改。今天的活动信息,明天想换个数字人、换个角度再发一遍?没问题,十分钟搞定。”
秦枫的心脏猛地一跳,一种前所未有的冲击感席卷而来。他从事传媒行业多年,深知制作一条高质量宣传片的成本和精力。动辄几万、几十万的投入,几天甚至几周的周期,让许多中小企业望而却步,也让他的公司在承接项目时倍感压力。而眼前这个工具,仿佛一把钥匙,打开了一扇通往高效、低成本内容生产的大门。
“我们还内置了丰富的模板库,”李哲继续展示,“比如产品介绍、企业宣传、教育培训、新闻播报、节日祝福等等,用户可以直接套用,大大降低了使用门槛。”他还演示了数字人实时互动功能,通过简单的指令,数字人可以回答预设问题,进行简单的对话。
台下的企业家们发出了阵阵惊叹和议论声。一位做在线教育的张总忍不住问道:“李总监,这个工具对于我们这种需要大量课程内容输出的机构来说,简直是福音啊!制作成本能降低多少?”
李哲微笑着回答:“根据我们的客户反馈,综合考虑人力、时间、设备等成本,使用AI数字人工具制作视频,成本至少可以降低70%以上,效率提升5-10倍是很常见的。”
这个数字让秦枫再次感到震撼。他的公司经常为客户策划线上推广活动,需要大量的短视频内容进行矩阵式分发。如果能将AI数字人工具引入,不仅能为客户提供更具性价比的方案,公司自身的产能也将得到极大释放。
二:社群推广的“智”与“道”——从工具到生态
技术演示结束后,活动进入了沙龙研讨环节。主持人引导大家围绕“AI数字人如何赋能社群推广”展开讨论。这正是秦枫当下最关心的议题之一。他的公司服务的许多客户都拥有自己的用户社群,但社群活跃度不高、转化效果不佳是普遍痛点。
一位拥有多个垂直领域微信群的社群运营专家王老师分享了她的见解:“现在的社群,早已不是简单发广告、做通知的地方了。用户需要的是价值、是互动、是情感连接。AI数字人在这里大有可为,但绝不能仅仅是冷冰冰的信息播报员。”
她认为,AI数字人在社群推广中可以扮演多种角色:
1. 精准化的信息传递者:定期在社群内发布用数字人录制的行业动态、产品上新、活动预告等信息。相比文字,视频更生动,数字人更具亲和力,能有效提升信息触达率和阅读完成率。
2. 个性化的服务助手:针对社群成员的常见问题,制作数字人解答短视频,新成员入群时自动推送。甚至可以开发简单的社群机器人,结合数字人形象,提供24小时在线咨询。
3. 互动化的活动引导者:在社群组织线上活动时,用数字人进行活动规则讲解、倒计时提醒、获奖名单公布等,增加活动的仪式感和趣味性。
4. 情感化的氛围营造者:在节日、成员生日等特殊节点,发送由数字人录制的个性化祝福视频,能极大增强用户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但关键在于‘内容’和‘温度’,”王老师特别强调,“工具是死的,人是活的。不能因为有了数字人,就忽视了内容的质量和社群的运营。数字人是‘术’,社群运营的‘道’在于价值共生和情感链接。我们要用好数字人这个‘超级工具人’,让它服务于社群的核心目标,而不是变成新的骚扰源。”
秦枫深以为然。他联想到自己公司服务的一个客户,拥有一个几万人的车友社群,但日常运营主要靠管理员发布图文信息,互动寥寥。如果能利用AI数字人,制作一些用车小知识、保养技巧、新车评测的短视频,由数字人“车管家”在社群内定期分享,再配合一些问答互动,社群活跃度和粘性必然会有显着提升。
李哲补充道:“我们也在探索与社群平台的深度结合。未来,数字人或许能直接入驻社群,进行更智能化的互动。比如,用户在群里@数字人,它就能根据上下文进行回应,或者调取相关的视频内容。”
科技公司的技术总监陈总则从另一个角度提出了思考:“AI数字人用于社群推广,数据追踪和效果分析也很重要。我们需要知道,哪个数字人形象更受欢迎?哪种内容形式转化率更高?这些数据可以反过来指导我们优化数字人制作和社群运营策略。”
这场沙龙讨论,让秦枫对AI数字人工具的理解,从单纯的“视频制作工具”,拓展到了“社群运营赋能平台”。他意识到,这不仅仅是提升效率的问题,更是一种思维方式的转变——如何利用新技术,重构人与信息、人与人之间的连接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