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沉浮录! > 第211章 双亲初见皆欢喜—2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朱一智点点头,没再深究,转而感慨道:“其实我也很喜欢盆景,喜欢花花草草,只是不像老钱有个好院子。家里太窄小,你阿姨经常抱怨家什都摆不下,什么都搞不了啊。”

江春生这才注意到,朱家的住房确实不算宽敞。普通的三室两厅,似乎比他家在交通局的宿舍小一点,格局倒是大同小异。阳台上也都堆放着一些杂物和纸箱子。他忽然感到,眼前的朱副局长不再是单位里严肃的领导,而是一个有着个人兴趣爱好的普通人,一个为家庭辛勤付出却又无法提供更宽敞住所的当家人。

“叔叔喜欢什么类型的盆景?”江春生感兴趣地问。

朱一智眼睛一亮,“我比较喜欢松柏类的,四季常青,形态苍劲有力,富有意境。老钱那里就有几盆不错的,上次他要送我两盆,可惜我这里没有合适的地方养,担心养死了可惜……”

两人越聊越投机,从盆景聊到园林艺术,再聊到自然风光,最后,朱一智聊到了他从朱文沁口中听来的关于治江铸造厂以及江春生顾问身份相关情况,江春生一一说明,并表达了自己对经营企业的理解和认识。一旁的季昌杰听着不觉眼光有些异样;而一旁的朱文沁,不仅眼中满是欣喜之色,而且还忍不住插言:“以后春哥如果有机会经商,定会成为一个大企业家。”

时间不知不觉就到了下午两点多。朱一智看了看手表,对江春生说:“时间不早了,你带文沁过去吧,别让你父母久等。”

朱文沁母亲也点头称是,“是啊,你们就赶紧去吧。”说着转向女儿,“文沁啊,把你姐拿来的两袋水果带着,到了春生家要懂礼貌,勤快些,尽量的帮忙做些家务事。”

朱文沁乖巧地点头,“知道啦,妈您就放心吧。”

江春生笑着说:“叔叔阿姨放心,我爸妈和您两位一样,都很随和,特别是我妈,她一定会特别喜欢文沁,肯定不会让她受半点委屈的。”

朱文沁在一旁调皮地插话:“要是受委屈了我就咬你!”

大家都被逗笑了。朱一智和老伴看着两个年轻人恩爱的模样,眼中满是欣慰。

临出门时,朱文沁进房间换了一身时尚的衣服,还特意将江春生送她的漂亮丝巾披在了肩上,整个人焕然一新。

“妹妹!你这样一打扮,像一个新娘子了。”朱文馨忍不住开起了玩笑,然后和季昌杰一起盛情邀请道:“春生,有空的时候去我们家玩玩,认认门。”

江春生连忙答应:“一定一定,谢谢文馨姐和季哥的邀请。”

终于,在大家的嘱咐声中,江春生和朱文沁提着两袋水果走出了门。下楼时,两人相视一笑,都长长的松了口气。

“你家的这一关我算是过了吧!”江春生笑道。

“嘻嘻,你早就过关了。今天只是补一个正式进我家门的仪式。以后你就可以随便来我家了。”朱文沁说话的语气里,充满了欢喜与雀跃。

“现在去我家,你紧张吗?”江春生关切地问朱文沁。

朱文沁诚实地点点头,“有一点,不过,丑媳妇总得见公婆,我现在更多的是期待。真想快点见到你爸妈呢。”

江春生握住她的手,“放心吧,我爸妈人真的很好,他们一定会非常喜欢你的。”

两人走到自行车旁,江春生将两袋水果轻轻地放进车前的篓子里,然后跨上自行车,单脚点地,示意朱文沁上车。

朱文沁坐在后座上,一只手紧紧揽着他的腰,另一只手轻轻地按着被风吹起的丝巾,心情像阳光一样明媚。

两人离开了院子,穿过小巷,很快就上了环城北路。他们一路向西,春风拂面,带来路旁梧桐树新叶的清香。

“文沁!就这个速度,大概二十几分钟就能到我家。”江春生一边不慌不忙的蹬着车一边说:“我爸现在每个星期天都要去207国道工程总指挥部开会、值班。平时晚上也常常很晚才回家。不过今天说好了会回来吃晚饭,就是要见见你。现在家里应该就只有我妈一个人在。”

