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悄悄地我在海里采矿 > 第439章 第一次海底考察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苏铭等了一会,让手下的人议论一阵,才轻轻抬手让大家安静下来,开始进入此次会议的正题,讨论建造海洋科考船的可行性。

这场技术讨论会一直开到第二天早上。

会议室里全程那是烟雾缭绕,烟灰缸里的烟头都倒好几回了,里面的人一个个都深皱眉头。

“苏总,以现有的条件,我们最多就是做到这个水平了,但是,与其说它是海洋科考船,还不如说是游艇和探测设备的集合体,虽然还差了点,但大家已经尽力了。”

刘量再次皱着眉头审核了一遍连夜赶出来的设计的资料,随后递给苏铭,面带羞愧的说道。

但这已是大家连续出谋划策十几个小时,各尽所能得到的最好结果了。

“嗯,大家也辛苦了,回去休息吧,我先找王总汇报一下。”

办公室里,王铭洋坐在椅子上如同平日一般忙着在写代码。

随着这段时间岛上人工智能的应用,王铭洋有了一些新的想法,想要将它跟云计算和大数据处理实现无缝连接以实现真正的自我学习进化,这样不仅能加快“启源”智能体功能的成长,加快其通用大模型的成型,还能降低其构建成本。

“boSS,船厂的苏总前来汇报工作,是关于建造海洋科考船的。”

正在忙碌的王铭洋听到助理阿古丽的汇报。

“好的,请他进来吧,帮准备一杯铁观音,他喜欢喝这个。”阿古丽应声而去。

“苏总,怎么这么憔悴?昨晚又通宵了?不是跟你说过这项目不用太赶的嘛。”

王铭洋看到走过来的苏铭顶着两个黑眼圈,就大概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呵呵,没事,一会汇报完我就回去休息。唉,现在老了,比不了以前啦,想当年在振华,连轴转赶工期都不带怕的。”

接过阿古丽递过来的茶,苏铭喝了一口,铁观音特有的淡淡茶香让他精神头一震。

“王总,这是我们船厂所有技术人员连晚开会讨论后得出的结论。

海洋科考船不是普通的船型,技术集成度高,方方面面涉及的细节很多,建造难度比较大,我们目前也只能做到这种程度了。

我看呐,我们是不是可以考虑直接买国内的旧船。到时候也能有个参考的对象,就像飞机研究部门一样。”

王铭洋一边听苏铭说着话,一边快速翻页浏览资料,双眼和大脑如同扫描仪般,很快就看完了。

“苏总,达到这资料上的设计标准已经够了啊。”

“这水平也就相当于湖泊考察船的级别,够用了?”

“呵呵,怪我,当初没跟你们说清楚。

我们现在要探索的海域,也就是夏岛周边的这些地方而已,只有五六十米深,大多数属于浅水区。

科考船不用一下子就搞得这么高大上嘛,先建个一两艘来试着用,到后面慢慢改进还来得及的,只要舍得花钱,我相信船厂的技术水平会上来的。”。。。

得到答案的苏铭满意的离开了王铭洋的办公室,回家睡觉去了。

。。。。。。

赵矿的小组,是目前夏岛搞海洋地质研究和勘探唯一的专业人员。

虽然王铭洋给了海洋地质研究这个领域一个部门的编制,但很长时间内,仅仅招来赵矿这三个人,全岛上下可宝贝着呢,特别是尝到开采海底矿产的甜头之后。

大家都期待着他们发现更多的可开采资源。

赵矿刘夏李松三人,当初确定过刘薇真的是极智科技的hR,不是骗子之后,就马上动身去做了面试。

在面试过程中,刘薇等人虽然发现他们工作经验稍有不足,但本着王铭洋先填补岛上项目人员不足的指示,当场就给出三份offer,并于三日后带他们前往夏岛。

虽然要到远离家乡万里之外的海岛工作,但公司提供的酬劳,实在是太丰厚了,其薪资水平,每月三万软妹币到手,比国内正规大学的教授还高,而且不计较自己三人工作经验不足。

初到夏岛,被王铭洋和王铭泽等人接见并讨论过研究项目后,赵矿三人怀着忐忑的心情投入到的工作当中。

度过最初的半个月后,三人的心态已然放开,在工作中也能逐渐放开手脚,大胆的尝试自己的想法。

因为他们发现,自己所在的海洋地质勘探研究部门,虽然人员、设备和资料不足,但老板王铭洋和顶头上司王铭泽,真的做到了当初承诺的那样,不催促他们的业绩成果,同样不卡他们的经费。

只要是自己提出来购买的设备和参考资料等等,公司都会尽量的满足,想方设法的购买回来。

现在,自己三人用的探测设备,甚至比前几年读博跟导师做研究时更加先进和功能齐全。

平日里跟老师请教时,偶尔提到自己三人所用的设备仪器和工作待遇,老人家不时的表示肯定,还督促他们不能忘了初心,踏踏实实干活,好早日出成果,不枉费自己多年所学和公司的提供的待遇。

此时,被命名为“夏海研一号”的船只上,赵矿三人带着十来个助手在控制室里目不转睛地盯着自己负责的显示屏上面是各种繁杂的数据和曲线图示。

“海潜一跟海自潜一的数据已经开始链接输送,正常。”

“海潜二跟海潜自二正常。“

“海潜三跟海自潜三也正常。”。。。

随着设备调试成功,组员们纷纷汇报情况。

“收到。我宣布,夏岛海域海底实地考察第一次工作开始。”

负责人赵矿下达了指令。

随着指令下达,在科考船旁边待命的三艘小型潜水艇,开始各带一艘无人驾驶潜水艇在海里缓慢游弋起来。

通过自带的特制高清摄像头跟声纳光谱仪等探测设备,这六艘小型潜艇连续扫描海底的地形地貌,收集参数后回传到科考船上的数据中心做处理。

这些数据,经过软件对比处理后会一比一还原海底的场景,让人可以直观查看海底的3d地貌地形。