朱文沁点点头:“嗯!我知道了。”

果然如江春生所料,不到二十分钟,自行车就拐进了交通局的宿舍北院,来到了两个单元那栋楼的楼下。

“你家就在这里啊?我们两家其实离得挺近的。”朱文沁下车后打量着周围环境,“你们家的环境比我家好,不仅北边有院子,南边还有一个漂亮的大花园。”

江春生在东边围墙边自行车棚里锁好自行车,从朱文沁手中接过那两袋水果:“走吧,我家也住三楼。”

楼道很安静,到了家门口,江春生把手上的水果交给朱文沁,开始掏钥匙,打开门,一股浓郁的炖鸡汤香味顿时扑面而来,弥漫进整个楼道里。

“妈,我们回来了!”江春生朝屋里喊道。

正在厨房忙碌的徐彩珠闻声赶来,腰间还系着围裙,见到江春生身边的朱文沁,眼睛顿时一亮。

眼前的姑娘确实如钱队长所说,生得明媚动人,也足够漂亮,身材也不低,仅仅比身高近一米八的江春生低半个头。她穿着一身时尚得体的衣裳,肩上披着一条精致的丝巾,衬得肌肤白皙如玉。虽然气质上不如王雪燕那般清冷高雅,但她天生一副喜感模样,美丽的瓜子脸上嵌着一双明亮而会笑的眼睛,让人一看就心生欢喜。

“阿姨好!”朱文沁乖巧地打招呼,声音甜润悦耳,“我是文沁。”

徐彩珠赶紧上前,笑容满面:“早就盼着你来了。来玩就好,还带什么东西啊?”她一边接过朱文沁手中的水果转身往餐桌上放,一边埋怨江春生:“这么重的水果怎么能让她提着?这么大了还不知道心疼人吗?”

她说着又转回身,双手拉起朱文沁的手,亲热地端详着连声称赞:“哎呀,这模样比钱队长说得还要漂亮呢!瞧瞧这眼睛,多水灵啊!”

这话说得朱文沁脸一直红到了脖子根,羞答答的模样显得更加妩媚动人。

江春生见状赶紧解围:“妈,您就别夸了,文沁都不好意思了。”

他领着朱文沁到沙发上坐下,顺手帮她麻利的剥了一个橘子。让人意外的是,文沁接过后并没有自己吃,而是转而递给徐彩珠:“阿姨,您先吃。”

徐彩珠推辞着,心里却对这姑娘的懂事很是满意:“不用不用,你是客人,你自己吃吧。”她说着在朱文沁身边坐下来,两人相距仅一个拳头的距离。

“你父母的身体都好吧?”徐彩珠接着问道。

朱文沁诺诺大方地回应道,“都很好,谢谢阿姨关心。我爸妈让我带他们向你和叔叔问好!”

徐彩珠笑得合不拢嘴,“客气啦,你们有心了。”接着,她又拉着朱文沁的手,开始聊起家常,从生活琐事到兴趣爱好,两人越聊越投机。江春生在一旁看着,心里也十分欣慰。

片刻后,江春生起身道:“妈,您和文沁说说话,我去厨房看看。”

徐彩珠摆摆手:“不用管,烧饭还早着呢。我就是想把鸡炖得烂一点,所以就做得早了些。”

于是三人坐在客厅继续聊天。徐彩珠关心地问起朱文沁的工作情况:“在银行业务部工作累不累?忙不忙?有没有工作任务的要求?”

朱文沁一一回应:“不累,工作比较轻松,就是要仔细,不能出错。我们下面的营业部有一定的存款任务,我们业务部没有任务指标,主要是对公业务和贷款的管理。”

“上下班远不远啊?”徐彩珠又问道,语气里满是长辈的关切。

“不算远,骑自行车二十多分钟就到了。”

徐彩珠接着问:“那下雨天呢?也要骑自行车去单位吗?有公交车可以坐吗?”

对于徐彩珠如此细致的关心,朱文沁非常感动:“谢谢阿姨关心。没有公交车走那条线,都是骑自行车上下班的。已经习惯了,不辛苦。明年银行会在后面院子里盖宿舍楼,帮我们解决住宿问题,听说拿了结婚证的职工,都能分到一套住房。”

徐彩珠眼睛一亮,笑着说:“哟,那挺好啊,有自己的房子住多方便。你们年轻人啊,早点把终身大事定下来也好。”说着,还偷偷看了眼江春生和朱文沁。

朱文沁脸一红,低下了头。

江春生有些不好意思地挠挠头,无话找话的打岔道:“以后再遇到下雨天,我来骑自行车送你上班。我们搞道路施工,在工地上遇到了下雨就会暂停施工,项目部对人员上下班的要求也会放宽许多。大家会相对自由一点,稍微迟到早退个把小时都不会计较。”

朱文沁摇摇头,语气坚定:“不用,我没有这么娇气,这点困难我能克服的。”

徐彩珠赞许地点点头:“真是个好姑娘。不过春生说得也对,下雨天路滑,骑车不安全,让他接送一下也是应该的。”

三人聊了好一会后,徐彩珠起身打算开始准备晚饭了。朱文沁立刻也跟着站起来:“阿姨,我给您帮忙。”

徐彩珠连忙摆手:“就四个人吃饭,没有什么要忙的。一些需要提前洗洗切切的菜,我上午没事时就准备好了。你们年轻人聊聊天就好。”

江春生也起身去厨房绕了一圈,发现母亲所言不虚——菜都已经洗切妥当,整齐地放在盘子里,而且荤素都有,看起来很丰盛,确实万事俱备,只等下锅了。

于是,他拉着朱文沁的手:“走,去参观一下我的房间。”

朱文沁欣然同意,跟着江春生走进他的卧室。一进门,她就感觉到这个房间充满了男子气息。房间布置简洁大方,书架上整齐地排列着工程技术类的书籍,墙上挂着一幅风景挂历,靠窗的书桌上放着一台旧台灯、黑色的笔筒和几本笔记本。

最引人注目的是床头上方的白墙上,挂着的一幅毛笔字横幅,属于没有精心装裱的那种。上面写着干干净净、纯粹的四个大字“天道酬勤”,笔力遒劲,颇有风骨。

“这是你写的吗?”朱文沁好奇地问。

江春生有些不好意思地摇摇头:“是我爸写的。我们从公路管理段宿舍搬来这边后,他特意写了这个挂在我房间里,说是让我时刻记住勤奋的重要性。”

朱文沁轻笑:“看来很有效果呢。”

她在房间里慢慢踱步,仔细打量着每一处细节,仿佛想通过这些物品更深入地了解江春生的过去。忽然,她眼睛一亮:“春哥!可以看看你的影集吗?我想看看你小时候的样子。”

江春生毫不犹豫地走到写字桌前,从大抽屉里拿出一本厚厚的影集递给她:“给,全都在这里了。”

朱文沁取下脖子上的丝巾放在床上,接过厚厚一本影集,坐在床沿兴致勃勃地翻看起来,不时发出惊喜的感叹:“哎呀,这是你几岁的时候?胖嘟嘟的脸蛋,好可爱!”

江春生凑过去一看,不禁笑了:“那是我六岁生日那天拍的。记得那天我妈给我做了长寿面,我吃得太饱,肚子都圆滚滚的。”

翻到另一张照片时,朱文沁笑得更欢了:“这张太有意思了!你怎么光着屁股在海边跑?”

江春生一看,顿时脸红了起来:“那是我三岁的时候,我爸带我去青岛出差。我非要下水玩,我爸就把我的衣裤全脱了,让我光着身体玩水。没想到被我爸的同事趁机拍下了这张照片。”

朱文沁笑得前仰后合:“这种黑历史留着挺好玩的。”

她特别喜欢一张江春生戴着红领巾,站在学校旗杆下的照片:“这时候你多大?看起来好认真啊。”

“那是五年级的时候,我当上了升旗手。”江春生回忆道,“那天早上我紧张得没吃下早饭,生怕出差错。”

“现在看起来不是做得很好吗?”朱文沁柔声说,“你一直都是这样,做什么事都认真负责。”

朱文沁又翻到一页,指着一张黑白全家福问道:“这个被阿姨抱在怀里的是你妹妹春燕吧?”

“是的!那时候才一百天,现在都长成大姑娘了。”江春生的语气中透着对妹妹的疼爱。

“那这个老人呢?是你爷爷吗?怎么没有见到你奶奶呀?”朱文沁好奇的问。

“我奶奶在我爸爸还没有成家的时候就因病去世了;我爷爷在照过这张照片后不到一年,也因病去世了。他特别好喝酒,一天三顿都喝,结果喝出了胃癌。”江春生有些难过的说道。

朱文沁轻轻握住江春生的手,安慰道:“别难过啦,他们一定在天上看着你,为你骄傲呢。”

江春生挤出一丝微笑,“嗯,我会好好生活的。”

两人一边翻看照片,一边聊着江春生童年的趣事,房间里充满了欢声笑语。

不知不觉,窗外夕阳西斜。当翻到后面的空白页时,朱文沁突然道:“以后这里可以放我们的合照。回头我把我们两人在葛洲坝照的再洗一些拿给你,还有你和钱叔叔在船上时,我帮你们抓拍的。”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了钥匙转动的声音。

“应该是我爸回来了。”江春生说着,拉起朱文沁的手,“走吧,去见我爸。”

两人走出房间,果然看见江永健刚进门,正在换鞋。他今天穿着一身深色中山装,显得严肃而稳重。

“爸,您回来了。”江春生打招呼道,然后介绍身边的朱文沁,“这是文沁。”

朱文沁礼貌地问候:“叔叔好!我是朱文沁。”

江永健抬起头,目光在朱文沁身上停留了片刻,点了点头:“你好,欢迎来家里做客。春生妈妈经常念叨你,现在她总算如愿了。”虽然没有表现出妻子徐彩珠那般热情,但语气十分客气,“坐吧,别站着。”

大家重新在客厅坐下后,江永健显得很随意的和朱文沁闲聊,朱文沁一一作答,举止大方得体。

最后,江永健简单地说了一句:“以后常来玩。”便不再多话,起身去了卫生间。

朱文沁稍稍松了一口气,小声对江春生说:“叔叔看起来有些严肃。”

江春生笑笑:“对你这个刚进门的女孩子,话自然不会多。我爸挺好的,以后相处久了,你就知道了。”

朱文沁微微一笑,表示理解。

不一会儿,徐彩珠从厨房出来,招呼大家吃饭。

晚餐十分丰盛,桌上摆满了各式菜肴:炖鸡汤、红烧黑鱼、红烧排骨、清炒时蔬……香气四溢,令人垂涎欲滴。

徐彩珠安排朱文沁坐在她和江春生中间。她一个劲地给朱文沁夹菜,生怕她吃不饱:“来,先喝碗鸡汤,我炖了一下午呢……这黑鱼很新鲜,早上才买的,刺少多吃点……”

不一会儿,朱文沁碗里的菜就堆成了小山。她连声道谢:“阿姨,够了够了,太多了我吃不完。”

江春生和朱文沁不觉对视了一眼,默契的微微一笑,心有灵犀的都冒出来一个念头:现在和中午的情况一样,只是倒过来啦。

江春生笑着解围:“妈,您别把文沁吓着了。让她自己夹吧,她想吃什么自己来。”

徐彩珠这才停下筷子,但仍关切地看着朱文沁吃饭,时不时问合不合口味。

饭桌上,大家聊起了日常琐事。江永健难得地开口问了问朱文沁父亲的情况:“老朱最近忙吗?规划局最近任务很重吧。”

朱文沁点点头:“是的,爸爸最近经常加班。他说现在城市发展快,规划工作得有前瞻性才行。所以他们会经常组织出差,去学习南边沿海城市的规划和建设。”

江永健听后,微微点头:“确实应该如此,你爸爸是个有远见的人,城市规划确实需要多学习先进经验。本来,207国道工程总指挥部,县政府最开始是安排你爸爸代表规划局出任负责规划工作的副总指挥的,考虑到我们临江县今年要拿出今后五年的城市建设规划,这项工作,也就只有你爸爸能干,所以,才换了姚副局长来指挥部,你爸爸现在是任重道远啊。如果不是因为这项工作,我和你爸爸就到一个战壕里了。”

这几句话引起了江春生的兴趣:“爸,说到这个,我们207国道项目改造加宽后,这条道路应该会对东和城北的发展产生很大影响吧。两边的建设都会重新规划吧?会不会把临江和松江连成一片啊?”

江永健放下筷子,严肃起来,“今后的发展趋势,临江和松江必然会连成一体。临江会重点发展城东和城东北——也就是207国道沿线。松江会重点发展城西,加快与临江的连接。他们的207国道西段改造加宽今年六月份也会动工了……”

父子俩就此讨论了起来,朱文沁偶尔也能插上几句话,表达一些从她父亲那里听来的信息。

徐彩珠见状,欣慰地笑了。她这是第一次没有阻止父子两人在饭桌上谈论这些与家庭生活不相干的事。

这一顿饭,一直吃了一个半小时才结束。

饭后,江春生和朱文沁一起坚持要收拾碗筷。徐彩珠拗不过两人,只好让两个年轻人去收拾。

朱文沁系上围裙,擦桌、洗碗动作麻利熟练,江春生则在一旁收拾剩菜剩饭。

看着朱文沁和江春生默契配合的身影,徐彩珠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对坐在沙发上看报纸的江永健小声说:“文沁这姑娘真不错,懂事又勤快。”

江永健从报纸上抬起眼睛,看了看厨房方向,微微点头:“嗯,看起来是个很有教养的孩子。而且家庭和工作单位都好,能看上我们家这小子,是他的福气。”

“我也这么认为。”徐彩珠附和。

收拾完毕,大家回到客厅喝茶聊天。徐彩珠讲起了江春生小时候的趣事:“春生小时候可调皮了,有一次爬树掏鸟窝,结果下不来了,在树上哭得稀里哗啦。最后还是邻居拿梯子把他救下来的。”

朱文沁听得津津有味,亲热地与江春生靠在一起,听到好笑处不禁笑出声来:“真想象不出你现在这么稳重的人,小时候居然这么调皮。”

江春生不好意思地挠挠头:“妈,您怎么尽揭我的短啊。”

徐彩珠又讲了几个故事,包括江春生上学时得的各种奖项,从上初一开始,就是班上的班长,直到高中毕业。语气中满是作为母亲的自豪。朱文沁听得很认真,时不时问一些细节,表现出极大的兴趣。

聊天中,朱文沁也适当地分享了一些自己童年的趣事,引得大家阵阵笑声。气氛融洽而温馨。

不知不觉,墙上的时钟指向了九点。徐彩珠看了看时间,虽然不舍,还是说道:“时候不早了,春生,你送文沁回家吧。别让她爸妈担心。”

朱文沁起身礼貌地道别:“叔叔阿姨,谢谢您们的招待,今天我过得很开心。”

徐彩珠拉着她的手,慈爱地说:“以后常来玩,就把这里当成自己家。春生要是欺负你呢,你就告诉我,我帮你教训他。”

江永健也站起身,点了点头:“路上小心。有空常来家里玩。”

江春生和朱文沁出了门。

两人骑着一辆自行车行驶在洒满路灯灯光的环城北路上。

“文沁!今天是我们关系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江春生忽然说,“见了双方父母,我们的关系是不是上了一个新台阶啦。”

朱文沁坐在自行车后座上,双手紧紧环着江春生的腰,语气中带着幸福:“是啊,我感觉我们真的是一家人了。”

到了规划局宿舍楼下时,两人都依依不舍,站在那棵冬青树下,没有任何犹豫的抱在了一起,一番忘情的舌吻后才互道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